分享

北宋才子黄庭坚,是如何在宋代书法圈脱颖而出的?

 xianfengdui111 2019-05-20

文·段宏刚

书法是汉字的艺术,说得更确切一点,书法是书法家以个人的用笔技巧和审美能力,把汉字的笔画和结构重新排列组合后,让汉字变化出更多造型美和结构美的视觉艺术形式。

汉字的历史,实际上是汉字不断简化的历史,是汉字朝着笔画与结构的简洁凝练,容易辨认和书写的方向发展,最终成为人们书面交流的好工具。

汉字跟中国人相伴数千年,中国人对汉字结构的造型美早已如数家珍,因此,对书法艺术的审美能力具有天生的敏感性,一幅书法作品写得好不好,大多数普通人还是能看出子寅卯丑来。

黄庭坚《松风阁诗》右

书法虽然有固定的笔画和结构,比如,点、横、撇、竖、捺、钩,在起笔、行笔、收笔中怎么用笔,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式,这个程式就是书法的“法度”。法度可以看作是书法的共性,是每个书法家必须遵守的书写规范,跟历朝历代的文化导向和审美共性有很大关系。

但是,过于重视法度的书法,往往会丧失掉艺术个性,只因为书法是书法家以个性气质催动毛笔挥洒出来的线条艺术,每一条线条凝结了书法家的功力、才华、情感,以及对自然美的理解,如,书法术语中的屋漏痕、锥画沙、折钗股等,是书法家通过笔法的模仿,把自然美上升到艺术美的见证。

因此,如何在书法中体现个性,塑造个性化的线条语言,成为历代书法家毕生追求的目标。

黄庭坚《松风阁诗》中

不过,从书法共性的角度,还是能看出在不同时代背景下,书法所表现出来的大同小异的艺术趣味,代表了一个时代共有的审美情怀。

在清朝著名书法家兼书法理论家梁巘(1710年——1788年)眼里,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

宋代的书法创作,由于之前有晋代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的超然洒脱的书风,以及唐代雄浑庄严,重视法度的书风作为参照,给宋人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因此,宋代人在书法创作中,完全可以避开这两种风格,开拓出一种适合宋人气质的书写。

宋代的文化优势在于词令的创作,跟唐诗一样取得了高峰。宋词主体上以婉约词为主流,节奏舒缓、柔和,带有鲜明的柔媚格调,大多是表现花前月下的流行小调,其风格宛如江南水乡滋润下的喃喃细语,非常适合小姑娘抱着琵琶吟唱。

黄庭坚《松风阁诗》左

宋代的这种文化特征自然而然影响到宋人的审美情趣,所以,在个性气质上,能看到宋人骨子里不缺乏柔媚、婉约的基因。

宋词的审美标准,深刻影响到了书法艺术的审美标准。

宋人的书法创新,实际上是把笔法意趣和书卷气作为开拓书法艺术的突破口,它们为宋代书法打开了另一番天地。

要完成这种风格的开拓和营造,积累个人的文化修养就显得格外重要。所以,我们能看到,宋代在书法史上留名的书法大家,首先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如苏轼、黄庭坚等人都符合这个标准。

他们都以深厚的文学修养滋养着个人的书法趣味,把书法中的书卷气和意趣美体现得淋漓尽致,是深厚的文学素养让他们在宋代众多书法家的比对中,占据了先机。

黄庭坚塑像

黄庭坚(1045年——1105年)比苏轼(1037年——1101年)小几岁,曾经拜在苏轼门下,是“苏门四学士”中让苏轼最欣赏的一个,从宋代200多年的历史来看,在文学与书法上的成就,黄庭坚跟苏轼齐名,他们并称“苏黄”,都堪称一代宗师。

实际上,他们亦师亦友,惺惺相惜,在文学艺术上相互学习,苏轼在黄庭坚面前从来没有以老师自居,因为在苏轼看来,他某些方面不如黄庭坚。

在文学上,苏轼是继柳永(984年——1053年)之后,对宋词做出巨大贡献的开拓者,他既能创作婉约缠绵的婉约词,又能创作出奔放洒脱的豪放词,在宋词两种风格上,苏轼都做到了游刃有余,精品力作不断,这是黄庭坚不能比的。

