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式家具经典 / 椅 · 上

 芝润斋 2019-05-22

  研习君语 

明式家具的座椅款式类型多样、丰富多变,但是见诸当下仿古家具市场,只圈椅和官帽椅两款仿制众多。

我想大概是现代人嫌弃杌凳没靠背而不具威严、玫瑰椅椅背过直而缺少舒适,用现代的审美再去观照历史,最终,人们的目光落在了圈椅和官帽椅。

圈椅是明式座椅中最为舒适的一种,官帽椅则是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一种,此二者同时满足了古今不同时空下人们对家具的完美追求,这应该就是经典的力量。

明式家具经典 / 椅 · 上

我们将分上、下两个篇章对圈椅和官帽椅中的不同款型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习。今天我们先从最为舒适的圈椅开始。

根据研习君对于当下市场的观察,遴选出四款经典制式的圈椅造型:皇宫圈椅、麒麟纹圈椅、安思远圈椅、艾克圈椅。

01 皇宫圈椅

- Ming style furniture Classic -

清 紫檀有束腰带托泥透雕卷草纹圈椅

座面63×50厘米、座高49厘米、通高99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 见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赏》第102页

有束腰带托泥透雕卷草纹圈椅,因其彭牙鼓腿的造型及带托泥的结构与宝座造型相似,民间更多惯称之为“皇宫圈椅”

这一款圈椅可以说是仿古家具业界最早开始仿制的制式之一,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原为一套四件,清宫旧藏,现藏故宫博物院,属二级文物。

故宫博物院南大库家具馆

此圈椅第一次公开亮相是在1980年由刘敦桢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史》一书,其中对它进行了例举。

此后便是80年代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家具研究》出版,这把圈椅开始广为人知,部分家具厂开始仿制,但因为是照着书做,并没有见过实物,这一时期的仿品其形韵较差。

此椅实物的第一次公开展出,应该是故宫钟粹宫“盛世琳琅——故宫博物院藏乾隆朝玉器精品展”(2008年)中作为文房陈设,展出时间较长,至2013年因改陈收入库房。

直至2018年9月,故宫博物院家具馆对外开放,此圈椅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

由于博物馆的开放和接触实物的机会增加,皇宫圈椅后期的仿制不乏精品,但市场仍就良莠不齐。

故宫博物院南大库家具馆

皇宫圈椅之所以能风靡仿古家具行业,应归功于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家具珍赏》和《明式家具研究》,两书都以较大篇幅谈论了它的特点。

在《明式家具珍赏》中,王世襄先生根据它有束腰带托泥的结构,认为它应该是18世纪初期宫廷特制的家具,并提点了其背板上下四块花牙和扶手末端的卷草雕镂等两处别致的装饰说法——说它虽有追求形式的倾向,但主要构件和格局还是明式的风貌,仍是工料绝精且有代表性的重要家具。

此圈椅靠背板用攒框造成,上截雕开光镂空花纹,是卷草纹的变体;中截镶瘿木,任其光素;下截亮脚,轮廓近似倒挂的蝙蝠。

靠背板和椅圈及椅盘相交的地方使用了四块面积较大的镂空角牙,加强了从正面观看的装饰效果。扶手出头和四足马蹄以上,借用本来要锼剔掉的木材,镂雕卷草纹,手法比较别致。

《明式家具珍赏》第103页书影

紫檀有束腰带托泥圈椅局部细节图

虽然选料精、造工细、雕饰多,但并不显得过于繁琐,原因是制作者把圈椅的主要构件都亮了出来,并交代得干净利落,令人感到它并不是故作堆砌。

以上就是王世襄在两本书中对这一圈椅的评论。它随书刊出后,很快因当时古典家具的收藏、仿制热潮而广为流播,一时间风靡大江南北,无人不知此椅。

由于此圈椅比一般圈椅体量大些,气质优雅,很受制作者和消费者喜爱,故而被大量仿制。由于后来又有了“皇宫圈椅”的美誉,更是大受追捧。


清 紫檀有束腰带托泥透雕卷草纹圈椅(局部)

如今的古典家具市场上,这款“皇宫椅”几乎每家都在做,材质有优有劣,黄花梨、紫檀、红酸枝、白酸枝、花梨、黑酸枝、红豆杉、榆木、楠木、鸡翅木等等。

皇宫圈椅虽好看,也颇受人喜爱,但做好它确实非常不易的。很多人并没见过实物,只能画影图形,一味刻意追求所谓“皇家气派”“皇家御制”等习气,加大用料,其简陋,难以入目。

市场大批量仿制的皇宫圈椅

但是不能否认市场上仍有一部分的高仿精品存世。下面我们从工艺上来看这件椅子的独特之处,对您的选择或许会有一些帮助。

首先是椅圈。椅圈通常的做法是搭脑粗,扶手细。就目前在市场上看到的作品而言,多数的通病是扶手粗了,搭脑可能更粗。

皇宫圈椅高仿精品

其次,卷草纹雕饰。这件椅子最为突出的特色便是靠背、扶手、腿足上的镂雕卷草纹。它是椅子的装饰主题,也是椅子的生动所在。

卷草需表现出主筋分筋的层次,无论如何翻转卷曲,所有侧叶需得从主脉上延伸出来,即使是被遮挡,也要表现出始终。因此必须使用手工刀子去锼刻,若用机器雕,则会失了抑扬顿挫的活力。

