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举债13万创业,到年利润上千万的教育机构总裁,我做对了这一点

 zcygx 2019-05-22

我是程攻,现在是多家教育培训类企业的董事长。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我在教育培训这个行业创业的故事:我是如何从最初举债13万接手一家濒临倒闭的辅导班,到如今成为创造年营收千万的教育机构总裁。

当然,我相信此刻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人中,一定不乏有很多是机构年营收过千万,甚至过亿的校长;但我也相信更多的则是如我曾经一样在这个行业苦苦挣扎着、煎熬着、甚至绝望地坚持着的教育同仁们。所以,大家不妨听听我的故事,或许和你正在经历的一样,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让你无论处于多么窘迫的创业环境下都能燃起希望,当然我更希望能对你的认知有所帮助,因为在我这16年的探索里,不断的试错、摸索、前进,借用现在比较时髦的话,就是我的认知在不断的迭代,我把它称作为“校长智慧”。

我认为,一个人认知的深度决定了事业的高度,校长是否智慧则决定一个教育机构能否发展壮大。

从举债13万创业,到年利润上千万的教育机构总裁,我做对了这一点

一、举债13万创业,5年苦熬,艰难前行

2002年,我不顾家人的反对,从事业单位辞职,开始了教育培训行业的创业之路。

如现在很多“家庭作坊式”、“夫妻店式”的培训机构一样,在我自己家里,隔出一个房间作为教室,3个以前教过的学生成为了我的第一批学员。

有一天,一个家长手里拿着传单前来咨询。当我将她从门外迎进房间的时候,她四处打量着,面部的表情随视线的移动发生着变化,从最初礼貌的微笑,转成皱眉,到最后面无表情。在我将她领到学生上课的教室里时,她看着四周光秃秃的墙壁,一连问了两句:就你一个老师吗?孩子们是在这里上课吗?

之后,我再也没有见过这位家长。

这件事情给我的触动很大。我开始意识到教育培训是一个长期才能产生效果和收益的行业,来不得半点急功近利,要想真正做成一个培训机构,仅依靠个人、仅凭教学质量做口碑是不行的。必须要有一个专业的教师团队,必须要有与教育气质相匹配的硬件环境(校区、教室环境)。

我纠正了自己之前“急于挣钱”的思维,真正的创业者、企业家应该具备的是“赚钱思维”,让更多的人和你在未来赚更多的钱,而不是通过出卖体力和脑力,挣当下的钱。

于是,2003年,我狠下心,借了13万元接手了一家濒临倒闭的培训机构。尽管是借债,尽管是濒临倒闭,我内心还是有些窃喜的。毕竟我有了一个比较正规的培训机构,有了自己的教师队伍,有了比较满意的校区和教室环境,还有一群学生,这些就是希望。

然而,令我始料未及的是,由于缺乏对“接手”之后引发问题的预判,自然也没有提前做应对突发事情的预案。没有最坏,只有更坏,糟糕的事情接踵而至:老师集体辞职,学生大面积退费,安全事故频发,被员工牵着鼻子走,房东要收回房子……

苦苦挽留教师,处理家长退费,与房东周旋。如现在很多校长一样,身兼教师、前台、维修工、保洁员、宣传员、采购员等职。短短三个月的时间,瘦了十五斤,白天焦头烂额,晚上整宿失眠......

从举债13万创业,到年利润上千万的教育机构总裁,我做对了这一点

那是我创业至今经历的最灰暗的时期。

绝望无助时,曾多次产生过放弃的念头。可是我能清晰的感受到心底那股热血还依旧沸腾着,不甘心地翻滚着。于是,凭借着残存的毅力我选择继续撑下去。

现在想想,真是应了那句话:自己选择的路,就是跪着,也要走完。

我开始在日常的工作中摸索着如何运营学校和管理员工,收效甚微,就这样又苦熬了五年,虽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学校一直没有大的发展,在教培业的黄金发展期始终没有抓到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我渐渐意识到光凭自己一点点地去摸索,通过实践、试错、总结教训的方式是低效的、是代价很高的。

尽管自己很努力,但是没有智慧的努力终归是无效的勤奋。

从举债13万创业,到年利润上千万的教育机构总裁,我做对了这一点

二、两年学习,知识转化成智慧,量变到质变

智慧从哪里来?智慧来源于对知识的学习、应用、提炼与升华。

“必须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改变学校的现状”这个念头一直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可是,在那个时候,互联网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线上的培训课程更是没有,很难像现在一样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取最前沿的教培行业信息资讯和学校运营管理的知识。想学习,就只能走出去。

