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蔡氏经方六经辨证,第一要与生活结合,第二要与临床结合。 自今春以来,我在门诊临证中,遇一些感冒发热反复难退的病人,在诊治中体会到,前人所言温疟、及温疟所对应的白虎加桂汤,可为反复发热病人的诊治临床参考。从六经思路出发,再结合本病的症候及方药,按照二阳合病、阳明热病来立法诊治,参考用方,会收效良好。 【病例1】 小儿,男,2周3个月。2019年3月17日初诊。 主诉:感冒一周伴反复发热不退。 现病史:一周前因为突发高热40度而行输液治疗,输液两天后热退。于退热后的次日又发热致39度,继续输液发热不退,并发咳嗽,咽喉痰声噜噜。后发热起伏,降至37.8度左右,遂转诊中医。 刻诊:患儿身热汗少,咳嗽声响,有痰声,唇色暗红,烦躁,食纳不佳,小便黄,大便臭;舌诊不配合。 辨治:二阳合病,阳明经腑有热。 处方:柴胡桂枝汤加知母生石膏。 柴胡苗10,黄芩6党参8,法半夏5,炙甘草6,桂枝10,白芍10,知母4,生石膏25,大黄4,生姜8,红枣4枚。4帖4天。煎服,日服三次。 2019,3,21,家人来电反馈:药后热退,体温正常。略有咳嗽,饮食可,二便可。 【病例2】 B某某,男,5岁,2019年4月21初诊。 主诉:发热10日伴咳嗽。 病史:连日来发热多在38度以上,汗少。咳嗽频繁,干咳多,喉中时有痰声,久咳胸痛;有黄鼻涕,舌红,下眼睑略红;手足凉;胃纳差,睡眠差;大便干结,放屁少、小便少。 辨证:太阳阳明二阳合病,化热,邪伤肺胃。 用方:大青龙汤加麦味、小承气。 桂枝10,炙麻黄6,杏仁8,炙甘草6,生石膏30,麦冬10,五味子5,厚朴6,枳实10,大黄5,生姜5片,红枣5枚。3帖3天。 三帖药后,发热退,咳嗽大减。嘱其家长用小柴胡颗粒冲服,为孩子扶正巩固而告愈。 【病例3】 C某某,男,50岁,2019年5月9日来诊。 主诉:发热,伴肌肉酸痛2日。 病史:自诉没有诱因突然发热,肌肉酸痛。服一般感冒汤药后发热未退,于次日发热加重,头痛项背强,汗少,肌肉酸痛,口渴,纳差,二便可;脉略浮长,舌苔黄腻。 辨证:外感化热,阳明表证。 用方:葛根汤加生石膏。 葛根40,生麻黄20,桂枝30,芍药30,炙甘草20生石膏40,生姜30,红枣6枚。2帖2天,水煎服,日3次服。 复诊:药后汗出热稍退,继而又发高烧,并伴恶心呕逆,余症如前。 辨证:阳明表证未尽,又见少阳证。 用方:葛根汤加石膏柴胡黄芩。 葛根30,生麻黄20,桂枝30,芍药30,炙甘草20,生石膏40,柴胡40,黄芩20,生姜30,红枣6个。2帖2天,水煎服,日三次服。 三诊:药后高热退,呕逆止,继见身低热,欲食冷,骨节烦疼。 辨证:温疟;二阳合病。 用方:白虎加桂枝汤。 知母30,生石膏90,炙甘草25,粳米20,桂枝30。水煎服,日三次服,2帖2天。 药后电话反馈:热退身安,精神、食欲好,诸证痊愈。 【临证启发】 温疟一证,最早见于《素问.疟论》。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篇中曰:“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烦疼,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意思是温疟不同于真正的疟疾病,也不见疟疾病通常出现的弦脉。温疟是因为人体储寒蓄热,遇春温夏暑而发的病症,以热多寒少或只见热象不见寒征。热夹邪气踞于骨节,而见骨节烦疼,热壅邪扰阳明、少阳而时有作呕。治以白虎加桂枝汤辛凉泻热,解肌调营卫。 观今时之人,高热、寒战、身疼痛,头大痛的太阳伤寒并不多见,因为时代的变迁,生活条件好,生产力的进步,大寒邪气直中的太阳伤寒麻黄汤证减少。风邪所侵,虚风携带,自汗鼻塞,头项强几几,脉象浮缓的桂枝汤症候较为多见。其次亦多见温热之邪所致,无论大人小儿发热延绵,反复难退之证。这类病人现代医学称之谓“春夏流感”或“某病毒性感冒”。 前人所论温疟,是蔡氏所论“热病”之一种,此热伏阳明为主,治宜白虎为先,兼而调和营卫。如《瘟疫论.温疟》:“... ...以疫法治之者生,以疟法治之者死”。仲景虽立下白虎加桂枝汤,但此法只以示纲领。临证根据病者体质不同,大同小异的症候有别,六经辨证以阳明热病兼有外感为目,随证治之。我在近几年遇有大病前期的发热;癌性发热;外感发热;常见久热不退的病人,在脉证符合时亦参考此法辨治,关键时刻斩将夺关,多获良效。 【病例简析】 病例1 患儿突发高烧,此起彼伏,多日不退,伴唇色暗红,烦躁,咳嗽声响,小便黄,大便臭。蔡氏经方说有一分发热,就有一分表证。但根据此患儿症候,绝不只是普通的外感,因此用麻桂剂祛除外感退热则无功。 春温季节遇此高热不退患者,可参考温疟的辨治思路。小儿脏腑稚嫩,六经气弱,易感春温。若病来发烧难退,常因二阳合病,热陷阳明,如果辨证不明,单纯用麻桂发汗退热,必然会损其津液,加重病情。小儿春温外感治从二阳,可用柴胡桂枝汤为主,既能祛邪又不伤正,阳明热要用白虎汤。柴胡桂枝汤合知母、石膏,即有白虎加桂枝汤之意,退热良效亦不伤人,所以患儿服罢热去人安。 病例2 B某患儿春温季节外感,发热10日不退,汗少,不恶寒,如果参照温疟一证,本当用白虎加桂枝汤。但汗少、流黄涕,手足冷此为太阳无汗,表闭里热,大青龙更为适宜;干咳、胃口差邪已伤肺胃,方子中要加麦冬、五味子护气阴;大便干结、放屁少已有阳明轻度腑证,腑热不去亦是发热不退的原因之一,要合小承气。 大青龙加麦味小承气合方,一是共奏解表清里热、通腑之功,二是盖以白虎加桂枝之意。此方以除温热、解表通腑为用,可为难退之发热消除病机,使热退人静。 病例3 C某某突然发热,肌肉酸痛,服感冒药非但无效反而症状加重,这提示不是普通感冒。 在发热,头痛,汗少,项背强,肌肉酸痛的情况下,用葛根汤加生石膏收效甚微。 后继发高热,恶心呕逆之证出现,这是典型的阳明表证邪气未罢又传少阳。方用葛根汤加生石膏、柴胡、黄芩,以兼解少阳、二阳并治。 药后虽热退、呕逆止,但身发低热,欲吃冷食,骨节烦疼、但热不寒,此时正如《金匮》所言之温疟的典型症候出现,辨证为(温疟),二阳合病,阳明蕴热余邪难消,用白虎加桂枝汤原方不做加减,辛凉泻热,解肌调营卫。二阳邪退温热消去,方得效如桴鼓,邪退人安,精神、饮食立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