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著名画家马继忠先生艺术简介及优秀作品欣赏

 花样年华malan 2019-05-21
著名画家马继忠先生艺术简介及优秀作品欣赏

著名画家马继忠先生艺术简介及优秀作品欣赏

马继忠简介:字山人,笔名鲁丘。1941年出生于山东省肥城红山村。1969年毕业于西安美院本科,之后便一头扎进秦岭太白山十三载,与山民一起摸爬滚打,铸就了山民一样的纯朴情怀。爬高山,走激流,熟谙大自然之生机;师造化,读典籍,深悟中国文化之精髓。上下求索数十载,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艺术语言,开创了中国当代密体山水画格。如今这一密体山水画格影响了一批山水画家,接踵前行,并活跃在当代山水画坛。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协骊山创作中心特聘教授,陕西省美协、西安中国画院、西安文理学院长安精神艺术创作中心马继忠密体山水画高研班导师,陕西省美协艺委会委员,西安文史馆馆员,西安文理学院艺术系教授,现中国画院画师,中国山水画研究院密体山水画工作室导师,陕西美术院副院长,河南省对外友好协会特邀顾问,中国书画篆刻家协会副主席等。



著名画家马继忠先生艺术简介及优秀作品欣赏
画家马继忠先生作品欣赏


著名画家马继忠先生艺术简介及优秀作品欣赏画家马继忠先生作品欣赏著名画家马继忠先生艺术简介及优秀作品欣赏画家马继忠先生作品欣赏

名家评论:

马继忠是中国当代密体山水画代表性人物——美术史论家.邵养德

 

马继忠的密体山水画使消颓的北派山水画焕发了时代光彩 ——美术史论家.杜哲森

 

马继忠的密体山水画,致力与于开发传统绘画点线的丰富而微妙的表现力,不以狂涂乱抹为高,亦不以制做效果为能,这种现象也反映了近中国山水画的深入发展。

——美术史论家.薛永年

 

继忠君山水长卷,积多年深入太白山区之体验,笔致绵密而疏朗,长安画家中,余常扶膺赵望云,今观继忠此画与精神深处一脉相承矣

——沈

马继忠是一位有思考、有精神追求的“手艺人”。马继忠的这本白描山水集收录的是他近几年的新作,和十多年前我们看到的他相比,他有不变的一面,也有悄悄变化的一面。他仍在树茂草盛的秦岭中搜寻美,这一点没有变;但他更成熟、更老练、更自信了,他的艺术风格也更个性化,作品也更真实、生动了。

——邵大箴

 

著名画家马继忠先生艺术简介及优秀作品欣赏

画家马继忠先生作品欣赏

情有独钟艺始精

——杜哲森(中央美术学院

 

马继忠的国画创作属密体山水。密体山水画的风格特色是用笔繁复,结体严谨,构图宏阔幽深,赋色清新典雅。在用笔上尤其讲究,不但要做到笔笔松灵剔透,疏落有致,而且要能够将千笔万笔组织成有机的艺术整体,收到笔笔入纸,笔笔出纸,以笔塑形,拢形成象,势发象内而意寄象外的艺术效果。作品完成后,能给人以细笔贯壮气,密体结清象,雕琢而后朴,绚丽而后雅,并能掩匠心于无迹,出意境于天成的审美感受。或许正是因为密体山水画所具有的这一独特的表现力,当元代画坛上众多的文人画家们一味推崇水墨逸笔,以简率为尚之时,王蒙的密体山水画一出现,立时令人刮目相看,即使像倪瓒这样的“简体”画家,也由衷地赞道:“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

但密体山水画的创作是一个颇繁难的过程,它不但要精心营构复杂的丘壑景观,而且要以书法入画,在用笔上要见出深厚的功力,所以王蒙之后,在明清两季致力于这一画路的画家并不多见,在现代画坛上承继这一画绪的画家当首推黄秋园。马继忠则是继黄秋园之后又一传薪者。

马继忠所以潜心于密体山水画的创作,与其说是源于对这一绘画风范的偏爱,不如说是基于他对生活的深切感受,即对太白山的一往情深。

马继忠,1941年生人,原籍山东肥城。先是毕业于西安美院附中,继之考入西安美术学院,1969年毕业。但迈出美术学府之后,时代的狂飙就将他吹进了大山深处。他拉着架子车,拖着行李和画具,翻过一道道山梁,趟过一条条河流,来到了太白山区的马耳山上,与那里的民众一道拉车、砍柴、背粪、刨土、修堤、造田——一下子就摸爬滚打了十多年。

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十多年的酸甜苦辣,使画家的生命与太白山结下了不解之缘,或者说,他的艺术之树的根柢深深地植入了那里的山石岩缝之间,正像他自己说的:“我二十多岁来到大山,四十多岁告别大山,大山养育了我,我也把青春奉献给了大山——我的创作表现的就是自己对秦岭太白山的依恋之情。我画柴门半开的山洞房舍,因为那里有我熟悉的篱笆、柴垛和水井;我画炊烟袅袅的石屋,因为那里有我熟悉的山娃和村姑;我画崎岖蜿蜒的山道,因为那里有我踩惯的碎石和小草,有行走其间的牛羊和樵夫;我画高耸入云的峰峦,因为那里飞翔着我白云一般的梦幻;我画千尺飞瀑,因为是它为我的艺术输送着浆液。大山和我的生命已经紧紧地结成一体,我如醉如痴地爱它,我的创作就是这种感情的抒发。”

