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腾龙正式发布了旗下长焦镜头SP 150-600mm F/5-6.3 Di VC USD,让平民超长焦镜头正式进入了600mm时代。
时隔两年后,今年8月腾龙更新了第二代SP 150-600mm F/5-6.3 Di VC USD G2,其中G2代表(Generation 2)次时代的意思。
笔者第一时间试用了这支镜头,无论从外在的设计、做工、操控还是到内在的成像、防抖,G2都比第一代产品有所提高。成像画质更好,对焦速度也更快,焦距锁定装置无比好用,绝对是一支体育&野生的明智之选。
如果说第一代150-600mm是一个尝试的话,第二代产品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成熟产品。150mm-600mm G2有以下技术特点:
1、改进成像,缩短最近对焦距离
2、改进对焦算法
3、提高防抖效能至4.5档
4、做工以及操控性提高
两代150-600mm参数对比
外观设计
G2保持了和之前35mm f/1.8 VC等定焦镜头相同的设计风格。铝制镜筒、辉耀金标志环、防抖开关、宽大的对焦环等等已经成为了腾龙SP系列新代名词。今后所有的SP产品都会按照这个标准制造。
包装盒内采用硬质塑料保护壳,G2附送镜头袋一个,还配有脚架环和遮光罩
本次测试使用尼康F卡口版本,尺寸为108.4mm×257.7mm,重量为1990克,依然保持了相对“苗条”的身材,在超长焦里是极具优势。
G2外观真的与几支SP定焦没有差异。后卡口的金色圆环以及镜头上的SP金属标都是一模一样。而镜筒暗色的磨砂喷塑处理也比第一代手感更好,更耐磨。
在操控上的另一个改进就是增加了功能按钮。新镜头上一共配备了4个功能钮,分别是防抖模式选择、防抖开关、自动/手动对焦切换和对焦距离限位器。
比老版镜头增加了防抖模式选择,让用户能够更好的利用防抖进行不同题材的拍摄。功能按钮全部重新设计,更容易推动,能快速开关,这也是听取了用户意见的结果。
G2新增了变焦锁定。第一代150-600mm不能锁定镜头,镜头筒会滑出。G2除了加入传统的镜头锁,还可以在任意的焦距位置进行锁定。拍摄的时候向前推一下变焦环就能锁定镜头筒。
光学成像
G2采用13组21片的镜片构成,虽然只比上一代150-600mm增加了一枚镜片,但整体锐度表现还是要改善不少。
G2采用3片和型号A011相同的LD低色散镜片,将轴向色差和放大色差控制在最低限度,还有eBAND超宽频谱多角度抗反射镀膜,最大限度控制造成眩光和鬼影的光反射,成像更通透清澈。
SP 150-600mm F/5-6.3 Di VC USD G2
SP 150-600mm F/5-6.3 Di VC USD
通过MTF曲线对比发现,G2提高了画面中心部分的锐度,特别是600mm几乎保持了一条直线,边缘也非常不错。而50mm端的中心锐度更好,但边缘却不及前代。
不多说,来看实际表现。
尼康D4机身,RAW格式,并在Lightroom里转换为JPG。放大测试中红框部分查看细节。在未安装增距镜的模式下,150mm端最小光圈为f/32,600mm最小光圈为f/40。
150mm测试原图
600mm测试原图
通过锐度测试发现,在超过30米的远距离摄影上, G2是可以完成任务的,其锐度依然能让人接受。官方MTF曲线说明它的中心锐度两端都改进了一些。无论是150mm还是600mm的最大光圈成像更加扎实。
特别是600mm端,表现更好一些,在光圈f/8-f/11的时候非常锐利,即使到了f/16-f/22画质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特别对于超长焦来说,看的就是600mm端的成像,G2比前代的中心和边缘都提高了,对于野生摄影来说,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天气和这样的拍摄距离,显然,它比第一代成像更加优秀。
眩光测试
对于镜头而言,抗眩光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性能。如果眩光非常严重的话,那只能说明这是一支低端产品,至少镀膜是不成功的。那么作为腾龙来说,eBAND超宽频谱多角度抗反射镀膜自然是最主打的技术了,为了对抗更严苛的拍摄环境,腾龙还增加了新的BBAR宽频抗反射镀膜。
镀膜工作原理图
通过纳米构造的防反射膜,利用折射率本身较低的空气,来形成薄膜并实现超低折射率。由于空气的折射率较低,成功地大幅抑制了反射光的形成。
光圈f/5
光圈f/5.6
光圈f/8
光圈f/11
测试完眩光,从光圈f/5到f/11,整体画面只有右下角出现了固定位置的小块光斑,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鬼影,这显然是拍摄角度造成的。eBAND镀膜还很好的控制住了有害光的产生。不过,在极端强光源环境下,还是乖乖安装遮光罩消除眩光吧。
镜头主要技术特点
1、防抖新能增强
腾龙这几年来非常关注于防抖技术的研发,目前大部分SP系列产品都配备了VC防抖系统。G2的身上,腾龙开发出了更先进的VC系统。防抖效能从过去的4档增强到了4.5档,而且还可以选择三种不同的防抖模式:
模式1:普通模式,可以对纵向和横向的防抖进行补偿,适合普通题材的拍摄。
模式2:横向模式,只针对横向平移的抖动进行补偿,适合进行固定位置的跟拍拍摄。
模式3:补偿优先模式,只在按下快门后才进行防抖补偿,特别适合进行不规则运动拍摄使用。
为了全方位进行测试,使用了模式1,焦距200mm,手持拍摄。从最高快门速度1/30秒逐级降低。
1/30秒 防抖关
1/30秒 防抖开
1/13秒 防抖关
1/13秒 防抖开
1/8秒 防抖关
1/8秒 防抖开
1/4秒 防抖关
1/4秒 防抖开
G2的防抖系统远超腾龙之前所有产品。1/30秒(安全快门1/200秒)时绝对够用;开启防抖后,当快门速度低到1/8秒时依然进行了有效的补偿,画面还在可用范畴。不得不说,腾龙的这代防抖系统具备了很强的实用性,比过去好上不少。
2、最近对焦距离仅为2.2米
得益于镜筒内部对焦凸轮及变焦凸轮的设计改良,在保持镜头长度不变的情况,G2的最近对焦距离从过去的2.7米一下缩进到了2.2米。能够在更加有限的空间内进行拍摄,背景虚化能力也要比第一代强。
光圈f/6.3
光圈f/8.0
光圈f/11.0
光圈f/16.0
可以看到150-600mm G2的背景虚化非常柔和,即使光圈缩小到f/11,依然能够得到较浅的景深效果。这就是最近对焦距离的优势所在。
评测总结
如果说第一代150-600mm镜头让笔者感动意外的话,那么SP 150-600mm F/5-6.3 Di VC USD G2绝对堪称“惊艳”。无论从外在的设计、做工、操控还是到内在的成像、防抖全部都比第一代产品有所提高,让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进步。对于用户尤其是平民级长焦爱好者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
从这支镜头,我们看到了腾龙的诚意。很多用户之前反映的问题全部得到解决:成像画质更好,对焦速度也更快,尤其是做工,比第一代好太多,焦距锁定装置无比好用。从普通大众用户的角度来看,150-600mm G2更加成熟。加之腾龙一贯的轻便设计,这款镜头绝对是一支体育&野生的明智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