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天山下思考草原

 坎谈黑茶 2019-05-20

42.45° N, 86.37° E

请输入图片描述

乌鲁木齐

我依稀记得我那位哈萨克斯坦认识的朋友提到过,她的女儿在乌鲁木齐上大学。所以在去往乌鲁木齐之前就联系了一下,可惜很不巧,朋友一家都已经回阿斯塔纳了。但她引荐了哈萨克族的朋友给我认识,就这样几经引荐,我认识了那扎尔。

那扎尔和我父亲是同年,为人谦和客气,从小接受过良好的教育,算是哈萨克族里面的精英了。我从和田飞往乌鲁木齐,他在机场已经候我多时。戴着个鸭舌帽,头发胡子花白,脸的轮廓一眼就让你联想到了天山和草原。那扎尔汉语讲得很流利,与他交流没有任何障碍。在车上他就开始介绍,同时也在打听我到乌鲁木齐究竟要干嘛。当我讲明来意,他明白,其实要求很简单,但也很难。就是想要深入哈萨克族的牧区,进入到牧民的真实生活中去。如今,乌鲁木齐周边的牧场都已经封了,牧民也搬进了国家修好的安置房里。想要感受游牧文化,须得向山里走一段距离,他脑海中在认真的盘算着。

请输入图片描述

去往天山下

在靠近边境线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以哈萨克族为例,很多中国哈萨克居民和哈萨克斯坦的居民有世代姻亲关系,所以两边边民互动往来非常频繁。天山在他们眼里,有一脉相连的情愫。超越政治界限和国家概念,不管在名字在不同的国境线内具体存在什么叫法上的差异,祖先在这片山下放牧,懂山与敬山都已经成了一种深入灵魂的习惯。

请输入图片描述

牧民家煮的奶茶

传统游牧区居民,因为本身生活在自然生态十分脆弱的地带,所以他们对自然的理解要比我们深透很多。定居下来的牧民,首先解决的也是强化自己的生存空间。所以,灌溉设施和生态保护意识在新疆是非常普及的。这一点和云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云南雨水丰沛,所以原始山林里的农民不需要依赖于灌溉设备去完成自己的农业生产。结果,今年受气候影响,在西双版纳传统茶区发生了旱灾,古茶园裂开了指缝宽的口子。这个时候,茶农和政府都束手无策,因为那些地方,农业设施几乎为“0”。这其实造成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干旱少雨的戈壁绿洲,很难出现旱灾造成大规模的农业波动,而热带雨林的边缘,却一不小心遭受了旱灾并且给农业生产造成直接的损失。这样一对比,我们就不得不感恩现代科技和政府的有效统筹带来的诸多益处。在沙漠戈壁中行走,我内心不那么绝望,就是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有以以色列为代表的现代设施农业。天山下的传统牧区改造,我还是充满了希望,但是对于基础设施的投入还有集约化运营要求颇高。

请输入图片描述

戈壁绿洲上被灌溉农业滋养的百年古树

请输入图片描述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边缘,遭遇干旱的茶园

那扎尔带我去的这家牧民就住在天山下,几年前他们还是靠着放牧为生,这些年国家将天山列为了自然保护区,他们被迁到了山下的居民点,住房和室内风格依然带着哈萨克族的传统元素,街道规划得很整齐,但面临的唯一问题就是发展的问题。

牧民的生活空间很大,在他们的讲述中,逐水草而居的祖先从中亚高原一直游牧到朝鲜半岛,然后又从那游牧回来。几年一个来回,世世代代就穿梭于欧亚大陆的这片草原上。在这个穿梭过程中,家族、部族乃至和沿线的耕地农民,发生了无数次的交互。文化的相互影响,产品的相互往来,男女婚嫁,习惯与血液在这个过程中相互融合。所以,就说是饮茶这个文化,你很难单独拧出来一个哈萨克族的饮茶文化。至少我们很难准确的去描述与概括,它始终还是溶解在了游牧文化的体系之中。砖茶、散茶都喝;咸的,甜的都饮。关键是看你的毡房搭在了哪儿,你牧羊的地方是潮湿?干燥?阴冷?酷热?这些自然环境会直接影响他们的生活习性。心情、口味都会受到自身生存环境的影响。

请输入图片描述

哈萨克族传统游牧毡房

请输入图片描述

定居下来的牧民

就茶叶而言,游牧部族也会受到他们所处的空间环境影响,就是离他们最近的市场上卖什么茶,他们就喝什么茶。黑茶、红茶、绿茶、乌龙茶他们都喝。这些不同茶类的传统经销渠道是固定的,也恰好说明了哈萨克部族传统游牧活动范围的广阔。所以,我下午在乌鲁木齐街头见到那个给哈萨克同胞提供日用品的小商店里标注着销售各类茶叶。此前,因为工作原因去过一趟哈萨克斯坦的首都阿斯塔纳。在那座崭新的城市商店里,我们几乎看不到中国茶。有些带有特殊地方文化的餐饮场所,会复原一些牧区的生活场景,打奶茶的器物摆放在那里,工作人员介绍,那是煮砖茶的。但是现如今,中国的茶叶在中亚地区的生活空间里,普及率极低,他们更喜欢印度斯里兰卡的大宗茶。

请输入图片描述

牧民的大宗红茶

游牧部族的特性就是适应能力特别强,他们的情怀不会去锁定这些细碎的生活细节,他们关注的始终是蓝天白云。这个符号也具有超强的文化动员能力,成吉思汗的远征军在我们看来不可思议,但是在他们看来也许仅仅是蓝天白云下的行走。长生天庇佑的地方,需要用草原的法则去统领,这个空间远远要比中原精英信奉的“天下”还要大。元朝流行起来的青花瓷器物,其本质也是脱胎于游牧部族对于蓝天白云的审美习惯。

所以,当那扎尔带我进入哈萨克牧民家里的时候,我自己的内心其实也已经率先放下了很多固有认知。

请输入图片描述

重走万里茶路,探寻行者精神

活动执行及负责人:洪漠如

茶路行者在乌拉特前旗

接下来您可以在:

呼和浩特、乌兰察布、雁门关、大同、祁县、太原、北京、承德、武汉、长沙

与他约茶!(图文:洪漠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