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宝】商代嵌绿松石象牙杯

 鸣歌 2019-05-22

历史没有真相,

可是在国宝文物上,记录着真实的历史;

历史无法穿越,

可是在国宝单位中,遗存着鲜活的历史参观名胜古迹;

凭吊怀古,即为巡礼

发现文化艺术价值,悟道人生哲理,就是寻理……

感谢您阅读“博物馆丨看展览”和“历史讲坛”联合推出的顶级国宝系列文章——《国宝寻理》

➤ ➤点击下方音频,由历史讲坛白老师亲自为你读文章。

↘↘↘

国宝寻理 嵌绿松石象牙杯 来自历史讲坛游学 21:46

今天讲商代嵌绿松石象牙杯。

咱们先看屏幕上的照片。


这件象牙杯是用象牙根段制成的,从外形看,也是侈口,奢侈的侈字,就是这种向外微微弯曲的形状,就叫做侈口。杯口部分的杯壁很薄,中间腰部微微的有一些收。有点楚王好细腰的这种样子,但是这件器物可是商代的,比楚王的时期早几百年了。这个象牙杯是一件饮酒器。


杯子下部有一个圆形的底,底部比口部稍小,杯的一侧上下钻有两个对称的小圆孔,以此镶入榫,使杯和手连在一起。夔龙形的把手跟杯身差不多高。杯身有雕刻得十分精细的花纹,上下边口部分还有两条素地宽边,中间由绿松石材质的石条隔成了四段,第一段为饕餮纹三组,两侧有身有尾,眼、眉、鼻镶嵌绿松石。第二段是杯身纹饰的上体部分,这里面有两组为饕餮纹,面部结构清晰,兽口下面为一个大三角纹,三角纹两侧有对称的夔纹,头朝下尾向上。饕餮的口、眼、鼻及三角纹都镶嵌绿松石。第三段刻三个变形夔纹,眼部镶嵌绿松石,三四段之间是用三道绿松石条间隔开。第四段的三组饕餮纹眼鼻同样是镶嵌绿松石。每一部分得饕餮纹,形态还都不一样。

把手是呈夔形状,上部为头,宽尾下垂。手柄两面上部雕成鸟形,钩喙短冠,眼为绿松石镶嵌。背中部雕一兽面,下有一凸出的兽头,上竖双角,用绿松石镶着兽的眼、眉、口。手柄上下各一小圆榫插进杯身。

这件象牙杯的雕刻极费心思。工匠因才制器,先是雕好杯身及手柄,然后将杯内外打磨平整光滑,再描绘好纹饰,接着用刻刀雕出各组纹饰,最后用配制好的绿松石镶嵌于表面。整个象牙杯,采用了浮雕、线刻、镶嵌等多种制作工艺和雕刻方法,是一件体现了商代手工艺水平最高峰的艺术珍品。

现在收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这件象牙杯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殷墟得妇好墓。出土时一共3件,有两件是成对的,就是咱们看到的这件,实际上是一对中的一只,高度是30.5厘米。还有另一件带流的虎鋬杯,高42cm,直径10.6~11.2cm,壁厚 0.9cm,是现存历史上最高的象牙杯,造型美观,雕琢精致,堪称国之瑰宝。

这三件象牙杯是1976年妇好墓出土的,这妇好,咱们在讲后母戊那集提到了。他就是商王武丁三配的第二位夫人,大家回忆一下啊,第一位大夫人,就是戊,也叫妇井,那么这位妇好,是二夫人,谥号是辛。所以妇井有后母戊鼎,妇好,就有后母辛鼎。当然,这个鼎没有后母戊大。


妇好,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元帅。从她的墓葬中出土的两件铜钺来看,一件龙纹大铜钺,8.5公斤;另一件虎纹铜钺重9公斤。学者据甲骨文判定它们曾是妇好生前使用过的武器。如果真是妇好使用的,她肯定是一个力大过人武艺超群的中国最早的女汉子。


