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00多年前的一封求职信,让人醍醐灌顶!

 倦鸟依林 2019-05-20

  列奥纳多·达芬奇,生于佛罗伦萨的托斯卡纳小山镇,是地质学、建筑学鼻祖,绘制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降落伞、坦克和直升飞机的设计图,在制图学、植物学、天文学方面颇有造诣,与此同时还是世界公认的最伟大的画家之一。

  但你知道吗,达芬奇还是世界上第一份正式求职信的主人!那么,达芬奇有什么求职秘诀吗?今天,跟着美国传记作家沃尔特埃塞克森的记录,翻开《达芬奇传》,一起看看他的故事。

艺术巨匠达芬奇的求职信

  公元1483年,30岁的达芬奇在佛罗伦萨潜心学习绘画多年,但是无所成就,于是他决定:离开故乡,进城务工,到米兰找工作。于是他给自己的同龄人,同样30岁的米兰公爵斯福尔扎写了一封求职信:

  “尊敬显贵的大公阁下:我是来自佛罗伦萨的作战机械发明者达·芬奇,希望可以成为阁下您的军事工程师。

  然后,他在信中罗列了他的十大技能,比如能设计建造轻便耐用的桥梁,攻城池的云梯,装有大炮的铁甲车等等。

  直到最后附加的一段才写到“另外,我也能画点画,并且还能铸造青铜马,它将彰显令尊和伟大的斯福尔扎家族的不朽荣誉。

  为什么一位后来广为人知的艺术巨匠,当时并没有把自己的艺术才能作为主要卖点,反而只是放到了最后呢?

求职秘诀一:投其所好

  要吸引一个靠武力征服和统治的米兰公爵,投其所好,把军事方面的东西在前可以理解。但其实像这种设计复杂的刀轮战车,也不不完全就是是纸上谈兵的空想。

求职秘诀二:不要“分科而学”

  在达芬奇的笔记中找到的诸多草图,后来被证明是军事临时浮桥、坦克、直升机的雏形。这些创造涵盖机械、水力、建筑和土木工程等学科的建树,这几乎涉猎当时的所有知识领域。

  达芬奇是怎么掌握这么多跨学科的知识的呢?

  首先其实要不讲科学,也就是不要“分科而学”,而要像一个孩子一样提囊括宇宙不受限制的问题。现代知识,被人为分成了很多学科,就像我们上学被分成了文科理科一样。但在文艺复兴的当时,科学就没有那么多“学科”了。更何况,作为一个私生子,达芬奇也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都是自学成才,去琢磨一般人不去琢磨的事,问别人不怎么问的孩子般的问题。

  比如他自荐信最后提到的要为米兰公爵雕塑的青铜马,其实到最后也并没有真正完成,因为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去解剖马,研究马的骨骼和肌肉,研究马为什么跑得快……另外,他花了20多年研究鸟类飞行,花了500多幅草图。比如在弗洛伦萨的花园里观察一只石鸡起飞时,他在笔记里记录到“翼展宽,尾巴短的鸟起飞时会用力抬起双翼,调转方向,以便接受来自下方的风力。”后来设计了直升机的雏形,扑翼机等等。

  正是在这种过度准备的拖延症中,达芬奇后来研究人的解剖学来画人物肖像,研究几何学,光学,来画《最后的晚餐》等。难怪,他的画作传世的只有十几幅,但是所做的准备工作,记录的笔记却有数千页。而这些笔记,向来杂乱无章,从不分门别类,也就是从不“讲科学”。

艺术和创新,是对好CP!

  《达芬奇传》的作者沃尔特埃塞克森,同时也是《富兰克林传》,《乔布斯传》的作者。在埃塞克森看来,这几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追求艺术和科学创造的统一,都不太喜欢正统的教育,跨学科跨界解决问题。也许在他们看来,创新的知识本来就没有所谓的“界限”。

  更多关于500年前的网红达芬奇的故事,在《达芬奇传》中能找到。

本期编辑:杨宁祎、韩京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