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札记之十七 我楚狂人 在清军南下的期间,有这样一批人,他们是明朝的降将,带着他们的汉奸部队成为清军的急先锋,他们对南明朝廷的威胁甚于清军。但是这些人并不被清廷信任,往往被监督,被限制,于是又“方正”了,最后死在了抗清战场上。这些人典型的是李成栋、金声恒、王得仁,还有稍后的吴三桂。吴三桂的情况还有点特殊,后面专文说。这里以李成栋为例,剖析一下这一历史现象。 这些人与左梦庚、刘良佐、孙可望、郑芝龙不一样,左梦庚等人降清之后基本上是“养起来”,不再掌握兵权。毕竟左梦庚等人曾经是大军统帅,是猛虎,要谨慎对待。而李成栋等人本来是战将,还没有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地位,是恶狼,正可以驱使与南明势力对耗。多尔衮这种布局十分歹毒。 李成栋(?—1649年4月12日),字廷桢,号虎子,陕西宁夏(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人。 李成栋早年参加李自成军,为“翻山鹞”高杰的死党。高杰与李自成掌握军资的小妾邢氏奸情暴露,捐款潜逃降明,李成栋等跟随。一只虎李过追击叛军,射伤高杰,李成栋等死战得脱。自此高杰部成为李自成部死敌,后高杰部成为江北四镇最凶悍的一支。李成栋累官至总兵,为高杰部十三总兵之首,守徐州。弘光元年(1645年),高杰被明总兵许定国杀害,李成栋等率部降清,从清军攻江南、福建、广东,是“嘉定三屠”大血案的主要凶手。在剿灭南明隆武政权和绍武政权中起到决定作用。攻下广州,杀明藩王二十四人。自以为功高,而清廷仅授以提督,且受总督佟养甲节制,大为失望。永历二年初,原左良玉部将金声桓、王得仁在南昌反清,乃起兵响应,迎永历帝于肇庆,出兵攻丰、南安、赣州。永历三年(1649年),清军进围信丰,李成栋战败溺死。 李成栋战死后,其子李元胤奔永历朝,统帅锦衣卫军,成为永历帝亲信大将。后死守肇庆,城破自刎殉国。至此,李成栋父子都为南明永历朝战死。 李成栋亲手造成惨绝人寰的“嘉定三屠”,逼死隆武帝、绍武帝,杀害明藩王二十四人,血债累累。但是其父子又确实是为永历朝战死,真是一言难尽。 一、睢州之变 李成栋(?-1649年)早年参加明末李自成军,以骁勇称著,绰号“李诃子”,含义不清。查“李訶子”本是一味中药,性甘平,清凉解毒,收敛养血,调和诸药。是不是意味着李成栋善于在诸人中起协调作用?李成栋长期跟随李自成的部将高杰(绰号“翻山鹞”),为高杰死党。后来随高杰叛降明朝,长期与李自成军作战。弘光初,高杰部横行江北,曾屡次骚扰淮阴、扬州诸地,被巡抚路振飞制止,守徐州一带。阁部史可法单骑访高杰部,晓以大义,高杰决心抗清。时李成栋任徐州总兵,为高杰部十三总兵之首。 1645年,高杰在睢州被暗中准备降清的总兵许定国刺杀,高杰部大哗,李成栋奉高杰妻邢氏为军主,安定诸军。清兵南下时,李成栋奉高杰的妻子邢氏投降了清朝。从此李成栋成为清军的一把利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