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家刘丹艺术简介:浙江人。1963生,1986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留校任教至今。现任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黄土画派秘书长。 (画家刘丹先生作品欣赏)
1989年
作品《强光下》参加全国第七届美展 1994年
作品《土坡坡》参加全国第八届美展 1994年
作品《剑门关》参加全国教师美展并获优秀奖 1999年
作品《北方娃》参加全国第九届美展 2001年
作品《大山秋色》参加全国第三届山水画大展,并获优秀奖 2002年
作品《山村秋月》参加全国5·23展览并获三等奖 2004年
作品《大漠三月》参加全国第十届美展,并获优秀奖 2005年
作品《陕南秋色》参加全国第五届山水画大展,获铜牌奖 2006年
作品《秋染山涧》参加全国第五届海峡两岸书画大展,并获铜奖。 2009年
作品《家园》入选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全国美术作品展。 2010年
作品《山水清音》参加当代中国画百家百扇艺术展。 2014年
作品《老哥俩》入选全国第12届全国美展 (画家刘丹先生作品欣赏)
融浑静穆 朴厚率真:刘丹田园山水释读 ----------文/高佳妮 山水画,被历来的士大夫看成是离尘出世的一种方式,以此涤滤身心,神魂清净。近百年来,这种出世的隐匿思想被赋予消极的意义。而当代山水画却在“入世”上下足功夫,贵五彩,重形似,在“盛世高歌”与“时代精神”的裹挟下逐渐被异化。没有深厚文化底蕴作支撑,当代山水画很容易走上大而空的形式主义,最终失去了山水画的本真。而山水画发展最初形态,却是对自然山川和村野之景的真实描绘。在家国一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园的概念一直很弱。受儒家“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影响,踌躇满志的文人士绅也不屑于在安宁温馨的家园中安度一生,为官、求取功名成为他们人生的重点。宦海沉浮,仕途失意后,他们常常退居山林。由此而兴盛的田园山水成了失意文人不得已的隐逸与自我消遣,其目的更多的借景抒怀——抒发自己的不得志。不同于失意文人的遣兴之作,画家刘丹对素朴宁静、充满烟火气的农家生活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和自愿融入,并在田园山水创作中发现了中国绘画中一直缺失的“家园”意识,在其山水画创作中彰显、放大“家园”这一主题。 (画家刘丹先生作品欣赏)
“自然而然谓之大然,为人处事要顺应自然和自己的天性之道。”这是刘丹遵循的做人从艺原则,是什么样的人,就画什么样的画。生性淡泊的他对淳朴宁静的田园生活发自内心的喜欢:晴耕雨读,闲来静赏落日西沉,明月东升;看漫天星辰渐次明亮,河汉璀璨。听村外池塘边夏虫嘶鸣,蛙声阵阵……《村口》、《山洼人家》、《秦山春日》、《村舍》、《下板寺村》、《秦山乐土》、《陇上行》都是刘丹田园系列山水的代表作:清新自然,悠闲散淡中透着农家质朴生活的平和宁静。他用一系列田园山水绘制理想中的家园:那里屋舍俨然,春光和煦,烟林清旷,草木葱茏,三两个农人牵牛荷锄走在乡间小路上,悠闲自在。山村周边,青山隐隐,溪流缓缓。青绿的稻田里,农人耕种除草……刘丹的田园山水画,散发着一种简约恬淡,清新宁静的闲适感。他通过质朴而悠闲的乡村生活场景,描绘了山川田园不同时节的景致变化:有阴云密布、烟雨迷蒙的秦岭春景;有炎炎盛夏,虎口夺食的夏收农忙时节;有狂风骤起,乌云汇聚,山雨欲来的雷雨天气;有天高气爽、林木萧疏,收获丰硕的金秋……刘丹通过一系列田园山水描绘了乡村四时景致变化和农家生活情趣。画面融浑静穆,厚朴率真,却又充满蓬勃的山林野逸之趣。 (画家刘丹先生作品欣赏)
刘丹笔下的山水田园不是真实山村的再现,而是一种精神栖息和情感宣泄。他的山水画,没有古代文人的风雅吟诵,失意官绅的慨古叹今,只有寻常百姓生活的温馨、闲适和田园之乐。这种充满了真挚情感和烟火气息的山水画,是现代山水向古代山水画初态的一次致敬与回归:山水画去除功利思想和各种意识形态的赋予,最终回归到生活本源:温馨安宁的“家园”才是人类最终的归宿和终极意义。“大道至简”,真实而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蕴藏着深刻哲理。随性自然的刘丹深谙此理,可谓不修道已在道中。 (画家刘丹先生作品欣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耕文明逐渐消退,传统意义上的“家园”正在消逝,刘丹的“家园”山水,是对那个逐渐逝去的农耕文明的眷恋与怀念。他借助没有被工业文明过多侵袭的陕南山居阐释他的家园理想。在经济高速运转,全民迁徙浮游的当代社会,中国人正处于一种失根离家的尴尬境地与焦虑状态,刘丹用他的“家园”山水为我们指引了一处精神回归的渡口:在“家园”的回归与营建中舒缓精神,觅渡幸福。 (画家刘丹先生作品欣赏)