再则,腿的弧度。这款椅子的腿柔婉灵动,却又很显力度。

马云与奥巴马坐的即为此款圈椅

 2014年北京APEC会议主会场座椅即为皇宫圈椅

有人说,皇宫圈椅是传统家具较高明的设计,更有人说,皇宫圈椅就是传统家具文化的缩影。

02 麒麟纹圈椅

- Ming style furniture Classic -

明 黄花梨透雕靠背麒麟纹圈椅

座面60.7×48.7厘米、通高107厘米

上海博物馆 藏 / 见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赏》第55页及《明式家具研究》第61页

这件麒麟纹圈椅同样是传统家具行业较早仿制的经典形制之一,被王世襄先生誉为“艺术价值第一”,其更是作为《明式家具珍赏》的封面出现,王老对其珍视程度可想而知。

《明式家具珍赏》封面

这把圈椅整体造型挺拔,座面较高,以正常男性一米八的身高坐上去两腿无法着地,可以踩在落地杖上,椅腿侧脚明显,四根腿自下而上渐渐内收,四平八稳。

圈椅正面的券口牙子装在大边和两根前腿的槽里,横向牙子的洼堂肚造型让视觉的重心下垂,看起来更加稳重,纵向的牙子下窄上宽,轮廓渐渐向中心收,加强了侧脚效果。

我们可以看出来,在纵向部件的制作上,工匠遵循的是侧脚原则,也就是说纵向上每一个单独部件的出现必须要满足侧脚的视觉效果。

古人的制器思路之明确,表现手法之纯熟老练,真可谓是面面俱到。

后腿上下一木连做,椅面以上的部分也有侧脚自不必说,但有趣的是工匠在后腿、靠背板、鹅脖和椅圈相交的位置都装了角牙。

通过我们对座面以下部分的解读,就不难得出,工匠依然遵循侧脚原则,并且通过这种巧妙的方式,灵活的转移了我们的注意力,引导我们一步步达到最舒服的视觉效果,为什么说这种方式很巧妙?

我们来分析一下,当我们的眼睛看到一件东西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它的大轮廓,也就是说占用视觉面积大的部分首先引起我们的注意,比如我们看到一座山,首先我们看到它是一个尖头朝上的椎体,看到一辆汽车首先注意到它是一个长方体。

同样,当一件家具放在我们眼前的时候,一定先注意到它的大轮廓,面积大的部分给视觉的冲击力最强,然后我们才注意到他的靠背上有刻花,腿子上方装了角牙,再走进一点才发现后腿上下不是一边粗的,上头比下头细,我们都是通过这样的过程来看清一件家具。

而聪明的工匠,深知这一过程,所以他首先在大的面积空间上,营造出明显的侧脚效果,也就是靠背板与两侧空白的部分。

靠背板上窄下宽自不必说,这是常识,但如何让两边空白的部分出现侧脚呢?我们聪明的古代工匠运用漂亮的角牙解决了这一问题。

至于说角牙完全是为了视觉服务的,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吗?其实靠背板两侧的角牙在受力上,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让靠背板更结实耐用。

鹅脖上方的角牙则为椅圈扶手向前突出的部分起到支撑的作用,也是有实用价值的。


海南黄花梨麒麟纹圈椅高仿精品

我们将这把圈椅和其他作比较的时候,发现它的搭脑(椅圈的顶部称为搭脑)要比一般的圈椅更加平缓,注意,是更加平缓。

这里先向大家透漏一个鉴赏圈椅的小窍门,如果您看到一把圈椅的椅圈,搭脑部分比扶手的弧度略平,那么这把圈椅八成是一位老木匠出的活儿。

因为有经验的老木匠在做椅圈的时候,会故意把椅圈的搭脑做的“憨一点”,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这样更好看。

我们注意上图中的三把圈椅,他们的椅圈各代表了一种形态,一个顶部略尖,一个不尖不平,一个顶部略平,那么我们就会先排除那个顶部尖的,因为它最丑。

然后剩下两个放在一块,我们会觉得这两个里边有一个更好看,细看以后才发现好看的那个顶部略平,这是一种很微妙的把握,是工匠在经年累月的操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但是我们刚才说了,顶部略平,是大部分圈椅的做法,这把圈椅,更平,它的平,你一眼就能发现,这就是它最大的一个特点。

03 安思远圈椅

- Ming style furniture Classic -

明十七世纪 黄花梨圈椅(一套)

高92cm,宽62.2cm,厚44.5cm

安思远旧藏 / 成交价:9,685,000 USD

参见纽约佳士得2015年3月春拍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

安思远款圈椅应该是近四年来仿制最多的一款,因为原款的价值、传承以及背后连带的故事,都是最好的营销点。

2015年3月,在纽约佳士得的亚洲艺术周,一场称作“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的拍卖会上,一堂四椅的黄花梨圈椅拍出850万美元,加上手续费共968.5万,合计人民币6000多万,创下了当时的一项拍卖记录。

