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晚唐的大才子,情窦初开时写了一首情诗,可惜一别后便是永远

 昵称413468 2019-05-21

爱情在每一个时代都不会过时,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情,有情的地方就会有思念,在晚唐这位日后的大才子被家人送进道观学道数年,在这期间不仅为以后自己的文学特点打下基础,也在这里邂逅了一段人生第一次最为净美的情史,她相恋的人也被家人送来道观,两人仅隔一重山,但偏偏是这座山分隔了他们。

在唐朝,道教得到了极大的推广,不论是王公大臣还是平民百姓都信奉道家,李商隐的家庭也不例外,在他不到二十岁的时候就被家人送到玉阳山一处道观学道,初懂世事的李商隐就在这里度过了二三年,而他人生第一次爱恋也发迹在这里。

同在玉阳山的一座叫灵都观的地方一个叫宋华阳的少女也被送来这里,同在一座山,同样是道观,道童难免不期相遇,不知是宋华阳遇见李商隐还是李商隐碰见了宋华阳,反正两人相遇在这里,少男少女的心扉总是那么难以表达,一见钟情也许就是说的他们。两人原本被家人送来学道,谁知道道未学成却修成一段情感,双双坠入爱河。

从此以后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情窦初开的两人怎么敌得晚来寂寞,同在一座青山却整日不得相见,掩盖不住内心狂澜的李商隐在这时写了一首在他这个年纪不应该写出的一首情诗。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开篇首句“相见时难别亦难”就已经足够表达相爱的两人见面与离别是多么的珍贵和不舍,两个难字包含了无尽的思念,难舍难分的那种情感煎熬之苦让人无力独自承受,这对情窦初开的恋人在无数个夜晚经历了多少心酸多少感伤,借着暮春的东风使百花凋零群芳消逝的情景进一步表达着两人相思之苦。

第二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它常常被用来比喻教师教书育人,奉献、付出、照亮别人燃烧自己的一种境界,但多少知道它原来的本意。

李商隐对宋华阳的思念就像春蚕吐丝、蜡炬成灰那样至死方休,也许命运早已被安排。这段不被祝福的感情最终以离别的方式结束,两人一别后无缘再见,走后留下的也只有他们相遇过的地方以及牵手的那一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