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立夏已经过了,但最近的天气忽冷忽热,还是让许多宝宝们纷纷“中招”。 许多宝宝出现了各种症状,咳嗽、发热、流鼻涕等。当妈的又是心疼得不行。 最近小薇收到许多妈妈们的提问: “为啥别人家娃啥事没有,我家娃三天两头生病?” “我家孩子太容易感冒了,是不是免疫力不好?” “有没有提高孩子免疫力的方法?” ... ... 关于免疫力的那些事儿,今天小薇就来和大家好好聊聊! 经常生病≠免疫力弱 对于免疫力的认识,很多家长常常会陷入误区中:“我家孩子经常感冒发烧就是免疫力差!”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 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按照获取方式不同,分为两类: ·先天性免疫,是人一生下来就有的。 ·获得性免疫,是人生下来以后在生活过程中自然获得的。 虽然有先天性免疫,能够抵抗一部分病毒细菌,但宝宝的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抵抗力弱就比较容易生病。
而感冒自愈需要一周左右,所以很多家长会错觉宝宝总在生病。 当然宝宝生病也并非都是坏事,免疫系统在一次次的“抵抗”病毒细菌中逐步建立,更加强大。 如果宝宝有这些表现,才能判断是免疫力差: ·反复高频率得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和支原体感染等等) ·总是生病,影响生长发育(身高,体重) ·每次生病恢复慢,需要输液或是住院治疗 所以,不要把老生病和免疫力差画上等号。 提高免疫力,常见误区 ➤错误卫生习惯 有时候,越为了孩子好,反而对孩子更不好。 一些家长担心孩子生病,总是小心翼翼:过度清洁消毒,少带孩子出门。 这样无形中给孩子营造了一个“无菌”的环境,免疫系统没有了“锻炼”机会。 久而久之,孩子的免疫力跟不上,就会出现一上幼儿园或外出就容易生病的情况。 ➤错误喂养方式 母乳中含有乳铁蛋白等免疫物质,能够给宝宝提供机体免疫抗病力,过早的断母乳,对宝宝的免疫力也是有一定影响。 除此之外,想要靠进“补”来提高免疫力,如牛初乳、匹多莫德、蛋白粉等也是不可取的。 这些营养品不但对宝宝免疫力没有帮助,反而会影响宝宝生长发育。 ➤错误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不可怕,可怕的是错误的使用方式。宝宝生病时,不要在没有医生建议下随意使用,也不要擅自停用。 真正提高免疫力的方法是这些 1. 营养均衡,睡眠好 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来说,营养均衡和睡眠充足十分重要。 孩子的免疫力系统发育建立,从来不是靠单一的某种营养元素。 纯母乳喂养至少6个月,后续也尽可能的坚持母乳喂养。 辅食上,米面粥与肉禽鱼蛋、蔬菜水果、奶制品等合理搭配,保证食物的丰富和多样。 高质量的睡眠不但有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更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长时间的劳累、熬夜会影响免疫系统。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每日睡眠充足。 不熬夜,睡前不剧烈运动和过于兴奋,有助于高质量睡眠。 2. 参加户外活动 接触大自然,适当的运动是有助于增强孩子抵抗力的途径。不论什么季节,都应该鼓励宝宝多参加户外活动。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儿童最好每天至少有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 家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带娃进行运动。运动时长可以从10分钟开始,到30分钟,4岁以上可逐渐增加到1个小时的活动量。 (Ps:注意带娃运动前要做好热身。) 3. 接种疫苗 应对传染性疾病最主要的手段就是预防,而接种疫苗被认为是最行之有效的措施。 目前我们国家将疫苗分为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 一类疫苗由国家出资并强制要求接种的,二类是自费疫苗,家长可以根据经济情况选择接种。 但在保护孩子上,家长可不能含糊,二类疫苗还是有必要打的。 二类疫苗有哪些,哪些值得打,小薇前面文章刚说过,大家可以复习下☞宝宝该不该打自费疫苗?纠结爸妈看这里(附二类疫苗种类接种时间) 通过接种疫苗,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可以阻断一些疾病传播的机会,但不代表孩子一定不会生病。 病毒每年都在变化,目前疫苗能够预防的疾病也是有限的,而有些疫苗如流感疫苗,就需要每年接种,家长可以咨询医生后选择接种。 4. 适当接触病原体 除了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接触自然界中的病原体,在家中也要注意干净而不是过度消毒。 干净是保证宝宝饭前便后能洗手,日常宝宝用品要定时清洗,减少使用消毒剂或是消毒纸巾去打扫卫生。 So,听了这么多,相信各位家长们都知道了,孩子常生病不代表免疫力低,提高免疫力也不靠各种营养品。 坚持母乳喂养,做好营养均衡,适当户外活动,锻炼身体,接种疫苗,才是一步一步为孩子建立免疫力的重点~ 愿每个孩子都健康成长,身体棒棒!~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