刘丹的山水画有着深厚的写生基础和生活体验,他常年深入乡村山林写生,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春耕》、《陕南小景》《陕南春晓》、《田园牧歌》、《陕南汉水淼》就是融实景写生与心象写意后的创作。写意求其真,写真取其意。他借助没有被工业文明过多侵袭的秦岭和陕南山居阐释他的家园理想。他的山水画很少用颜彩,在黑与白的对冲与变奏中,形成了一种朴茂多姿,清旷悠远的艺术风格。《秦山乐土》、《杏花村》将春日秦山的蓬勃之姿和山村的严整寂静之态描绘得形象生动。刘丹将笔墨的表现力与实景写生效果相结合,于浓淡相宜的笔墨中凝聚笔意,神意赋形,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个人风格:长线条斜向上生发的树木与横向走势的土塬山丘形成了一种对冲,草木繁茂、山川起伏;整齐而宁静的村舍与山间雾岚流云形成了一种动静对比,静中有动,动中有变:黑白分明,清旷悠远,犹如秦山汉水间奏响了一曲山水清音。画面厚朴率真,尺幅之间,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之气。画面率真散淡,生机勃发却又严整有序,有一种内在的秩序和节奏感。笔墨清透鲜活,浓淡相宜。 (画家刘丹先生作品欣赏)
在保持田园山水融浑静穆,朴厚率真的整体风格之外,刘丹也做一些笔墨探索,如《夏月》中,树木、山石在盛夏烈日中意象性地融为一体,画面颇有意识流的感觉。而《山洼人家》在山石树木处理上,皴擦点染中加入了焦墨,为平缓舒和的画面增添了筋骨和峥嵘感,也将乡村生活粗朴艰涩的一面真实的表现出来。《春三月》以点布面,形态不同的点蕴积成山川草木,在一种疏散的结构中将早春三月,荒川野岭上枯木荣发,绿意蒙蒙的感觉形象地表现出来。《田园牧歌》中,画面在细长线的经纬交织中斜风细雨般自由生发,犹如一首旋律优美的乐曲,轻快,悠扬。刘丹的山水画在大众十分熟悉的传统笔墨样式上呈现出了一种与以往不同的图式语言,相对于色彩陈旧,高度程式化的传统山水画,有着鲜明的现代气象和个人面目:朴茂多姿,闲适散淡,质朴率真中透着股清新的自然气息。笔墨灵动润泽,生机勃发。特别是泼墨的使用,在表现春雨绵绵,雾岚云山、川野空濛等景致时取得水墨交融、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笔意沉静、墨色融浑,气息朴厚,浓淡干湿随形转换,浑然天成。 (画家刘丹先生作品欣赏)
刘丹的山水画不像北派山水的粗犷豪放,也没有南方山水的柔靡纤细,他是将南派山水的精细温雅与北派山水的开阔浑厚融合在一起,以“家园”为主题,在实景写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田园山水风格:融浑静穆,朴厚率真,闲适散淡中透着一股清新自然的山野之气。他在传统的笔墨技法中加入了现代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笔墨的表现力,在画面构图与整体气息上力求达到一种新颖别致的艺术效果和华滋润泽的笔墨美感。 (画家刘丹先生作品欣赏)
当代山水画的一个重要价值就是向“家园”回归,山水家园,逐渐成为现代人精神的栖息地。刘丹以一种开放的,兼容并收的方式探索着传统水墨画向现代水墨发展的可行之路。他试图用相对简约的图式语言表达深刻的精神意旨,在自由与严谨的法度中寻找一种自然随性的释放。他家学深厚,笔墨功底扎实,倘若能在画面意象营造和表现手法上更丰富多样一些,既突出“家园”主题又内蕴丰富,定能在当代山水画中独树一帜。 (画家刘丹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刘丹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刘丹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刘丹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刘丹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刘丹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刘丹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刘丹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刘丹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刘丹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刘丹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刘丹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刘丹先生作品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