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李定国11——清史札记之十五

 梦想童年594 2019-05-20

 ——清史札记之十五

我楚狂人

我读南明史,一直感觉,南明时期的军事将领,成就最高的应该是李定国,而不是现在宣传得很多的郑成功。郑成功的活动区域始终局促在福建一带,最后退守台湾。郑成功最轰轰烈烈的一战就是翻江之役,但是迅速败退。他大多数时间是在打游击,并没有重创清军。而李定国则不同,他进攻长沙、常德,南攻广州,逼死清军名将孔有德,阵斩清军宿将亲王尼堪,全歼清军十多万,迫使洪承畴用缓兵计拖延。几乎造成了划江而治的局面。李定国的成就郑成功无法望其项背,李定国对永历朝的忠诚也是一时无两的。

但是,为什么李定国后世不显呢?我想,一是“出身不好”,是张献忠的养子,大西军首席悍将。因此明朝遗民和清廷修史者都不愿褒奖李定国。二是郑成功收复台湾,今天的现实意义大。而李定国余部割据缅北佤邦,比较敏感,今天我们也不便多说。三是,李定国手下没有像陈永华这样的造势高手,难以造成声势。这样几点,给我们的感觉似乎李定国很容易被忽略了。

李定国(1621—1662年),字宁宇(或云字一人,初名如靖),陕西榆林(或作延安)人。公元1630年(崇祯三年),张献忠发动陕北饥民起义,将少年李定国收为养子,改姓张(或云十岁时为张献忠所掠,养以为己子)。李定国成年后,勇敢善战,为张献忠所钟爱。张献忠死后余众归顺南明政权,公元1652年(永历六年,清顺治九年)初,李定国出兵八万攻湖南。先取沅州(今湖南黔阳)、靖州(今湖南邵阳),继攻广西桂林,大败清军,逼得清军主帅定南王孔有德自杀。李定国七月初占领桂林,随后,直下柳州、衡州等四州,兵锋指向长沙。清廷闻讯大惊,增派十万大军驰援。为避清军锐气,李定国暂时撤离长沙外围,退守衡州(即今衡阳)。清军主帅、亲王尼堪率军尾追,李定国设伏将清军团团包围,四面猛攻,清军大溃,李定国亲手阵斩尼堪,清军十多万全军覆没。李定国取得桂林、衡阳两大战役的胜利,使南明的抗清斗争打开了一个新局面,清廷一度有放弃西南的动议。。 

公元1661年(永历十五年,顺治十八年),清军吴三桂部十万大军进入缅甸,逼缅王交出永历帝,未果。次年,吴三桂在昆明将永历帝缢杀,南明至此灭亡。李定国闻讯,悲愤成疾,在西南边陲坚持抗清斗争17年的李定国于公元1662年六月在勐腊(在澜沧江以西)病逝,时年42岁。

这里,我根据所见史料,整理一下李定国的事迹,试图让更多人了解这位末世英雄。

关于李定国1——清史札记之十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