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功修炼}你为什么总和别人比较?|成功不是打败别人!

 微微传奇 2019-05-22
1

你不要总想着和别人比较,也不要总计划比其他任何人过得都要好。

习惯和别人比较,虽是人们不停工作和赶超的动力,但也是压力的主要来源。

你必须明白,你的生活主角只有你自己,个中滋味也只有你自己知道。

就像我对学员海伦说的:“你的未来是你自己的,又不是他们的,何必为了他们改变自己的生活轨迹呢?”

海伦记不清自己什么时候变成工作狂了,是从她失恋开始?她不记得了。

现在,她丢掉了一份工作,很快又找了新的工作,仍然不停地忙碌,总是没办法说服自己停下来,去接受自己,接受现状。

她说:“我要证明自己是最优秀的,比我在哈佛的同学出色,比我的同事出色,我还想超过上司,取代他的位置,成为更重要的一员。”

当海伦27岁生日时,她悄然意识到,自己已身陷焦虑。她的工作激情开始消退,身体越来越累,失眠增多了,皮肤也在变差。但她仍然停不下来,因为她没实现的目标太多了。

我给海伦的建议就是停止去跟他人对比,让她接受现在的付出

“你已经不会有任何遗憾了,海伦!身边还有比你更出众的吗?没有了!你虽然刚失去了一个工作,但高盛公司给了你新的职位,你拥有独立的办公室,超过中产标准的收入,每年1个月的年假,可以去马尔代夫旅游,可以去欧洲度假,这些都让别人羡慕;即便最后你只是默默无闻,没有什么成就,你也没必要总是这么紧张,因为你在实现梦想的途中找到了自己。

只要你不去抱怨,不浮躁,不害怕孤单,能很好地处理寂寞,处理你和这个世界的关系,那么你的梦想就已握在你手,不必有什么担忧了。

海伦最终明白,自己在别人的眼里是什么样的,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她也不必非得证明给前男友看——那个抛弃她的男人。她完全应该坐下来,享受一下自由时光,然后把压力像一把碎纸屑一样扔到窗外,让它们“见鬼”去。

2

没有什么比丰富内在更重要的事情了,这比最大的世俗成功还要宝贵。

如果你拥有了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恰巧它又能保证你的生活,是你收入的主要来源,那么你就为自己的人生赚到了幸福。

当你每天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你还有什么可焦虑的呢?

这就是我们一路奋战的原因,也是之所以甘愿忍受压力的理由,不是吗?

每个人不停地忙碌,为的并不是变成别人,也不是要改变这个世界,而是找到自己、肯定自己。

以最擅长的方式、最令自己感到愉悦的方式站在这个世界上,活得快乐,并保护自己爱的人。

所以,坚持去保护自己的兴趣吧!

让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把兴趣发扬光大,然后你就可以变成更好的独一无二的自己,这就是生活和工作的全部意义。

就像我在课程上常对学员说的:“当你感到自己孤独无助的时候,永远不要逃避,也不要立马去找别人倾诉。最好的办法是静下来,问问自己想要什么,是否已把它们列入人生目标,是否已有了足够的勇气去实现它们,这时你一定能找回你自己,解开心中的谜团。”

3

焦虑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无处不在的“别人”。

就像海伦的体验,由于别人的存在,她的内心充满压力。我们每个人都活在无数的“别人”中间,和他们构成一种复杂的竞争关系。比如很多人面对社交网络时会感到一种存在焦虑,于是会把自己精挑细选的照片放到个人空间或公共论坛,或定期展示自己的成就,意图赢得胜者体验。

但是他们发现:

总有人比他的工作好;

总有人长得比她漂亮;

总有人的生活比他丰富多彩;

总有人比他有钱,比他付出的更少却可以获得更多。

这不只是一种错觉,而是无数人真实的体验。

在这个竞争的环境中,就连“跳舞的姿势”都要拿来对比评分,还有什么是不能放在天平上比拼高低的呢?所以人们开始焦虑:

“为什么他这么好,而我这么差?