然而,宋代文学不光词令成就显著,在诗歌上的成就虽然没有唐诗那么显眼,但也可圈可点。

苏轼《寒食帖》局部

宋诗继承了唐诗重视内涵和意蕴的优点,同时,把生活哲理融入到诗歌中,形成了哲思细密,点铁成金的哲理诗。尤其以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传承了唐代大诗人杜甫的遗风,影响极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黄庭坚一直把杜甫看作自己的诗歌教父,在《观崇德君墨竹歌》一诗中,黄庭坚写道:见我好吟爱画胜他人,直谓子美当前身。在他心里,把杜甫崇拜的五体投地,看作是自己的前身。

在诗歌成就上,黄庭坚明显要比苏轼更能代表宋诗的成就。1067年,黄庭坚考取进士后,苏轼偶然独到黄庭坚的一首诗,大为赞叹,苏轼说:自唐代杜甫之后,世上好久没有出现这样的诗歌佳作了。可见,在苏轼眼里,黄庭坚的诗歌在他之上,深得杜甫的真传。

黄庭坚之所以能在宋代诗坛鹤立鸡群,跟他的诗歌天赋,以及勤奋好学是分不开的。

黄庭坚楷书

1045年8月9日,黄庭坚出生在宋代洪州分宁(今江西九江修水县)的一个书香门第,其父亲黄庶与舅舅李常都是宋仁宗、宋神宗时期江西一带有名的文官,在诗歌创作上都有较高成就,少年时期的黄庭坚,在这样的家庭环境的熏陶下,自小熟读诗文,对诗歌积累了相当深厚的鉴赏能力。

黄庭坚在5岁时,某天他的舅舅李常到家中做客,看到黄庭坚卧室的书架上摆满了书本,就打算考考外甥。李常随便抽出一本书翻开,读了书中某一句诗,没想到外甥把这句诗后边的句子,以及前边的句子,一字不差的全部背诵出来。李常随后又连续考了几首,外甥都对答如流,吃惊之余,李常夸赞道:真乃神童也!

之后,黄庭坚是神童的美誉在当地广为流传。

黄庭坚草书

到6岁时,黄庭坚已经不满足背诵别人的诗,开始自己作诗。很快,他就写出了名叫《牧童诗》的七言绝句,诗曰: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黄庭坚自小是一名爱观察和思考的人。他的思考来自两个层面,一是在诗中推敲字词,跟杜甫那样“语不惊人死不休”。如,诗中第二句“吹笛风斜隔岸闻”中的“斜”字,用得很巧妙,起风时,风不但会让树木花草倾斜起来,还会把自然界许多声音快速传递过来,若没有认真观察和思考,不可能描述出这样一个生动活泼的场景。

二是给诗中凝注思想和情怀,遵循古人“诗言志”的诗歌精神。汉代有一部著作叫《尚书》,在《尚书·舜典》篇章里有这样一句话: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这是古人根据各个艺术门类的形式和内容,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诗言志”中的“志”,实际上是指思想和情感。

黄庭坚《花气熏人帖》

黄庭坚自小熟读《尚书》,对这句话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牧童诗》的最后两句“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有一层“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意思,恰恰证明了黄庭坚在小小年纪,就对复杂的社会和人性有了自己的看法,可见,他是一名思考者。

在22岁那年,黄庭坚考中进士后,被当时的文坛旗帜苏轼夸奖后,名声突然大噪,很快,江西一带很多诗人慕名而来,表示愿意追随黄庭坚,就这样,黄庭坚被推上了宋诗盟主的地位,他的周围很快聚集了一批优秀诗人,“江西诗派”在他的影响下,应运而生。

“江西诗派”具有划时代意义,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文学流派,在当时的影响极大。在艺术宗旨上,江西诗派以儒家精神为向导,以杜甫的诗歌作为学习对象,在注重推敲字词的同时,不忘记给诗歌中灌注深沉而饱满的家国情怀。在鼎盛时期,江西诗派总共有50多位诗人,几乎网罗了北宋时期最优秀的诗人。

黄庭坚《诸上座帖》

江西诗派在宋代200多年间,先后经历了三个高峰,每一个高峰都有一名代表诗人,第一个高峰的创造者是黄庭坚,第二个、第三个分别是陈与义和陈师道,他们三人跟杜甫合称为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总体比较起来,黄庭坚创造的第一个高峰无疑是最耀眼的。

正因为黄庭坚在宋代文学界是一位开宗立派的人物,影响了许多诗人的创作,所以,文学史没有遗忘他,把他放在了应有的位置。

从书法层面来看,黄庭坚与苏轼都以行书见长,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样不相上下。

放眼书法史,我们能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大凡那些被书法史记载的书法家,他们的作品有三大特点,一是创造了一种独一无二的新书体。二是从字体线条中能看出鲜明的个性与情怀。三是他们的书法作品如果脱离书法,都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黄庭坚《经伏波神祠》

