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年国际博物馆日: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 传统的未来

 鲸落fail 2019-05-20

2017年10月,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近年来,国家对文物保护、博物馆文化传播高度重视。政府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多次就加强文物保护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对文物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新时期文物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近日,国家文物局日前下发关于开展2019年度“5·18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的通知。国际博物馆协会确定2019年度“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今年,国家文物局将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主会场设在湖南省博物馆。

“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

今年的博物馆日主题聚焦博物馆作为社区、社群、社会活跃参与者的角色定位,倡导博物馆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增进公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公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同时,博物馆作为“文化中枢”,还应致力于搭建不同文明交流对话的平台,维护文化多样性,推动不同文化互联互通、包容互鉴。

新时代的中国博物馆,要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中的“中枢”作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实现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数字文创大赛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同时实践2019国际博物馆日“发挥文化中枢作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理念面向人民群众展开活动。

发挥中枢作用,弘扬传统文化

中国数字文创大赛发挥中枢作用,衔接传统文化与群众生活,用新技术、新手段展现传统文化,零门槛地让所有爱好中华文化的人们都能接触到以前只能在博物馆欣赏或者保存在库房中从不轻易示人的珍贵文物,以及对中华传统文化最为熟悉的专家资源,系统全面地知我中华。

同时,文创大赛衔接产业链上下游,以中枢系统嫁接博物馆、文化企业、设计企业、设计师、生产企业、销售渠道,不再让中华文化传播受限于繁琐的授权流程、高昂的授权费用、复杂的文创设计,让大众均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参与到中华文化传播的各个环节当中来。

文物数字 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中国数字文创大赛积极创新,在多个方面以新的业务形态推动传统文化的弘扬。一是人才创新:文创大赛面向全球具有创意的企业、工作室、设计师免费开放故宫、荣宝斋等藏品元素,吸纳全球优秀设计师、创意青年加入文物创新设计大潮中。

二是技术创新。大赛创新地采用区块链技术,将藏品文物数字化,提供IP数字化登记、授权管理服务,采用区块链技术从源头解决IP盗版、侵权、衍生品销售无法追踪等问题,打通IP生产—授权—设计—应用—防伪—消费全产业链。

三是机制创新。通过简化授权流程、降低授权费用门槛、引入全国优秀设计师加入文创产品设计,结合IP数字化登记,文创大赛衔接整个产业链条,形成一个全新的产业机制,推动文物数字化工作,让文物真正活起来。

中国数字文创大赛将学习并落实国家关于文物保护、文化传播重要指示,贯彻博物馆日“发挥博物馆文化中枢作用,创新推动”主题理念,切实担负保护中华文化遗产的神圣职责,切实发挥文物资源服务国家大局、教育启迪人民的作用,切实推进文物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努力实现文物事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中华文化传播奉献力量,让世界了解中国 让中国走向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