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内】20考研进行时-第199天

 华华YHBH0207 2019-05-20

第八节 肥胖

复习点睛】肥胖是近几年新增疾病,增加此病证明了中医的与时俱进,三高人群已经占据了全世界人口的1/5,中医中药对肥胖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需要重点掌握,有可能出题。

考点一肥胖的概念及历史沿革

考点击破

1. 肥胖的概念   

肥胖是由于过食、缺乏体力活动等多种原因导致体内膏脂堆积过多,使体重超过一定范围,或伴有头晕乏力、神疲懒言、少动气短等症状的一种疾病,是多种其他疾病发生的基础。

2. 肥胖的历史沿革

(1)《内经》把肥胖分为肥、膏、肉三个类型。并且《内经》已记载肥胖与消渴、中风、偏枯、痿厥等多种疾病有关,均由摄入过多所导致。

(2)元·朱彦修《丹溪心法》及清·喻昌《医门法律》提到肥人多痰湿。

(3)明·张介宾《景岳全书·杂证谟》认为肥人多气虚。

考点二:肥胖的病因病机

考点击破

肥胖的病因与饮食、年龄、先天禀赋、缺乏运动等多种因素相关。

肥胖病机为胃强脾弱,酿生痰湿,导致气郁、血瘀、内热雍塞,而致肥胖及相应病理变化。病位主要在脾胃及肌肉,但与肾气虚衰关系密切,并可涉及五脏。

考点三:肥胖的辨证论治

考点击破

辨证要点:先辨虚实,次辨标本,再辨脏腑病位。

治疗原则:补虚泻实是本病治疗的基本原则。虚则补之,多用益气健脾;病及于肾,当益气补肾。 实则泻之,常用清胃降浊、祛湿化痰法,结合消导通腑、行气利水、行气化瘀、痰瘀同治等,以消除膏脂、痰浊、水湿、瘀血及郁热。虚实夹杂者,当补虚泻实并举。

分证论治:

记忆歌诀

证型歌诀:肥胖胃热痰湿盛,血瘀脾虚脾肾亏。

方药歌诀:白虎承气胃热郁,导痰四苓痰湿盛,气郁血瘀逐瘀汤,脾虚参苓防已汤,真武苓桂脾肾亏。

1.胃热火郁证

临床表现:肥胖多食,消谷善饥,可有大便不爽,甚或干结,尿黄,或有口干口苦,喜饮水,舌质红,苔黄,脉平或偏数。

治法:清胃泻火,佐以消导。 

代表方:白虎汤合小承气汤加减。

2.痰湿内盛证

临床表现:形体肥胖,身体沉重,肢体困倦,脘痞胸满,可伴头晕,口干而不欲饮,大便少行,嗜食肥甘醇酒,喜卧懒动,舌质淡胖或大,苔白腻或白滑,脉滑。

治法:化痰利湿,理气消脂。

代表方:导痰汤合四苓散加减。

3.气郁血瘀证

临床表现:肥胖懒动,喜太息,胸闷胁满,面晦唇暗,肢端色泽不鲜,甚或青紫,可伴便干, 失眠,男子性欲下降甚至阳痿,女性月经不调、量少甚或闭经,经血色暗或有血块,舌质暗或有瘀斑瘀 ,舌苔薄,脉或滑或涩。

治法:理气解郁,活血化瘀。

代表方:血府逐汤加减。无论痰湿内盛还是气郁血瘀,病延日久,均可转化为痰瘀互结证,当以活血化瘀、法痰通络为主,用导痰汤合血府逐瘀汤,或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4.脾虚不运证

临床表现:肥胖臃肿,神疲乏力,身体困重,脘腹痞闷,或有四肢轻度浮肿,晨轻暮重,劳累后更为明显,饮食如常或偏少,既往多有暴饮暴食史,小便不利,大便溏或便秘,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细。

治法:健脾益气,渗利水湿。

代表方:参苓白术散合防已黄芪汤加减。

5.脾肾阳虚证

临床表现:形体肥胖,易于疲乏,可见四肢不温,甚或四肢厥冷,喜食热饮,小便清长,舌淡胖,舌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补益脾肾,温阳化气。

代表方: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若表里俱寒,肢冷加重,畏寒喜热,厚衣多被,舌质淡胖,脉沉缓,可用金匮肾气丸合理中汤加减。

考点点拨

此考点为2015年新增考点,考生熟悉即可,分型论治是考试重点。

编辑:芩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