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听到整理家务的第一反应是,买几个收纳筐,把杂物放进去。 表面看来的确整洁很多,实际不过是把东西放整齐,治标不治本。 这次我从整理收纳打扫的区别、先整理后收纳、如何整理,三个方面分享,让你快速整理房间,保证半年不乱。 整理≠收纳≠打扫 整理、收纳和打扫三个完全不同的行为,常常会被我们混为一谈。 整理的对象是物品,通过使用收纳等相关技巧,决定是否保留或丢弃。 收纳的对象也是物品,通过决定物品的摆放位置,再决定摆放的空间。 打扫的对象是脏东西,通过清除污垢、打扫灰尘的方式,使房间变整洁。 所以,整理包括收纳和打扫。先整理,后收纳,再打扫,这才是正确的排序。 先整理后收纳 其实,只有在整理的基础上,再决定购买相应的收纳产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然买得再多,也不过是浪费时间和金钱。 必须先整理后收纳,先整理后收纳,先整理后收纳。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来吧,跟我一起说三遍。 如何整理 1.短期、一次性、集中、彻底整理 不要再被每天整理一点,房间变整齐的话蒙骗了。那是不可信的。 首先,对很多人来说,改变和养成一个日常习惯,并非易事。如果只是嘴上说说,无论到什么时候都整理不好。 其次,如果进行一次性集中彻底地整理,你会立刻看到效果。东西大量减少了,归位也不再费劲。 重要的是,通过整理,你会更加清楚物品的去留,对于那些留下的,会加倍珍惜。 2.物品的舍取:排序法和比较法 那这么多物品,究竟哪些该舍弃,哪些该保留呢?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标准: 排序法 把同类物品放一起,按照喜欢程度,进行排名,再挑选。根据排名的顺序,留下最喜欢的前几样就好。 比较法 如果排序法不能确定,可以用比较法。在同类物品中,把心动的东西和其他东西进行比较,自然明白什么该丢弃,什么该保留。 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能快速又最大程度地判断物品的去留。 3.整理的流程:按物品顺序整理 不要按照场所和房间来整理,把物品分成五类,按顺序整理,顺序是:衣物类—书籍类—文件类—小物品和纪念品。请严格按照顺序,从易到难。 当所有物品以分类的形式摆放时,你需要花时间,用排序法和比较法想一想,什么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这样,你会对留下来的物品,更加珍惜。 衣服:集中+分类+收纳 先把衣服集中起来,然后进行分类,衣服归衣服,裤子归裤子,最后再收纳起来。衣服、鞋子井井有条地放在橱里,心情也瞬间变好。 书籍:如法炮制 整理时,把不要阅读的从书架上拿下来。 如果实在太多,可把书籍分为一般书籍(通俗读物)、实用书(参考书、食谱等)、观赏用(写真集)和杂志四类,再挑选。 然后根据排序法和比较法,该扔的扔,该留的留。如果心疼书被随意丢弃,可以找一个图书捐赠的慈善机构,既做了好事,还节省空间,一举两得。 文件:分类保存 文件整理,是这几类当中最简单的。分为保存和待办两大类,其中保存根据使用频率分类即可,一般使用三个资料盒子就好。 其他文具类,也可根据使用频率分类。 小物品与纪念品 千万不要从纪念品开始整理,会永远都整理不完。因为这些东西最难割舍也最易遗漏。 整理顺序:CD、DVD类 > 保养品 > 化妆品 > 饰品 > 贵重物品(印章、存折、客片类) > 机械类(包括电源线等) > 生活用具(文具、缝纫工具等) > 生活用品 > 厨房用品、饰品。 所有不心动的物品,请务必丢弃。 总结 讲了这么多,不过就是讲究一个方法——先整理后收纳。 当你经历过一次天翻地覆的整理后,才会知道,整理并非人生的目的,它的终极意义在于认清自己。 真正的人生,从开始整理的那刻开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