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比我们拥有的更多

 昵称BbprGMTQ 2019-05-21

女儿问了我一个古灵精怪的问题:左手不会给右手剪指甲怎么办?这个问题逗乐了我,也让我想到另一个问题,生活中还又多少这种妙趣横生的古灵精怪曾被我们忽视呢?

女儿到了注意打扮自己的年龄了,照镜子的次数呈几何指数增加,个人卫生已经完全不用催促了。有时候我想,父母对孩子的唠叨完全是多余的,因为迟早有一天,孩子对自己仪容的在乎,会让你感觉不可思议。繁忙学业的晚上,你很难阻止她抽出睡觉的时间清理头发,心急火燎的早晨,你得耐着性子帮她修剪刘海。有一次彻夜值班,妻子第二天告诉我女儿生气了,因为妻子不会打领带,女儿校服上的领带一向是我提前给打好的,那天女儿上学没穿校服。我是不知道这是好是坏——如果不完美宁愿不要。有点担心,这样生活会累吗?

成年人很奇怪,一方面享受着孩子带来的朝气,一方面又不遗余力的想把孩子塑造成自己的的样子。想一想孩子们可真是可怜的,他们守着自己与生俱来的宝藏,却要想方设法丢弃掉,以一个一个庸俗贫乏的成年人为标准,因为这叫做成功。每个孩子都在郑渊洁《驯兔记》里挣扎过吧。女儿曾有个乖巧的女伴,一个很漂亮的小姑娘,女儿说她可疯了,但是在我的印象里这女孩儿乖巧的真像只兔子,后来这孩子得了抑郁症。我总是有一点怀疑,这真的抑郁了呢,还是这孩子换了一种反抗的方式。我奇怪的是,是什么让成年人觉得自己比孩子更强呢?

我是很少参加孩子家长会的,有时候还有点抵触,因为从老师嘴里出现的孩子,更像是一个个产品。记得最近一次让我震惊是,一位老师鼓动家长配合学校严加管束,老师说毕竟是孩子,他还玩得过我们大人!瞬间我的大脑空白了片刻,只想逃出教室——我的孩子每天都在过着什么样的日子?看过一些孩子拍摄的短片,乏味的让人想睡觉。几乎没有一个孩子流露自己的内心。只有一段,是一个微胖的女孩儿,在屏幕上真的哭了,她说你们不是合格的父母,我也不是个好孩子。心里有些难受,亲子关系是人这一辈子最宝贵的关系了吧,可孩子却只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才得以表达自己的感受,父母要在这种相当官方的环境下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想什么。我不知道这孩子的父母坐在那张课桌后面,但我很担心,担心这父母所想到的,只是丢脸。

蒋方舟在她的《东京一年》中说,她一个人在东京生活的一年,是一段完全真空的生活,没有目标与意义,每天都有大片的空白需要填充,所以必须认真凝视每一副画,认真咀嚼每一口食物,认真地把每一个念想变得绵长。她说东京拯救了她。曾经,在魏玛公国身具高为的歌德,也曾经改名换姓,悄然去意大利旅行,为的就是摆脱使他苦闷厌倦的宫廷生活。高晓松唱着“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确实略显做作。但是,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到底该怎么生活?或者至少,我们应该怎么看待生活?

大多数人是无法逃去意大利的,也基本不可能盘踞某个异邦国度一年之久,但是未必就不能航空、留白。没有追求就是追求本身,没有目标是为了实现目标,扬弃意义是为了接纳所有意义。因为咖啡煮好后,需要的是一只空杯子,沾满粘稠和碎屑的话,即使我们坐在牙买加的山巅,多半也会错过去。

我们喜欢孩子的朝气,却不知道为什么。因为我们已经沾染了太多尘埃,心灵已经被包裹的严严实实,缝隙里透出的亮,让我们开心,但我们却误以为那是不对的。《齐马的作品》里,伟大的艺术家齐马,纵然上至宇宙苍穹,但始终无法忘怀心里的那一抹蓝。我始终认为我们所有的追寻,最终都是在寻觅我们曾经有过,但已经被我们丢弃的东西,这东西,恰恰是孩子们所拥有的,也是孩子吸引我们的原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