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也许是一名交互设计师,或者团队中随便某个角色,如何为产品输出更高价值、进一步提升职业高度,都不要避免要面对项目管理。这里不是“从事”,而是“懂得”。只有更深入、更高效的协作,才能把更多精力集中在产品,集中在提升赋能的效率上。 我们正在关注设计师在项目管理方面的积累和应用,但如何在用户体验和项目管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如何发掘主动提升项目管理能力(特别是尚未涉及到横向管理的初级设计师)的动机?以此为契机,我开始学习《用户故事地图》,并借内部学习社群,进行了一次体验用户故事地图的圆桌会议。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将介绍这次有趣的圆桌会议,并聊聊自己对用户故事地图的拙见。此外,后续还会用几篇文章详细拆解这本书。目前已应用了部分内容在自己的项目中,但尚未完全推广,这也是这一系列文章冠以“纸上谈兵”的原因。即是自嘲,也是敦促。 一、用户故事圆桌沙龙![]() 圆桌会议中,我们的任务是,遍历所有人早晨做的事情,并将它们合而为一个人的早晨。借此过程,感受用户故事地图的原理和作用。这些任务具体包括:
![]() 上述的每个任务均需控制时间,敦促大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在进行第一项任务时,问题集中于事情大小的范畴,这里我们只提示说“事情最小粒度是,它有意义!”任务发布后,得到很多诸如,“这不可能”、“15条?我几条就可以写完所有事情”这样的反馈。此时大可不必理会,因为事实往往证明,每个人写的便签都一浍少于15个。从这一点上,我们似乎并不像相当然的那样了解我们自己。 整个任务过程最有趣的过程莫过于发现彼此的不同,哪怕是每天见面的同事。而共同完成任务过程中的互动,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共创过程,笑声不断。 整个圆桌历经1.5小时。不难看出,首个任务中的事情,其实就是产品开发中的需求点。对它们的排序和分类,是提取产品的主干,即核心操作流程——这些分类(产品中用户的关键行为)自左向右依次发生;第三种颜色便签,可以是某版本的目标,对照目标,将不符合的功能筛选出来。 ![]() 最后,伙伴们分别就本次圆桌进行了分享和总结。这里摘抄两个版本做为这一小节的结束。 注:第二版本源自两个小组的主人公被虚拟为情侣,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正经版:
恋爱版:
二、用户故事地图《用户故事地图》是一本难读的书,但它的价值远超我的预期。本书的作者同时是用户体验设计师和敏捷教练,由此不难联想到,它对设计师了解项目管理是不错的切入点。当然,它对产品经理、产品负责人和项目管理者也同样适用。接下来,让我们先简单介绍下用户故事地图。 ![]() 内容与应用场景用户故事,是指用户来描述用户渴望获筛的功能。它包括三个部分:角色、用户需求、产品价值。我们常常使用一句话来描述用户故事,某<角色>,通过完成<用户需求>,实现<产品价值>。用户故事地图,则是通过组织写有“用户故事”的卡片,帮助版本开发内容遵循产品核心,并从产品整体视角监测开发开发内容和进度。它主要有三种使用方法,分别是:
价值与作用从设计赋能角度来讲,用户故事地图可以帮助设计师:
从项目管理角度,用户故事地图可以解决以下问题:
从团队协作角度,用户故事可以降低沟通与达成共识的成本,将关注力更多的集中在产品上。 那么,用户故事的具体内容和注意事项是什么?用户故事地图如何搭建?如何以“用户故事”驱动项目开发流程?这些内容将会在后续文章详细介绍。 最后,以一句话结束本篇内容。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