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晕是会得中风的预兆吗?

 秋水共蓝天 2019-05-21

不能把头晕作为唯一判定是“中风”的标准。



头晕是指视物昏花旋转,如坐舟车之状,严重者张目即觉天旋地转,不能站立,胸中上泛呕恶,甚或仆倒。但“头晕”不是“头昏”、也不是头痛,要有所区别。



头晕在古代医籍中有多种名称。《素问》有“头眩”、“掉眩”之称;《太平圣惠方》称“头眩”;《三因方》称”眩晕”,到清代以后,概称“眩晕”、“头晕”,是中医的专属病名。

风,有外风、内风之分。外风是由外感风邪而致。风邪乃六淫之首,属阳邪,为外感疾病的先导。并常与其它病邪相兼而致病,如风寒、风热、风湿、风燥等。风邪多侵犯卫表,袭于肌腠、经络,发病症状每有游走性和多变性特点。

内风则是内生五邪之一,又称脑卒中,卒中等,现代一般称中风,也就是你说的“中风”。



多指内伤病证的类中风,即风气内动或肝风内动,是指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或火热炽盛,或阴血亏虚等,致使阳气亢逆变动、气血逆乱、筋脉失养而出现动摇,眩晕(头晕),抽搐,震颤,麻木等阴虚阳亢、阳升无制的病理证候 。

主要临床表现:眩晕(头晕)欲仆,头摇而痛,项强肢颤,语言骞涩,手足麻木,肢体活动不利,或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涡斜,半身不遂,舌强不语,喉中痰鸣,或高热神昏,躁扰如狂,手足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牙关紧闭,或手足蠕动,肌肉搐动,关节拘急不利,肢体麻木,舌红或淡,脉弦而有力或细 。



风证(外风、内风)见于眩晕(头晕),多由素体阴亏阳盛,多因忧郁恼怒,气郁化火,肝阴暗耗,风阳升动,上扰清空而致,症见眩晕耳鸣,如坐车船,头胀痛,烦劳或恼怒尤剧,甚则肢麻肉瞤,筋惕震颤,面红急躁,口苦,不寐,舌质红, 苔黄,脉弦数,治宜平肝潜阳,滋养肝肾,方用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或用羚羊钩藤汤(《通俗伤寒论》)等加减。



风证见于中风病, 由于平素气血亏虚,脏腑阴阳失调,加之忧思恼怒,或饮食劳倦,或外邪侵袭等诱因,出现阴亏于下,阳亢于上,肝阳暴涨,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隧,蒙闭清窍,而形成上实下虚,阴阳互不维系的危重病证。

如络脉空虚,风邪入中,症见肌脏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口眼涡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甚则半身不遂,苔薄白,脉津数,治宜祛风养血通络,方用大秦艽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加减;另有波及心肝脾肾者,根据正邪情况有闭证、脱证之分加以辩证。



留意中风的先兆征象 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昏沉嗜睡、性格反常等先兆中风现象。所以除了头晕之外,像是肢体麻木或者是嗜睡等都是脑中风的前兆。

因此单纯的凭借头晕判断就是中风,不是很准确,需综合诊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