古代的斧钺主要用于治军,“钺”曾是军事统率权即王权的象征。虽然不一定就是她亲手杀敌使用的武器。但是却非常明确的证明了她是一位优秀的元帅。


根据甲骨文的记载,她是商代第二十三代王武丁众多妻子中的一位,曾多次率兵出征,立下赫赫战功,深得武丁的宠爱和臣民的敬仰。例如妇好曾率领1.3万多人的军队抵御前来侵犯的鬼方,大获全胜。受武丁的派遣,她曾北讨土方,东南伐夷,西败巴军,为商王朝拓疆辟土立下汗马功劳。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与巴军一役,此役她率军设伏,在巴军退路设下埋伏,待武丁自东面攻击,巴军败退进入伏击圈,她率军杀出,两面合击,大获全胜。此役当为战争史上所记载的最早伏击战

除带兵作战外,妇好还主持过各种类型和不同名目的祭祀、占卜活动。武丁对妇好宠爱有加,不仅授予她独立的封邑,还经常向鬼神祈祷以保佑她健康长寿。

妇好墓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座,出土器物上的铭文能与甲骨文相印证,来断定墓主的明确身份与墓葬相对年代,而且是从来没有被盗掘过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

为什么商王墓群在周代就被盗了,而妇好墓也在小屯,却一直没有被盗呢?我个人猜想,古代盗墓贼,都把精力和思路考虑商王家族墓地那边去了,那边距离妇好墓所埋葬的宫殿区,其实还有几公里远。盗墓贼是没想到会有一个人的墓埋在宫殿区的。而妇好的墓就埋在宫殿区前面,也可见武丁对他不同一般的态度。

妇好墓中出土的陪葬物十分丰富,一共出土1928件文物。


这些文物,有青铜器、玉器,宝石器、象牙器、骨器、蚌器等,最能体现殷墟文化发展水平的是青铜器和玉器。

青铜器共468件,以礼器和武器为主,礼器类别较全,有炊器、食器、酒器、水器等。多成对或成组,妇好铭文的鸮尊、盉、小方鼎各一对,成组的如圆鼎12件,每组6件,铜斗8件,每组4件。司母辛铭文的有大方鼎、四足觥各一对。其他铭文的,有成对的方壶、方尊、圆斝等,且多配有10觚、10爵。

▲妇好铭文鸮尊

468件青铜器中,有铭文的青铜器有近200件。有“妇好”或“好”铭文的就有109件,甲骨文资料中关于“妇好”的记载亦有200多条,根据卜辞与铭文两相印证,可以确定该墓为妇好之墓。


妇好墓是1976年由殷商考古专家郑振香、陈志达二位先生主持发掘的,这里所在的安阳小屯村,当年原是一片高出周围农田的岗地,1975年冬,国家掀起“农业学大寨”平整工地的浪潮,这片岗地成为被平整的目标。

安阳小屯,解放前就因为殷墟的甲骨而很出名了,这里在建国以后成立的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考古工作站。要保护这片遗址必须提出充分的理由,由于过去没有在这一带作过发掘工作,对遗址内涵知之甚少,当时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共同商量,决定对重要遗址进行钻探。


▲安阳甲骨文博物馆藏

小屯遗址的钻探工作由郑振香负责。11月20日开始,经过钻探,得知耕土层下面出现了商代文化层,而且靠东部东西长约70米的夯土比较厚,向西较薄,岗地南边是取土形成的断崖,断崖南面是空地。郑振香考虑如果将南边的断崖清理出来,所观察到的现象更为可靠。

于是11月23日开始清理断崖的工作,清理了三天,铲刮出长约140米的断面。东边显露出密集的,向西地势较低,但仍有夯土。夯土房基的发现,为保护这片遗址提供了重要依据。经与村里的负责干部联系,请他们看过现场后,都表示同意保护,并说,今后也不在这里取土。保护遗址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并决定第二年进行发掘。