为什么他不需要怎么努力就可以过得很好,而我怎么做也做不好呢?

真的是这样吗?

事实上,每个人都不是你看到的那个样子,就算真正优秀的人,在你眼里总是轻松和毫不费劲地经营生活的人,也在背后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只不过你没有看到罢了。

在你被他们的光芒所吸引的时候,你没能看到他们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

当你在羡慕和抱怨时,他们正挑灯夜战。

当你偷懒时,他们正查找资料。

当你为了减肥写下又一个注定作废的计划时,他们已经在去往健身房的路上。

在现实中,到底有多少人正沉陷在这样忙碌而又焦虑的人生中呢?

几乎所有的人——不管他们是不是成功者,都会对自己的生活有类似的强烈体验,他们不敢停下来,因为害怕一旦停止脚步,就会被身后的追赶者超越。

可他们又总是拿这些对比宽慰自己,为失败和认输寻找借口。

4

事实上,真正的大赢家都不是“好胜”的。

假如你凡事看开一点,别太强求胜利,而是专注着自己,你将好过很多。

在我接触的几千位学员中,他们有的人十分害怕别人超过自己:

觉得别人相貌超过自己就厌恶;

发现别人获得荣誉就会窝火;

看到别人获得了财富就生气,哪怕只是数目很小的一笔钱,地段很差的一栋房子;感到别人人缘比自己好就不自在;

听到别人提升就眼红得要滴血。

“我害怕别人比自己的成绩好!”

这是一名中学生对我敞开心扉谈到的苦恼。

他不能容忍有人跑到自己前面,哪怕让他屈居第二也不行。

甚至于,当他和同学并排行走时,漂亮的女孩多看了同学两眼而不是他,他立刻就会有一种屈辱的心理体验——“屈辱感”是如此强烈,以至于他对身边这位同学的好感都马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讨厌、鄙视、不屑并且夹杂着嫉妒的复杂心理。

事实上,这并不仅是小孩子之间的竞争游戏。

在成人世界,对于追赶者的“恐惧”和由此产生的心理煎熬有过之而无不及。

人们的内心都难免有这样一种错觉——我不希望别人过于顺利地进步,或者轻松地超过我,我必须展现自己的实力,来赢得这场战斗。

拥有这种心态的人当然不清楚什么叫作“共赢”——即便知道,潜意识中也不会倾向共赢的。

人类生来就具备胸怀狭窄、目光短浅的本性,这些都是围绕着人性的自私服务的,保证让自己获得最大化的利益,而把对手踩在脚下。

面对这么严重的焦虑因素,我们就没有办法吗?

自私到底,竞争到死?

那太累了,当一名学员期望让我帮他放下警惕心理,从而可以使自己轻松一下时,我告诉他:

“你可以反过来想一想,如果你并不乐于帮助他人,不想让别人变得更强,不想看到有人超过你,那么你从这个过程中究竟获得了什么特别的利益呢?”

他耸耸肩:“我能享受一些领跑的快感,得到来自上司或亲人的夸奖、赞美。”

“别的没了?”

“没了。”

看,假如你是一个真正明智的人,这时你就知道,你获得的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巨大——这只是潜意识的一种急迫的渴望,而不是严峻的现实需要。

竞争不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它完全可以变得轻松有趣、快乐和谐起来,每个人都不会因为你不拉他一把而终生落后的,也不会总是落在你的后面,虽然你跑得非常快。

当你害怕他追赶上来时,你还可以这样想:假如多年以后,我们在某一个时刻偶然相遇,那时,他将会用一种什么样的目光来打量我这个曾经不愿意帮助他的人呢?


