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陆丰医案:桂枝起阳火,阴霾自消散

 竹曳悠然 2019-05-20

患者,女,44岁,2019年3月15日,颈肩不适就诊。

主诉:颈项部疼痛,双上肢麻木2月,加重3天。

现病史:患者素有颈项部疼痛病史,于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项部疼痛伴双上肢麻木,未予重视,休息后缓解,反复发作,曾经自服活血止痛成药有所缓解,双上肢麻木改善不明显,3天前因工作劳累症状加重,来我科就诊。

既往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无吸烟史 否认结核等传染病史及密切接触史。

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客观资料:身高 1.68M 体重 57Kg  体温 36.5C 血压110/60,已婚 孕三产一,顺产。

中医四诊

舌暗红,苔薄白。舌中下焦有半夏线 脉:双寸弱,左关弦细,双尺弱。

检查结果

体格检查:颈椎曲度变直,颈部肌肉僵硬,左右活动度受限,T3—6竖脊肌僵硬压痛,T4—6棘突间压痛(+),左侧臂丛牵拉实验(+)双上肢肌力正常,无肌肉萎缩,皮肤温度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无头胀痛、恶心、呕吐。

辅助检查:X线示颈椎曲度变直,T4—5轻度骨质增生。

诊断结果

颈椎病 项背肌筋膜炎

治疗计划

计划:针灸 按摩 理疗 活血除痹,通络止痛

治疗:特殊穴位针刺×5

           温针灸×5

           颈椎病推拿按摩×5

           项背肌筋膜炎推拿按摩×5

           手指点穴 ×5

结合颈椎正骨,穴位刺血,两次治疗后颈、肩、背,诸症减轻70%。体弱、精神状态差,自述有抑郁症病史。

二诊说明

2019年4月11日随着后续治疗,和对患者体质和精神状态的了解,躯体不适只是身体问题的一部分,近半年来,患者在他院多处以抑郁症、胃下垂症服用中药,效果不明显。兼有怕冷需要多穿衣服而又动则汗出,睡眠障碍胆小易惊吓,白天一个人不敢睡觉休息,需要由母亲陪伴方不至于做恶梦,白天爱睡觉。

身痛、腰痛。患者手心潮,唇口干燥,两眼无神,自述两肩胛内上角“风门穴”附近经常瘙痒怕风,自己搔抓至破皮出血才能解痒,长期搔抓刺激局部皮肤已呈现色素沉着。稍劳累即感觉短气、心悸汗出,经常用手锤打胸部、头部多部位方可舒服(阳气不布)。手机拍摄图片,有些失真,舌质偏暗,唇口干燥明显。

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表述,结合吴门所学,遂建议按照太湖所学知识给予中药治疗。

        舌脉同上,手心潮、怕风、怕冷、胆小、易惊吓桂枝甘草汤,唇口干燥温经汤,“肝着,欲蹈其胸上”,皮肤瘙痒为血虚生风。胃下垂中气下陷,倦怠乏力脾气虚。

        西医诊断为抑郁症,中医辨证证型为心脾两虚,肝郁血瘀。

处   方

川芎10g、丹皮8g、桂枝20g、吴茱萸5g、太子参20g、白芍10g、麦冬12g、清半夏10g、炙甘草10g、当归12g、东阿胶10g(烊化)、丹参、檀香、枳实、升麻、生黄芪、生白术、柴胡。

水煎服 五剂 每日一剂 每日分两次服用。

温馨提示

药方因人而异 切勿模仿

思   路

手心潮、怕风桂枝证,心悸、胆小、做噩梦以桂枝甘草汤温心阳起阳火,本想桂枝用30g,药房认为超量太多所以用20g还得签字。

唇口干燥,曾经半产用温经汤,心气郁滞选用丹参饮。

胃下垂补中益气加枳术丸。

久病及肾,腰痛、身痛但是医院没有附子,故没有加用地黄丸。

待症状进一步缓解后建议服用成药金贵肾气丸。

治疗结果

两天后来医院做针灸治疗,首先患者有了笑容,面色改善,怕冷出汗减轻,但欲寐稍缓解。

随后因为经期,患者自行停服中药,五剂药后,怕冷明显改善,能自己一个人睡觉休息,乏力改善,肩胛部没有瘙痒怕风,因搔抓的皮损结痂脱落,皮色接近正常。

总    结

抑郁症,症状改善只是第一步,治愈还有很长的过程,解决形成精神疾患的深层原因不容易。

随着对患者的了解发现,本患者抑郁症形成的原因是家庭问题,需要开导劝解,帮助患者解开心理上的结。最主要的还是自己转变观念,处理好家庭成员各个角色的需求,摆正好自己的位置,视自己的能力,尽力而为尽自己应尽的义务,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理解与包容至关重要。

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药物的治疗作用还是有限的,我在想,帮助患者解决家庭情感问题我们医生能做到多少呢?值得深思!

小编点评:

中医治疗抑郁症多从肝论治,疏肝解郁。本案另辟蹊径,从心阳论治,重用桂枝,起阳火,退阴翳,乃太湖一大特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