经办理申报批复手续后,于1976年春季开展了对小屯村西北地的发掘。

下面文章摘自郑振香先生的回忆录:

5月16日是星期日,天气晴朗,我(郑振香)安排工作队员的任务就是探底,多打几个孔,只要探到底无论出现什么现象,都算完成了任务,工人们干劲很大,开始在边缘探,几个孔在不同深度都碰到似石头的硬东西,打不下去。最后决心在中心部位钻孔。

有位年轻的队员说,这可是关键的一铲,使得在场的人情绪有些紧张。从距地表3米至6米深进度比较快。从水井得知此处水位是6.5米。所以,再向下,夯土变成了泥,探铲探上的泥,上提时往往滑下去,这时加用拧杆用转动的力量向下钻孔,一铲铲下探,速度很慢,每铲上来都仔细看土质有无变化,工人们都很辛苦,从6米探到深7米用了半个多小时,正在推动拧杆下探时,突然探杆下陷了约70厘米,拿着探铲杆,进行下探的工人何保国紧握探杆,使尽全身的力气向下坠,探杆又下沉约50厘米,出现硬底。这时在场的人谁也没有出声,小心翼翼地慢慢向上拔铲,探铲提上来了,满铲都是鲜红的漆皮,现场立即炸开锅了,大家异口同声地喊,有墓葬,眼光敏锐的何振荣师傅发现铲内有件东西,他一把抓过来跑到水渠边上洗净,原来是一件玉坠,一座墓葬呈现在大家的面前。

自1976年5月17日开始集中力量发掘此墓葬,经过四周的探铲进行探测,已经知道,这是个长5.6米、宽4米、深约8米的墓葬。

当时,大家对这样一个面积仅有20多平方米的一座竖穴墓,其实并未抱过高的希望,但出人意料的是在挖掘墓的填土中就不断出现遗物。

遗物是分层埋入的,可分为6层,最先发现的是1件残陶爵,距地表深约3米,在墓穴东北部出现了一件大理岩的石臼,出土时底朝上,翻过来一看,臼孔内满染朱砂,色泽鲜艳。这件臼的发现提高了大家的积极性,其后相继出土数层文化遗物。

等发觉到距离墓口深5.6米时,在墓室中部出现了叠压在一起的这3件象牙杯,旁边还有大量骨簪,原来应该是放在木匣中的,2000多年的时间,木匣烂没了。在其南面布满不同质料的随葬品,有石豆、成对的石鸟,精美的骨刻刀和一面铜镜,另有散放的骨簪很多件。取出上层遗物之后,露出压在下面的遗物,有两面铜镜,一件大石蝉,另有小石壶、石垒、石罐等供玩赏的“弄器”还有玉管,玛瑙珠等。出土时色泽鲜艳。

清理完第6层已接近水面,但仍不断发现遗物,其中最重要的是刻有“后辛”二字的石牛、靠墓壁发现殉人骨架和狗骨架。由于不断有新的发现,工地气氛十分活跃,尤其是小青年问这问那,有的问会不会出个“虎头彝”。老师傅说,说不定会出个虎头彝让你们开开眼,旁边的人笑起来。他们所说的这个虎头彝,我们现在叫做觥了。清理完这层遗物就已经临近水面了,就没有再向下挖,水面以上的发掘告一段落。


▲妇好墓  石牛

6月4-5日进行水下发掘的准备工作,原定6日开始发掘,但供电局未送电、工人们很心急,有位老师傅建议,用辘轳绞水可以下挖,对下边的情况多了解一些,已安排好下水的工人很赞成。于是商定只挖北端和墓室中间一小部分,向下挖了不久,中部出了两件玉簋和1件石人。

北边大型铜器逐渐显露,最先露出水面的是大方鼎。鼎耳出来了,长方形口也很明显,围观的人喊,“铜炉”!大甗也露出水面。大型铜器的出现令人惊喜,但考虑到安全,停止下挖,并找供电局联系,要求解决供电问题,以便抽水,供电局同志看了现场,答应第二天全天供电。


