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有个词我们天天讲,但你真正了解它的含义吗? 不知道也没关系,机哥今天帮你们补一课。 其实从最浅显的层面来理解,苹果生态就是:苹果产品全家桶。 一手 iPhone,一手 iPad,桌上放着 MacBook,耳朵塞着 AirPods。 苹果表、iMac、HomePod、Apple TV 一个不落下。
买齐苹果全家桶,你只能算是入了门。 在这片“苹果园”里,有应用、服务、影音、游戏等一系列丰富全面的内容供你享用。
这一大堆花里胡哨的服务,不知道你们用过几个。
App Store 是 iPhone 上唯一可用的应用商店。 它历来以封闭、强势而著称。 每一个要在这里上架的应用,都必须遵守苹果制定的严苛规则。
审核指南里,苹果用五个章节,共计 20000 多字的指南。 把 App 管得严严实实。
现在的人都那么机灵,难道不能用一些小技巧骗过它? 别想了,要是敢对苹果耍什么小聪明,分分钟被下架。 有统计数据表明,2018 年,光是中国区的 App Store,被下架的应用就有将近 87 万款。 同年,上架的应用也才42万款啊…… 数据来自七麦数据 这么做是有好处的,它可以保证用户不受恶意内容、安全隐患、隐私泄露等方面的侵害。 对于某些跨平台应用,我们也能明显感觉到,iOS 这边的体验要比安卓的优秀。
比如封闭,很多激进但越界的功能,在苹果这边免谈。 比如很多游戏的账号,氪的金是没办法平移到其他平台的。
是这样的,如果开发者想要在自己的 App 里赚钱。
有人就会问了,不止 iOS,谷歌安卓的 Google Play 也收 30% 的抽成啊。 那为什么没人告谷歌呢?
实在不行,搞个 APK 安装包也可以。 但苹果不同,除了 App Store,开发者和用户没有第二选择。
我给你们列一下曾经被苹果逼到投降的应用。 世界上最大的电商平台亚马逊 iOS 上的亚马逊 Kindle 书店,买书是无法付款的,因为苹果要求它分 30%。 世界上最大的流媒体服务商 Netflix Netflix 同样不愿意给苹果抽 30%,一气之下砍掉了 iOS 端的付费订阅。 世界上最大的流媒体音乐服务商 Spotify Spotify 也对抽成很不爽,但它没有停掉自己的 iOS 端付费订阅,而是向欧盟委员会提交了针对苹果的反垄断诉讼。 你看看,这三个“世界上最大”,都没能干过苹果。
中国最大的即时通讯软件微信 2017 年 4 月 19 日,iOS 端的微信关闭了公众号赞赏功能。 没错,原因也是那 30% 的钱。 不过一年多后,不知道微信和苹果达成了什么 PY 交易,苹果终于服了一回软,决定放弃抽成。 微信的“赞赏功能”升级为“喜欢作者”。
不管怎么说,你看这些巨头们在苹果税面前都栽了跟头,广大中小型开发者哪里能顶得住。
还真有,早在 2011 年,美国的一位小哥 Robert Pepper 就对这事儿很不爽。 他和其他三名 iPhone 用户,向法院提起反托拉斯集体诉讼,控告苹果依靠垄断地位,收取 30% 提成,迫使开发商提高应用的价格。 这场诉讼引起了广泛关注,人称:
开发者是才是平台服务的“直接购买者”,你们这些用户是“间接购买者”,要告也得开发者来告,用户是没有资格的。 …… 大家肯定不服啊,一直在吵,去年闹到了美国最高法院。 九名大法官要投票决定,消费者到底有没有资格起诉苹果。 前几天,结果终于出来。 苹果,败了。
也就是说,美国最高法院最终批准了这项反垄断诉讼,消费者可以起诉苹果 App Store 的垄断行为。 不过这只是个开始。 倘若苹果在后续的诉讼中再败,那它这项持续了多年的盈利模式很有可能会被打破。
废话很多,机哥挑重点翻译三句:
呵呵,我就不评价了。。
不管人们对苹果的强硬控制有多少意见,有个无可争议的事实是,App Store 绝对是个高质量可信赖的应用平台。 参考一下隔壁安卓,我依然希望 iOS 只有 App Store 这一个应用市场。
毕竟像 Netflix、亚马逊那些应用能火,跟你苹果压根就没多少关系啊。 你要真做了 30% 的贡献,再去收 30% 的抽成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