5

有一位在上海生活的年轻人给我写信说,他刚大学毕业并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但他过得并不如意,按他自己形容的话说,就像在一个黑色的匣子里和别人玩着“逃生游戏”。

在邮件中他说:“只有一个人可以逃生,即便获得了第二名,也会万劫不复。我每天都有这种感觉,无论怎样安慰自己,我都摆脱不掉这种强烈的害怕被人超越的恐惧。”

通过交流,我发现他从学生时代起,就是一个只在乎“第一名”的优秀学生。他不能容忍有人的成绩超过他,比他更受关注,一旦有这种情况发生,他心里就觉得不舒服,甚至产生浓烈的妒嫉。

他与每一个人较劲,上班以后也同样如此:与同事展开一场暗战,要超过对方,并且不允许他们再次赶上来。

这样的生活无疑是痛苦的,因为他的关注点不是他自己,而是好的名次——“我必须是第一名,同事或同学不能赶上来。”

一直以来,他只在乎名次,害怕有人对他造成威胁。所以,这成了他获得关注和体现自我价值感的砝码,更是他的内心成就感和满足感的重要来源,因此也就造成了严重的压力焦虑症。

要改变这种压力焦虑,唯一的办法就是转移自己的关注焦点。

他需要充分地理解和接纳自己,然后去关注竞争的过程,而不是竞争的结果。

“有人追上你,会发生什么呢?”

“什么都不会发生。”

“如果你不是公司的最佳员工,会发生什么呢?”

“哦,实际上,什么也不会发生,除了我自己有点失落。”

这会帮助你认清自己当下所处的位置,并冷静地解读可能发生的结果。

你还要静下心来,认真地思考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某一方面自己是什么样的,别人又是什么样的。

问一下自己:“我跟别人相比,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呢?”

这样思考的目的在于,真正能够以别人为参照点,以自己为关注点,在新的参照系下,重新找到你自己的坐标和努力的方向,而不是沉陷于“担心被别人超过”的焦虑情绪中,一味追赶别人的脚步而迷失掉自己。

6

也有人为了摆脱压力,选择出去旅行。

华盛顿的D小姐前两天就告诉我,她扔掉自己的工作,独自一个人到外面旅行,但她转了一圈回来后,发现什么都没有改变,自己仍然非常焦虑。

她说:“许多专家推荐我去旅行,因为这能让我忘掉竞争,不再想那些头疼的工作,不再担忧业绩被同事超过——这些事让我的脑袋快炸开了,就像里面装了一吨炸药。”

的确,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你并不是一个人在恐惧身后的追赶者。只要身处这个环境中,你就摆脱不了这种随时可以把你摧毁的压力。

所以,听起来旅行是一个好办法,因为旅行可以让你暂时脱离这个环境,以另一种视角欣赏这个世界。

但是,假如你的内心没有做到根本的改变,那么你不管走到哪儿,它都无法为你要面对的现实带来多大改变。

你要做的工作还是那么多,你的同事还是那么功利,你的上司还是整天盯着你,像19世纪的资本家一样,用“鞭子”驱赶你没日没夜地为他效劳。

内在的环境没有改变,外在的环境你就永远战胜不了。反省自身,换一个角度审视身边的环境,你会发现有许多人和你是一样的,这时你就会意识到,单纯地躲避环境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你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总是有人不喜欢,所以压力巨大,感觉自己被孤立了。但事实上,又有谁能让所有人都喜欢呢?

我们在压力的“深海”中不是一个人,而是“所有人都在”。因此,请不要太在意身前的领跑者和身后的追赶者,每个人其实都只有一墙之隔,面临的压力是类似的,区别只是处理压力的办法不同。

在残酷的社会竞争中,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并没有那么大,每个人都会焦虑,每个人都会不如意。

区别在于,谁能扛得住这些压力,谁就可以从中脱颖而出。

所以,从今天开始,别再抱怨,也别再焦虑。

你要相信一个事实,那就是忘掉现在的压力,摆脱当前的焦虑,你的明天就可以做到轻装上阵,而不会被压力拖垮。

一个美好的未来会在某一个地方等着你,一定会,我们没有必要在压力面前输掉今天,顺便把明天也输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