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司昼》

 野之老 2019-05-20

如果是白天,太阳从东方升起,运行再从西边落下,此即完成了一个白天的自然变化。按照“天人合一”或“天人相应”理论,那么人体又是如何与自然的这种白天运行规律相对应的呢?且看《黄帝内经》对此是怎么说的。


经文说:“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这是总结性的论断,意思是说,人身的阳气,白天专门主司人体的体表!怎样主司呢?经文说:“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按自然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清晨的时候,人体阳气开始活跃,并趋向于外;中午时分,人体阳气达到了最旺盛的阶段;而于太阳偏西的时候,人体体表的阳气逐渐虚少,于是人体体表的汗孔也便开始闭合了。看见没?人体阳气主表、主外;所以白天,于天上的太阳相互照应,人体阳气便多活动于人体的肌肤、毛发、汗孔等体表之处。所以当傍晚太阳西沉之时,人体白天敞开的汗孔也便就闭合了。


那么,到了晚上,日落而月升,这时的人体又是怎样地与之相对应的呢?经文曰:“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也就是说,到了夜晚时分,人体阳气收敛,拒守于体内而不出。所以这时就不要去扰动筋骨,即不要参加肢体的运动了;也不要接近雾露,意思是不要外出露宿等等。


以上说的是人体“阳司昼”的生理情况,病理的呢?如果违逆了这种“天人相应”的关系则又当如何呢?对此经文只说道:“反此三时,形乃困薄。”翻译过来就是说,如果人体的作息规律,违反了一天之内,自然的这三个时间阶段里,阳气的活动规律的话,那么,人体必然就会被邪气侵扰而出现困乏或衰薄的病理表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