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顺旧事之四

 yzsr273 2019-05-21

和顺旧事之四

三个阏与

    《和顺县志》载:和顺,春秋时名盖与,为梁余子养邑,战国时称阏与。那“阏与”又是什么意思呢?《康熙字典》的“阏与”词条有两解,一是指阻截犹豫未定的野兽。二是指地名。
    而“阏与”这一称谓,又有三个地方与此有关。一个是武安的“阏与山”;二是沁县的“阏与聚”;三是和顺的“阏与城”。这三个阏与是怎么形成的?我认为有两种原因。
与赤狄迁徙有关
    公元前660年,赤狄因受晋国压迫,东下太行“伐邢、灭卫”;齐桓公率领郑、宋等华夏国抵御狄人,“救邢安卫”。此后,赤狄还攻打过郑、东周、齐等国。前594年晋灭潞氏,接着又灭其余诸部。
    赤狄部落主要有15个氏族组成,其中的廧咎如氏,在春秋中叶,晋献公时大致分布在今山西省中部。在潞氏(赤狄部落的另一个氏族)灭亡时,潞氏的余民散入廧咎如氏。廧咎如氏后东迁今长治市附近的太行山。《左传》成公八年记载:公元前588年,晋、卫两国联合攻伐廧咎如氏。在廧咎如氏溃散以后,卫国收复了新筑(今河北省魏县)、马陵(今河北省大名县),使廧咎如氏又进一步迁到了太行山以东,今河北省的中部。
    从《春秋·成三年》的“晋郤克、卫孙良夫伐啬咎如,伐廧咎如,讨赤狄之余焉。”可以看出,这次战争为讨伐赤狄的最后一战。赤狄元气大伤,受到打击后即往东北迁,先至今长治县境,再至今和顺县境。《史记·晋世家》中说:“狄伐咎如”,即安置战俘的地方。而这条“战俘”迁徙的路径,使得后来有了武安阏与山、沁县阏与聚、和顺阏与城之说。
    由此也可判断,和顺阏与应该是廧咎如氏在晋国最早到来、最晚离去的地方。
与晋国对赤狄的政策有关
    晋国采用魏绛的建议,购买与讨伐并举,迫使赤狄迁徙别居,或把赤狄之地赏赐给下属做养邑。这在《左传》中有明确的记载。
    太行山以西的赤狄先是皋落氏居于共主地位,自公元前660年晋献公伐皋落氏后,共主地位已被潞氏取代。公元前598年,“晋郤成子求成于众狄,众狄疾赤狄之役,遂服于晋”。可见当时赤狄实际上是以赤狄为主的狄族联盟,众狄部落对赤狄的统治是深恶痛绝的,自愿归服于晋。以赤狄为首的联盟于是完全瓦解,此后,赤狄也被晋国兼并。公元前594年灭潞氏,晋景公将“狄臣千室”赏给灭潞氏的首功荀林父,其他将军及诸大夫也分别得到“狄臣”和封邑,还向周王献俘。在晋灭潞氏时,长狄酋长焚如也被俘,以后长狄不再见于记载。前593年,晋灭甲氏及留吁、铎辰,前588年又与卫国联军攻打廧咎如氏,廧咎如氏溃散。从此赤狄余众大多被晋分赏诸将及诸大夫中的大族,其土地并入晋国。整个春秋时期,晋军中仍有“狄卒”的记录,晋国境内也有狄人的活动,后面慢慢同化。
    所以,武安阏与山、沁县阏与聚、和顺阏与城,不排除是晋国将这些阏与人分赏诸将及诸大夫中的大族后,所建的管理阏与人的场所。
   当时,这三地同属晋国版图,只是不知道这几地的阏与人归哪一个将领或士大夫而已。        (申有科)
附:
和顺阏与居住的究竟是哪个部落?

    对狄部落的称谓是出自周朝,所以,大多贬义,《说文》曰:狄,犬种,字从“犬”。狄之言淫僻也。《礼》曰: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可见,阏与城附近一定有大洞穴。这与和顺许村马莲曲、后峪、三奇、凤凰庙等地有许多溶洞的地貌倒也相符。
    从古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和顺阏与为当时赤狄活动的主要区域。周边有赤狄潞氏,大狄、小狄,廧咎如。《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中指出,自从重耳逃到白狄后,恰逢“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儵、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
    《史记·晋世家》中也说:“狄伐咎如,得二女:以长女妻重耳,生伯鯈、叔刘;以少女妻赵衰,生盾。”
可见咎如乃赤狄的一种,狄王便将这两个女子送给了重耳为妻,重耳又将姐姐叔隗送给赵衰,留妹妹季隗作为自己的妻子(另有一说季隗为姐,叔隗为妹的)。即季隗是重耳在白狄时的妻子。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既然季隗能作为战俘带回白狄,就说明季隗是赤狄首领的女儿,因为如果是普通百姓人家,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哪里能带回来?所以说季隗应是赤狄的一位公主。
    如果和顺当时为廧咎如占领,那赵盾就是和顺的外甥,叔向在和顺“观乎九原”、赵襄子在和顺建赵王台、筑鹿苑,也就好理解了。

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