拍卖会现场

它的主人,安思远,一个传奇式的古董商人,被称为“明朝之王”,藏品经他之手,溢价十倍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有人说,安思远的这批东西,不能算是一个收藏家的收藏体系,而是一个古董商人的最后家底。这四把圈椅,一直陪伴安思远走到生命的最后,安氏对它的看重,可见一斑。

安思远在纽约寓所

(手扶着的就是这堂黄花梨圈椅)

安思远在纽约第五大道的寓所会客厅

这款圈椅在众多明式圈椅中,是比较独特的一款,其最大的特点是“去联帮棍,退鹅脖”的设计风格。 

鹅脖退后安装,不设联帮棍,却以鹅脖位置和曲率,巧妙的划分空间。即保持应有的结构强度,亦满足视觉上的美感,殊为难得。同时,还能把更多的活动空间让位于入座者,便于入座者腿部自由活动。

为解决鹅脖弯曲之后的稳定性问题,又在上下两端安装了两块大角牙,这样也消除了鹅脖的单薄感觉。

这款圈椅比较独特的地方还有一点,就是靠背要宽于一般的圈椅。C形的背靠板在宽度的加持下,舒适度也有了提高。

此圈椅的另一个独特之处,是其可装可卸的活屉座面。由柔软藤席编制而成的座椅需要定期更换,活屉座面满足了这一需求。

圈形扶手部位采用三段黄花梨大料整挖,再用榫卯相接,这是一种极为耗料的奢侈做法:三段黄花梨大料不仅要长度足够,而且要求粗壮。而 一般常见的圈形扶手都是5接头,采用比较短小的料就可以挖出来。足见这对黄花梨圈椅用料奢侈不计成本。

圈椅后腿采用一木连做的方式,增加稳固性。同一根料的牢固度,自是比两段拼接的要好上许多。

管脚枨与明式家具中常见的步步高赶枨不大一样,中部抬高,避免榫卯交错,而且让椅盘下的空间错落有致。

可以说,这款圈椅在结构的稳固上下足了功夫,同时从器型上来讲,又是十分纯正的明式风格,整套圈椅符合“上圆下方”的器型,且简洁有力,恰好有明代文人之风,文气在外,风骨于内。

安思远款圈椅高仿精品

04 艾克圈椅

- Ming style furniture Classic -

明 黄花梨寿字纹圈椅

长62厘米;宽48厘米;高102厘米

艾克旧藏 / 现藏北京恭王府 / 参见艾克《中国花梨家具图考》/ 国家博物馆《大美木艺 · 中国明清家具珍品》展

艾克《中国花梨家具图考》第107/108/109页

寿字纹圈椅测绘图

恭王府收藏着一件赫赫有名的黄花梨寿字纹圈椅,它曾被德国学者艾克先生收藏且收入艾克先生所著《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一书并附有图纸。

2006年此椅子被艾克先生的夫人曾佑和女士捐赠给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

2013年9月,《大美木艺 ——中国明清家具珍品》展在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这款黄花梨寿字纹圈椅第一次亮相在公众面前,此后,仿制品开始大量流通在古典家具市场。

国家博物馆《大美木艺 · 中国明清家具珍品》展

1981年陈增弼先生就曾撰文介绍:

此椅在明代传世的众多圈椅中是设计最成功的一件,堪称明式标准器。

更令人欣喜的是,在时间的长河里,它的传承始终有序:

1944年:由利奥诺拉·利希诺侯爵主人和艾琳·希尔利兹夫人收藏;

1944年:由古斯塔夫·艾克著入《中国花梨家具图考》,后归古斯塔夫·艾克收藏;

1972年:由安思远先生收入《中国家具明清式样》一书;

1981年:陈增弼撰文介绍这件圈椅;

1982年:在夏威夷为纪念艾克逝世十周年举办的中国家具展上展出;

2006年:艾克夫人曾佑和教授捐献给北京恭王府;

2013年~2018年5月:国家博物馆「大美木艺」经典明清家具展。

艾克先生的夫人曾佑和教授

寿字纹圈椅的四根圆直腿向中心倾斜,穿过座屉直抵圈椅四角,成为圈椅稳定的支柱,且通过自身的圆形截面与圈椅的造型因素发生内在的联系。而靠背板和联帮棍都设计成曲线,构成圈椅在垂直方向上的衬托着力点。

椅腿近地端,前、左、右三方连以双穿,上为直枨,下为罗锅枨,这与椅屉的劈料作法既有呼应,又有变化。

椅面软屉,劈料制作的下牙条,但座面下的牙条并非常见的壸门造型,而是双混面直枨加角牙的形式。椅子的四腿八侘一木连做,四腿间步步高赶枨,上为直枨,下为罗锅枨,这与座面的劈料作法既有呼应,又有变化。

此圈椅在明代传世的众多圈椅中是设计比较成功的一件。

艾克款寿字纹圈椅高仿精品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