2008年,我开始走出学校,到全国各地考察和学习。

期间,考察了100多家教育机构,着实让我涨了见识,大开眼界。

我记得,其中有一次在参观某大型机构时,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严格的制度化和绩效管理,让每一个员工都像打了鸡血一样,自动自发高效的工作,从我身边走过的员工,穿着打扮职业干练,就连步子都比别人迈得大,似乎生怕将时间浪费在走路上;从盈利模式的设计、产品生态链条的打造、以及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都参照企业的发展进行系统化的运营;在教学上,标准化的教案、课件,甚至一节课要讲几个吸引孩子的笑话都有严格的要求,实现了教师的可复制化。

我开始明白了,大的教育机构和中小型机构、“家庭作坊式”的辅导班的区别在于大机构有商业化的经营思维和企业化的管理思维,而小机构没有。

同时,我参加了涵盖企业管理、股权、财务等多个领域内容的学习达50多次,花费近50万元。

经过两年的在外考察和学习,2010年,我回到学校,开始将所看到、所学到的、所感受的,与自己的学校实际相结合。

因为我一直坚持这样的观点:知道没有用,相信并持久的做到才有用;学到没有用,只有转化落地才有用。

于是,我开始“闭关”静心梳理学校的发展战略,将所学的企业战略制定的内容融合到我的学校,独创了培训机构的八大战略,明确了学校的发展方向。

在产品战略上,从产品研发、技术培训、销售推广、交付使用到售后服务,打造了系统的产品链条。

在客户战略上,定位中高端客户和低端中的高端客户,清晰了自己的目标客户群体。

在竞争战略上,自主研发教材,用差异化的策略去竞争。

在人才战略上,建立自己的人才生产线,亲自对员工进行培训,从根本上解决人才问题。

从盈利目标方面,每年年初做八大方面的工作目标,全员灌输利润思维,让学校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沿着石头走路。

从市场营销方面,进行全员销售,不设专职销售人员,抓管理和教学代替销售。从财务管理方面,用数字把脉学校运营方向,用分红代替分股,进行精细化管理。

从教学服务方面,确立了教学、督导、教研、沟通“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最终,通过这套培训机构的运营模式,短短两年时间复制八所学校。在教培机构陷入寒冬的时候实现逆势年50%的增长,在业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被同行称为“不按套路出牌的第一人”。

如今,16年前那个濒临倒闭的教育机构,现已成为拥有三百名教师团队,八千名在读学生,三百多个加盟合作校的地区性万人大校。

从举债13万创业,到年利润上千万的教育机构总裁,我做对了这一点

三、从“学生”到讲师,实践出真知

最近几年,我仍然坚持到处学习,目前花在学习上的费用在100万左右。

与此同时,我将所学到的内容,在自己的学校管理和运营中进行落地,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针对教育机构的方法论,除了对内部员工进行培训外,还在很多平台上、各大民办教育峰会上进行过分享,受到很多教育同仁的认可,并帮助他们进行了转化和落地。

我一直倡导这样的几个核心观点:

一、培训机构一定要按企业来管理,教培行业没有绝对标准,因地制宜做好有自己特色的机构是王道。

二、培训机构的校长必须职业化,先人才后发展,自己的职业化程度决定机构的规范化程度。

三、培训机构的校长在有教育情怀的前提下学会商业化思维。

四、培训机构的人力资源必须规范化,形成生产线进行自我造血。

五、培训机构的招生必须自我系统化,形成完整良性的招生链条。

六、不要盲目抓招生,而要深入抓管理和教学。

七、培训机构最好的管理方法是绩效管理,每个岗位都坚决抵制大锅饭。

八、培训机构一定要做年度工作计划,从摸着石头走路变成沿着石头过河,解放校长的手和脚。

九、培训机构必须始终把创新作为核心理念,用创新引领学校发展。

十、管理越简单越有效。

我认为,培训机构最应该投资的项目是——校长的大脑智慧。

推出的书籍很好的论证了程攻教育的发展历程

从举债13万创业,到年利润上千万的教育机构总裁,我做对了这一点
从举债13万创业,到年利润上千万的教育机构总裁,我做对了这一点
从举债13万创业,到年利润上千万的教育机构总裁,我做对了这一点
从举债13万创业,到年利润上千万的教育机构总裁,我做对了这一点
从举债13万创业,到年利润上千万的教育机构总裁,我做对了这一点
从举债13万创业,到年利润上千万的教育机构总裁,我做对了这一点
从举债13万创业,到年利润上千万的教育机构总裁,我做对了这一点
从举债13万创业,到年利润上千万的教育机构总裁,我做对了这一点

私信小编,获取更多详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