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甄嬛父亲被流放的宁古塔有多可怕?

 朱大慈 2019-05-20

在清朝,对于有罪之人,一般采取的惩罚都是流放。可有一个流放之地,人们宁可自杀也不愿前往。那就是坐落在极北之地的宁古塔。

宁古塔并不是塔,它是关外的一片广阔区域。满语"宁古"指"六","塔"为"个"。相传清太祖努尔哈赤曾祖父福满所生的六个儿子曾居此地,故称其地为宁古塔贝勒,简称宁古塔。它坐落在今黑龙江省海林市长汀镇古城村,原本它是清代统治东北边疆的国防重镇,更是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的龙兴之地。但随着后金入关迁都北京并多次在宁古塔设厅后,宁古塔的地位逐渐下降,直到演变成令人闻风丧胆的不毛之地。

自古以来,许多名人都曾被流放过,但生活得较为惬意。

比如苏轼,被流放到黄州时,他开创猪肉新吃法——东坡肉;被流放到惠州时,他日啖荔枝三百颗;被流放到儋州时,他竟当起老师,为当地学子开堂授课。然而他要是生活在清代,又被流放到宁古塔可就没那么清闲了。重庆家装网青岛别墅装修北京装潢

首先他要面临的就是常年的冰封

宁古塔的纬度大约在北纬45度,气候十分恶劣。全年平均气温在5度左右,最低气温能达到零下40度,最高气温也不过30度。这是全球变暖后的数据,几百年以前的清代气温肯定会更低。而且当时的保暖设施简陋,流放之人大多或是南方的文弱书生,或是年过半百的朝堂老臣。他们的衣衫也都十分单薄,根本抵不了宁古塔的寒风暴雪。

清代诗人吴兆骞流放宁古塔后,在给母亲的家书中这样写道:"宁古寒苦天下所无,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风如雷鸣电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阴雨接连,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尽冻。雪才到地即成坚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由此可见,宁古塔实在是令人后脊发凉。

其次他还有被野兽生吞或被当地人残害的可能宁古塔虽天气寒冷,但土壤肥沃、生态平衡,所以经常会有大型野兽出没,如东北虎。

流放者要是稍不留意走进它们的地盘儿就会有被吃掉的危险。另外当地人们主要以狩猎为生,生性野蛮。如若流放者不好好劳作就会被当地人残害。而且宁古塔距京城有一千多公里,再加上当时交通闭塞、通讯不便等因素,即使流放者被当地人杀了或许也无人知晓。

当然以上这两点都是基于流放者安全抵达宁古塔后所要担心的,而路途中必然也是困难重重。毕竟要徒步行走一千多公里,多数人在路途中就倒下了,能熬到宁古塔的实属不易。

不过值得探究的一点是,宁古塔实际上并没有当时人们所说得那么可怕。它曾经是清政府设在盛京(今沈阳)以北统辖黑龙江、吉林广大地区的军事、政治与经济中心。这就说明它并不是一个荒芜之地,否则也不会有人居住在那,更不会成为大清王朝的发源地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