▲妇好墓出土青铜器

7日早上先抽去坑内积水,9点以后气温上升,工人分组轮流下水操作。先从椁室中部向下发掘,很快进入棺室,棺内布满玉器,开始取出1件向上传递1件,玉戈、玉人等不断送上来,但墓内遗物太多,传递太慢,于是将玉器放入水桶内,残铜器装入筐内,送上地面,一筐筐铜器取上来之后,用平车送到工作站,桶内的玉器由两人抬回去,陈志达与工作站的人员将玉器一件件用纸包好,放入纸盒内。


工地上墓坑上下的人员都在紧张操作。大约午后1点多种,棺内的玉器,以及椁内的小型铜器已基本取出。恰在这时出水量少了。于是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清理墓室周围陈放的大型铜器,大型铜器不能装筐,只能用绳索捆紧,再由强壮的工人顺着坑壁慢慢拉上来,由我记录下器物的出土位置排列顺序。

参加发掘的人处于紧张的劳动中,围观的人熙熙攘攘,其中也有懂得古物的,每取上一件,就有人喊,又是一件,三联甗架被拖上来了,有人说,六条腿,这是啥?旁边的人说,没见过。偶方彝的器体取上来了,有个孩子喊,长方的像猪槽。负责安全的人在极力维护秩序,要大家不要挤,以后让大家看,但围观的人兴趣不减,议论纷纷。下午3点多,遗物取净了,最后将被朱砂和漆皮染红的水抽去,露出腰坑和生土底。在水下操作的人非常自豪,有的说,这个墓挖得干净利落,侯德隆师傅说,亮底了,放心吧,不会丢下东西。

以上片段选自郑振香先生的考古纪实文学,节目时间有限咱们就选播到这里。

以后,有时间,我们会给大家专门播讲小屯殷墟考古的故事。

象牙杯的出土过程我们了解清楚了,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个象牙器是从外地进贡来的还是当地就有的,那么这需要两方面的证据,一个就是甲骨文里面有没有关于象的记载,第二个就是看这个地方有没有象遗骸出土,那么我们发现罗振玉先生的《殷墟书契前编》里面有一篇甲骨,这篇甲骨里面有两个捕获大象的记录。那么罗振玉先生根据这一条他判断河南这个地方在商朝的时候有野象。

另外在殷墟的王陵区现在发现过两个象坑,一个在王陵区东边靠近1400号大墓,这个坑里面有一头象的遗骸,旁边还有一个人,现在学者推测这很可能是祭1400号大墓的那个主人,当然是一个商王祭祀他的时候用的一头象,这个象跟牛羊猪一样,它也是可以作为牺牲品的。另外在王陵区的东面也发现了一个象坑,这个象坑非常有意思这个象非常小,它的乳牙还没有长全,在它旁边还有一头小猪,特别有趣的是在这个象的脖子上,有一个青铜的铃铛,那么大家想想看,一个小象脖子上挂个青铜的铃铛,这是什么意思,我想所有的人都会异口同声地的回答,这是一头宠物象。那么有这些材料我们可以相信商朝的时候这个地方不但野象很多,甚至已经有些人把象逮起来,把这小象当宠物来养。


▲妇好墓玉象

河南这个地方出象,不仅出象而且出得很多,还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一个根据,就是今天河南省的简称自古以来就称豫,相传大禹治水,把洪水评定之后划天下为九洲,其中有一个洲就叫豫,而在甲骨文中古代版本的豫字是左边一个邑城邑的邑,右边一个大象的象,什么意思呢,我们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徐中舒先生他就专门有一篇论文叫《殷人服象考》,这里面他就考证豫这个字,他认为最早指的就是能够擒服大象的人所居住的城市,那么这个就是咱们现在河南简称的来历。所以,可见在商朝的时候,河南这片地方还有大量的野象或者是人工饲养的大象存在。

那今天关于嵌绿松石象牙杯以及妇好墓考古挖掘的故事就讲到这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