情有所钟,用心则诚,其心至诚,其艺始精。故庄子云:“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怨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知。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马继忠的密体山水画所以感人,就因为这里熔铸着他的真情。也唯其如此,所以太白山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在画家眼里都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因此在创作时也就都舍不得将它随便遗弃,这情景很像画家贾又福同太行山的关系。贾又福曾讲道:太行山中的“那些很不起眼的东西,诸如篱笆、菜地、石头砌成的小道、几株树苗、一片庄稼,我都舍不得丢掉,甚至对那些被人们踩在脚下踢来踢去的卵石,也偏要扒拉扒拉,我非常自信这其中定有‘金子’和‘宝玉’”。马继忠对相依了十多年的太白山,也同样有着这样一种纯真的爱恋之情。正是这种感情促使他选择了密体山水这一画路。关于这一点他自己讲得很明白,也很直率,他说:“有人说我的画用笔太碎,但我认为非用碎笔不足以表现出太白山所特有的风韵情致;有人说我的画画得太密,但不密就表现不出太白山的丰茂幽邃;还有人说我的画画得太满,但我在大山圈子里生活了十多年,出门见山,抬脚爬山,终日置身于大山的怀抱中,本来就见不到多大的天,为什么非要违背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将莽林大岭改变成‘马一角’、‘夏半式’的残山剩水呢?我忠实自己的感受,是大山的生活造就了我的绘画风格。”正是这种坚定的艺术信念和执拗精神,使马继忠不追求那种艺术创作中的“短期效应”,而选取了这种一般人不愿从事的艰苦繁难的密体山水画的创作。

画密体山水,首先要求画家调整好自己的创作心绪,即“未动笔前须兴高意远,已动笔后要气静神凝”,急功近利,心浮气躁,不但画不出这样的山水画,即使进入那种特有的创作心态都很难。密体山水画不同于工笔界画,后者虽然也要用心专注,一丝不苟,但它重的是精描细刻,以精于描画见长,而密体山水画则是以书法入画,讲究笔触的丰富变化,以松灵洒脱取胜。这点又与水墨写意画相通,但又有不同。水墨写意画更重水墨的洇化,多采用浓笔重墨挥写而成,给人以水墨淋漓、气势酣畅之感,而密体山水,则要求调控有度、厚积薄发,力去浮烟胀墨,处处以点线为骨,墨色为辅。比较起来,工笔山水严谨精细,但易失于板滞细弱;写意山水沉酣洒脱,但往往流于松散漫漶。密体山水则要求能集二体之长而去其弊,即做到细密中显雄放,严谨处寓空灵,密而不塞,细而不弱,工而不匠,韵而不俗,笔行纸上,如风拂水面自然成纹,由一划生万笔,收万笔复归一划,通灵气于一脉,撑阵势于两间,作品完成后,给人以不拘法度而法度自在,鬼斧神工难以迹求的艺术感受。这一特色在马继忠的创作中有着生动的体现。

马继忠的密体山水多作崇山大岭,茂林飞瀑,景观恢宏,气势豪迈,颇具北宋山水的阳刚之美。但由于行笔洒脱且富于变化,尤其是“点”的运用,又去除了宋人的刻划之习,而赋予作品以南派山水特有的清新俊爽淹润隽永之美。这一艺术特色使马继忠的创作不但突破了古人的局囿,而且使他在“长安画派”之外又别开生面,再揭新帜。

在马继忠的山水作品中看不到怀古幽情,更没有离愁哀怨(而这些却是历史上文人画家们创作的一贯情调),充溢于作品中的全是大自然的郁勃生机与活力,以及山里人的恬静欢快的生活景象。这是马继忠密体山水画的又一突出特色。如果说古代文人们基于自己的社会存在所形成的人生观念,在山水画创作上是在精心结构一个远离现实,“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桃源”的话,马继忠则是出于对社会人生的热爱,将那个虚渺的精神上的“乌托邦”复归于可亲可近的社会人生。这一创作观念的转变,使山水画的意境和情蕴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将山水画创作由个人心境的映象(在古代文人画家那里这种映象多是消极的、退避的人生态度的折射)转变为对时代精神、对现实生活的把握与讴歌,从而使马继忠的创作显示出鲜明的时代感。

石涛曾大声疾呼“笔墨当随时代”,但画为心迹,格因品殊,只有对时代人生有了新的体悟,才能对表现对象有新的审视角度,从而创造出新的艺术语言。在这方面,马继忠的创作道路和艺术成就给了我们宝贵的启示。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当前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少画家感到迷茫困惑,更有少数人被某些“热浪”所吞噬,泯灭了艺术良知,使创作出现了大滑坡。倒是像马继忠这样的画家,他们长期生活在社会基层,饱受生活的磨难,但始终不改初衷,将自己的艺术根柢深深地植于生活的厚土之中,不急不躁,一寸寸生长,终于蔚然成观,卓有建树,这样的艺术之树,我们相信将会是常青的;而我们美术事业的希望,或许正寄托在这些人的身上著名画家马继忠先生艺术简介及优秀作品欣赏画家马继忠先生作品欣赏著名画家马继忠先生艺术简介及优秀作品欣赏画家马继忠先生作品欣赏著名画家马继忠先生艺术简介及优秀作品欣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