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已经小满时节了,夏木新萌,麦香初成。此时气温升高,雨水增多,预示着夏季闷热、潮湿的天气就要来临。也是人体最容易受到湿邪入侵的时候。暑热的气候很多都会携带着湿气,进入人们身体,导致我们的内分泌出现问题。 湿气会为我们的身体带来很多疾病,比如风湿、脚气、水肿、肥胖等等,那么如何健脾祛湿呢? 如何分辨自己的身体是否存在湿气重的情况? 这个季节,风湿、痤疮、以及种种炎症易发,我们该如何避免呢? 跟着迷罗老师来学习,如何在小满节气祛湿。 点击下方视频 与迷罗老师一起做瑜伽、饮食调养 健康的健脾祛湿 ↓↓↓ 迷罗老师出身于中医世家,是国家著名老中医徐荣谦的传人,中医与瑜伽融合的创始人、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中医养生瑜伽部主任,也是畅销书《24节气养生法》、《瑜伽养生大智慧》、《向老天爷要健康》的作者。 迷罗老师擅长以经络手法与瑜伽动作的结合,去疏通经脉、调理脏腑,内调外养补气血,此前我们在「香草课堂」里推荐过的课程,如颇受欢迎的《如何挽救后退的发际线和脱发难题| 不能错过的养发课》、《学会滋阴补阳,告别“黄脸婆” | 不输年龄的气血双补法》、《冬至宜养肾,跟迷罗老师学几个动作,养出明年好状态》等,均由迷罗老师主讲。 夏季养生重点在「心」,「心」在五行中属「火」,就像火一样有温暖其他脏器并提供全身能量的作用。 如果心脏的气血不顺,将会影响到心脏的正常跳动,进而发生血液运行异常,就可能会出现如心气不足等问题。 根据表现症状,一般分为心气虚、心阳虚、心血虚、心阴虚、心火上炎、心血瘀阻等。关于心气虚、心阳虚、心血虚的表现症状可以点击心气虚、心阳虚、心血虚?抓住调养心神的最佳时机(上篇)进行查看,本期为大家说明其余三项:心阴虚、心火上炎与心血瘀阻。 心阴虚 「心阴虚」是由于身体躁热所导致的体内水分不足而产生。心的津液不足时就会导致心阴虚化热导致心神被扰乱,而会有心悸、心烦的问题,而且心阴虚会让脑部无法被滋养,而有头晕目眩、失眠等症状。 「心阴虚」多从「心血虚」的症状发展而来,两种症状皆是因为血的滋养不足,但心阴虚则多加上「虚热」的特征,所以在心火虚热的作用下,导致水损、火旺,而虚热内扰心神而有盗汗、脸部发红的各种征状。 心阴虚的一般症状有:心悸、失眠、多梦、健忘,易口渴、喉咙干燥,盗汗、午后会出现的微微发热的潮热症状,脸颊潮红、头晕目眩、心烦意乱、手心脚心发热,排尿量少且色浓,排便乏力、量少等。 日常调养以「滋阴安神」为主。由于心阴不足而有「心阴虚」,所以补充阴液滋养润泽以安定精神的状态,因而需要「滋阴安神」。 推荐食材 日常可以选择性食用小麦、芝麻、糯米、绿豆、山药、鸡蛋、牛奶等。 心火上炎 「心火上炎」又名心火旺、心炎亢盛。心火燃烧旺盛的人,往往会因为心中阳气处于亢进、兴奋的状态,导致中枢神经及自律神经也随之亢奋、激动。这种心脏异常亢奋的状态如果长久持续,就会演变为精神异常兴奋的状态,这时就需要透过放松来消除心火。 一般症状表现为:焦躁、失眠多梦、胸闷胸痛,脸色泛红、口渴,嘴口及舌头生疮,口苦,精神异常兴奋,尿液颜色浓,排尿量少,有便秘等。 日常调养要以「清心泻火」为主。因为心火太亢奋而造成「心火上炎」,这时就要先能镇定心神的状态,让过于兴奋的心火渐渐熄灭,所以需要「清心泻火」。由于要能让高亢的心火慢慢平息才能稳定心神,过旺的心火会使得体内水分挥发,被压缩化成「痰」;对于心火上炎的症状,必须要镇住并冷却「心热」,并将心热所造成的痰去化,「化痰」即是首要之策。 推荐食材 日常可以选择性食用蓝莓、香蕉、哈密瓜、鸡蛋、冬瓜、陈皮等饮食。 心血瘀阻 心脉是连系着心脏的管道,然而,因长期身体衰弱,再加上忧思劳倦,或痰湿内阻,而有心脉弱,心的阳气无法让血液运行,造成心脏功能衰弱,使得血液循环不良,导致心脉的血流循环恶化、心脉闭塞,而使血液无法顺利通过,气血滞留成血瘀的状况,引发人体的劳累感,容易受到寒邪,或是情绪起伏变化过大等症状。 有心脏功能低下而导液血液循环不良的「心血瘀阻」症状者,需要特别注意狭心症、心肌梗塞等与心脏及血液循环相关的疾病,要尽快改善心脏的运作功能。 一般症状表现为:心悸失眠、脸色暗、胸腔感到压迫或疼痛,胸口至喉咙涌上灼热感,胸口有刺痛感,夜间不适的感觉更为明显、加重,左肩胛骨内侧疼痛,头部或身体沉重,心神不宁,舌头表面出现茶褐色瘀斑,排尿排便量少等。 日常调养要以「活血化瘀」为主。起因为心血循环不良所造成的「心血瘀阻」,改善方式便是要先去除血瘀及造成血瘀的原因,来确保心脏能正常运作。透过「活血化瘀」可以先「补气」,或是活化血气、温通心阳,如同疏通阻塞的水管来疏通心脉,就能促进血液循环,让血流得以顺畅。 推荐食材 日常可以选择性食用玫瑰、芹菜、番茄、韭菜、洋葱、青梅酒等。 到这里,关于调养心神的部分就说完啦,希望大家都能够根据自己的症状进行调养,过一个心神安宁的夏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