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朋友经常向我抱怨说她儿子从小看书的时候注意力特别不集中,容易将字看反或颠倒,很容易跳行或漏字,有时必须用手指头指着每一个字来阅读。 造成这样的原因之一,就是孩子的视觉追踪能力不够,上了小学以后,他儿子在各科学习上都遇到了困难,造成了整体的阅读障碍,语文课文读不好,数学应用题不会审题等等。 所以这次的阅读策略,我专门找了一些可以锻炼视觉跟踪能力的绘本,给妞们推荐下。 1、什么是视觉跟踪能力 所谓视觉跟踪能力就是眼睛追踪物体的能力,读文字书时,我刚开始也会让芊芊去指读,就是帮助她能够更好的跟踪文字,这一能力是也是阅读最基本前提。 咱们孩子在小时候大脑中的视觉中心发育不全时,可以通过训练孩子眼球追视、检视物体的能力,提高视觉广度与速度。 而读绘本本身就是对视觉能力的练习外,另外还有些设定很意思的绘本可以对视觉追踪能力进行更好的训练。 2、视觉跟踪速度 比如这本《猜猜看-谁找到了泰迪?》,是芊看过无数次的绘本。它最有意思的一点就是这个绘本没有人,但有所有人的脚印。 翻开第一页,你可以看到一个房子的玄关,地下有4串脚印,每串脚印的路线都不同,芊芊要通过他们的行进方向来辨别这个人要做什么事情。 作者最开始给了一个提示,就是出现了一只小猫(上图左边位置),跟踪小猫的脚印,可以看到小猫爬上了椅子在拿东西。芊就是根据这个提示明白了,红色脚印拿起泰迪熊、黄色脚印背上了书包,蓝色的脚印已经走出了家门。 而这本书接下来的每一页都是一样,场景也随着脚印的行进而改变,比如一家人走到树林里,黄色脚印在树上系了一根绳子。 而下一页芊就发现了,原来他系绳子是要搭一个帐篷。除了脚印前后页之间都是连贯的,事件也是连贯的。 不同颜色的脚印,以及每个脚印的路线,从第一页跟踪到最后一页,孩子大脑中的视觉中心开始对绘本中的目标进行检测、提取、识别和跟踪,是非常好的视觉训练。 芊也明显的后几页的跟踪速度要快很多,而且能同时跟踪2-3条脚印方向,说明她的视觉广度和速度都在提高。 而这本书除了简单的视觉跟踪,作者还加入了很多需要大脑进行分析的内容,比如这页,芊发现蓝色脚印是从石阶上直接跳上去的,因为再石阶处脚印断了,随后脚印进入了草地。 包括每个人都在干什么,都需要追踪到脚印的行进路线和停顿的位置来做判断。 比如最后一页,所有人都回家了,而蓝色和红色脚印停顿在毛巾架处,水龙头是打开的,芊说他俩去洗手了,还说他俩一定是这家的孩子。 我说你根据什么判断的?芊说,因为回家大人都让小孩儿先洗手。我说还有其他证据么,芊说他俩都背着小书包,还有蓝脚印直接从石阶上跳上来的,小孩儿才这么淘气。 而且这本绘本的主线是一只泰迪熊,回家的时候这只泰迪熊丢了,看第二遍的时候芊的主要任务就是去跟踪泰迪熊,并分析是由谁,在哪弄丢的。 另外在书的环衬页上,脚印的主人一一登场,揭晓答案。环衬页可以最后对照来看。 另外作者还画了另一本《猜猜看-谁做了什么?》套路完全一样,也可以找来看哈。 所以说除了视觉跟踪能力,这个绘本同时还进行了更高层次的视觉知觉训练,这类训练侧重于大脑高级中枢的整合和代偿,说简单点就是唤醒大脑皮层的作用,激活更多脑区,对视觉信息进行思考和分析。 3、视觉跟踪广度 类似的绘本还有《蛋糕哪去了》,但它不是追踪脚印了,而是一个场景里有10以上的动物,每组动物都在做着不同的事情。 比如这页,最下面的水獭在拿着红酒,左下角的青蛙在踢球,右下角2个老鼠刚过了桥,拿着蛋糕在跑,后面狗夫妻在追他们。(注意最上方红圈位置,作者还设计了一个隐形的变色龙,超级锻炼孩子的视觉提取信息的能力) 到下一页,还是这些人,只不过走到了下一个场景,每个人干的事情前后之间都是连贯的。比如2只老鼠已经跑到小粉山丘了,狗夫妻也追到独木桥处了;隐形的变色龙走到什么位置你发现了么?(作者用了更巧妙的表现方式,对孩子来说已经上升到视觉知觉的训练了)。而他们之间所做的事情也是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这就需要更强的视觉跟踪能力,孩子不仅要观察每个人的行进路线,而且还要观察不同人物之间是如何互动的,这需要视觉的广度。 同时也需要更强视觉知觉能力,尽可能多的收集信息,然后大脑对其进行分析,找到它们的因果关系。 这本芊看了一个月之久,隔2天就拿出来读,每次读都有新的发现,而且这个发现也是阶梯上升的,刚开始她发现都是每个人的位置(藏在哪),后来再看就追踪动物之间的各种互动关系,知觉能力明显的提高了。 这本书还有一本姊妹版《生日蛋糕》,套路也是一样的。 这本书就还是那些人,只不过场景几乎没有变化,所有都始终在一个场景里互动,对视觉跟踪的能力会更简单些,所以也可以先从这本给孩子读起。 今天的阅读策略先说到这,等这个系列推文攒多了,我会给妞们做个目录的,现在我暂时会在文末放上之前的链接哈: — The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