黄庭坚的所有书法作品亦如此。

如果说杜甫是黄庭坚在文学上的精神导师,那么,晋代书法巨匠王羲之无疑是黄庭坚书法上的精神导师。

黄庭坚有一首没有冠名的诗作,诗曰: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从此诗中可以看出,黄庭坚对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和杨凝式的《韭花帖》有着一见倾心式的喜爱,只因为这两幅书法作品都是行书,在用笔中以侧锋为主,写得随心所欲,以书法线条直抒胸臆,流露出洒脱、自然、飘逸的格调,是书法家情感状态积聚到饱满程度时,一气呵成的巅峰之作,也都是不可复制的臻品。

这样的书法作品,自然能触动黄庭坚身上的敏感神经,因此,黄庭坚对这两人的作品进行了长期的临摹。他把它们的结构拆开又重新组合,对每一笔一画的布局都做了深入研究,最终把这两种字体风格融会贯通,转化成为自己的书写技巧,为今后个人的推陈出新打下了根基。

颜真卿《颜勤礼碑》

跟文学上择善而从一样,在书法上,黄庭坚做得更彻底,除过吃透王羲之和杨凝式两位大师的用笔技巧外,对碑体书法的痴迷,同样是他构建自己书法景观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

唐代书法大师颜真卿那种雄健厚重的笔法,是书法阳刚美的代表,这对从小出生在江南水乡,看惯了秀美风格的黄庭坚来说,诱惑力自然不小,他对颜真卿的名帖,如《颜勤礼碑》、《多宝塔碑》、《麻仙姑坛记》、《祭侄文稿》等,进行了长时间的研习,又获取了一项书写技巧。

书风飘逸清秀,又不失遒劲飞扬的唐代草书大师怀素,同样让黄庭坚两眼放光,黄庭坚从怀素书法里,学会了非理性的忘我状态,参透了醉心于挥毫时的快意人生,把书法线条完全变成了心灵的狂舞,这从黄庭坚的草书里,完全能看出端倪。

杨凝式《韭花帖》

除过以上几位大师,同时代的周越和苏轼,同样给黄庭坚的书法带来了不少影响。尤其苏轼,以旷达正直的个性入书,因为在苏轼看来,书法是心性的直观流露,更是人格的映射。苏轼的这个观点对黄庭坚影响极大。

正是通过对以上书法大师的深刻钻研,黄庭坚掌握了许多用笔技巧,最终,在营造个人风格中,他把书法的秀美和壮美结合起来,对字体结构和笔画做了拉伸变化,同时,在用笔里侧锋和中锋并用,让字体呈现出既张扬又内敛的特点。

这种特点尤以他的代表作《松风阁诗》最为突出。张扬是因为笔法瘦劲,字体奇崛险峻,整体上向外开张,呈放射状。内敛是因为字体内部结构严谨,紧缩,单个结字呈现出鲜明的视觉对比,体现出强烈的个性气质,后人只可欣赏,难以模仿和学习。

黄庭坚(1045—1105),江西九江人,字鲁直,号涪翁,自号山谷道人。作为“苏门四学士”之首的老黄,与师父一样,因秉性笃直,多积怨于官场小人,故屡遭贬诮,一生坎坷不平,充满了悲剧色彩。

因为得罪了河北省长赵挺之,黄被贬谪到偏远的广西宜州,并最终客死他乡。

初到宜州,举目无亲,因是获罪羁管,老百姓、官府中人俱不相往,都把他当做扫把星。这种苦闷和失望被他寄托于诗文中。在《虞美人·宜州见梅》这样写道:

“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

诗词文章之外,书法活动也日见频繁,由于心情和环境俱变,黄已不再是“心乎与笔俱不相得”了。他把自己比作范滂,范为东汉名士,不畏强暴,锐意进取,激流勇进,因反对宦官专权而死,深得民心。《范滂传》共一千多字,他能倒背如流。

黄晚年谪居宜州时所作《范滂传》,行楷书,大气豪放,笔力雄健,书后未几即卒,可谓人书俱老,为黄书精品之一。宋岳珂《程史》亦云:

“山谷在宜川(当为宜州),尝大书《后汉书·范滂传》,字径数寸,笔势飘动。超出翰墨径庭,盖以悼党铟为汉祸也。”

岳对黄书《范滂传》超出书法意象的浩瀚之气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这正是《范滂传》的字外功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