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是中心成立十周年的日子。作为其中的一员,我能为她做些什么呢? 平日里,我常画些水墨画,也算是小有心得,那何不为中心的同事每人画一幅水墨作品呢! 我把自己的想法与中心的张元春主任做了汇报,张主任颇为高兴,认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也很特别的事情。 提笔开画的日子是6月18日,地点则选在中心的“工会之家”,而第一位做我“模特儿”的是尚起林同志,我们常称他为“师傅”,他是位可爱的“勤务员”,整天乐呵呵地为大家服务, 起初,我画的有些快,画面的问题也显而易见。对于这些我是不能迁就自己的,所以,第一次没画好那就再画一遍,而尚师傅也很配合,我俩有说有笑,两小时过后,第一张作品算完成了。 我的绘画时间大多是“挤”出来的,有时则要与“模特儿”相约到晚饭后再画。瞧,学前美女朱文静,创客型男钟东平,指挥好手郭炳明,体育达人赖锦用……四十位光明俊伟之士,一一画来。这一画,就是三个多月…… 因为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水墨人物写生,亦非简单的笔墨劳动,为此,在绘画的过程中,我也不断向自己提出要求,包括画面如何布局,动作如何设计,用什么样的方式表现作品才能生动自然,都须经过深思熟虑。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对所画人物的理解,力求做到以情入画,以笔绘心。 这些日子,我也有意识地研究了不少当代水墨人物画家的作品,比如杨之光的、王子武的、姚有多的、何家英的等等,从这些先贤大家的作品中汲取有价值的艺术养分来丰富自己。所以说,这一过程也是自我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 我很珍惜这些日子,平时,大家都忙,彼此很少能坐下交流,而因了写生,大家方共处一室,或聊聊艺术,或谈谈古今,也算是增进友情的一种特别方式了。 在绘画过程中,不止一次有同事问我“累不累”?说真心话,还真不累。你想。做自己喜欢的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为我们这个和谐的大家庭去出一份力,又何尝不是一种缘幸,一件乐事呢? 坦白讲,当面对自己画的几十幅作品时,心里还是溢满激动,是啊!那其中的每一根墨线、每一笔墨痕,都是用心而为,有时为了题写一个合适的款文,我也要反复斟酌…… 当我放下手中的画笔时,10月10日已悄然来临…… 十周年了! 十年来,大家围绕“研究、指导、引领、服务”的工作宗旨,沐风栉雨,砥砺前行,以智慧充盈心灵,以行动塑造形象。此刻,我的心中莫名涌起一份感动,在光明教育发展的历程中,我们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一位优秀的形象塑造者呢! 该为我们自己的努力点一个大大的——赞! 冯英杰(深圳市光明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美术教研员) 2018年10月5日 《陈西良老师造像》(水墨)138×69cm 冯英杰
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