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员工刚发工资,经理就找员工借3千块,隔天看朋友圈,员工:懵了

 绩效核能 2019-05-20

导语:

如果你在职场中,遇到被公司里的人借钱,相信也是件很纠结的事情,特别是职场领导问员工借钱时,更是让人为难,借给了怕领导“健忘”,然后自己又不好意思开口,钱打水漂了;不借又怕领导心里不舒服,在工作中给自己穿小鞋,觉得自己“小气”。

image.png

近日,公司里的销售员刘伟,吐槽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刘伟说:公司里部门经理跟自己的一个省的,虽说相距好几百里,但认为算是老乡,所以心理上莫名的有了种比较近的感觉。前段时间,公司发工资当天,经理心情非常沉重的跟自己提及母亲病重的事情,经理在被逼无奈之下,问刘伟借了3千块钱

刘伟觉得是自己的经理,再加上老乡,毫不犹豫的借了经理,当然想着都是一家公司的于是打借条也免了。可让他没想到是的,第二天经理没来上班,中午吃饭看朋友圈时却愣了,经理在朋友圈中晒出了她们全家人出去游玩的照片,同事们对其说说进行点赞,评论时,经理还回复到:没事就应该多出来走走,让身体和心灵得以双重享受,终于明白穷人为什么穷了。

image.png

刘伟看到这一幕后,心里很气愤,觉得自己成了成就别人的冤大头,更重要的是,没想到经理会拿母亲重病来开玩笑,觉得他的人品和素质太差了。刘伟很纠结,开口给经理要那3000块钱,觉得不好意思,而且还可能自己要钱让经理心生怨气,以后给自己穿小鞋,可如果不提不问,自己心里又很憋屈的慌,毕竟3千块钱,自己一个月公司也就4000多,可如今都半个月了,还没还钱,自己要怎么做?

点评:每个人都会遇到突发的需要求急的情况,很多员工在这个时候,出于同情或都道德层面,都会慷慨的伸出援手,可越来越多的好借不还,让大家心寒了,即便手里有钱,也不会轻易借给别人了,因为钱借出去容易,想要回来太难了

image.png

所以大家在借钱时,首先要了解此人的人品,再则一定要做到“先小人后君子”,提前把一些隐患规避了,比如打借条,定还款日期,甚至收利息,看似有些冷漠有防备的做法,却是能有效对双方约束,维系两个人关系的最佳办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