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很多俗语都是对日常生活中经验的总结,教导我们遇事如何处理。比如一句俗语“4大紧、4大松、4大嫩、4大蔫”,乍看不知道在说什么,其实是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16种事物按特性分类,让人们在遇到时就能及时了解其属性,精准处理,可谓高手在民间。 首先来说“4大紧”, 第一紧说的是新锁,新锁与钥匙之间还没有进行过磨合,开关起来都会显得非常生涩,有时候甚至需要润滑才能顺利转动。第二紧说的就是麻绳了。麻绳是由许多麻线搓出来的,搓得越紧,麻绳的韧性就越好,绑东西就越结实。 而第三就是新鞋。买过鞋的人都知道,新鞋不仅鞋口处狭窄,整体也比较挤脚,需要穿一段时间才能和脚磨合好。第四紧说的是螺丝帽,螺丝帽刚扭上去的时候是非常紧的,但过一段时间就会自然松弛。 既然俗语已经告诉了你四大紧的特性,自然也有提前警示的作用。比如说买新锁时主动配点儿润滑剂,免得扭转不灵,还要多跑一趟。用麻绳捆东西时可以在上面撒一层水,湿麻绳比干麻绳更紧。穿新鞋时先在脚腕处贴上创可贴或者穿上袜子,以免出现磨损。螺丝帽用一段时间后要记得检查,以免脱落造成危险。 4大松,指的是晒红的柿子、棉花包、姑娘的腰和杨柳梢。刚下来的柿子时分生涩,难以下咽,但经过晾晒后变红的柿子就变得松软甜美了。棉花的松软自不必说,家里的棉被就是最好的证明。而杨柳在春风中摇曳,也是非常柔软的。姑娘的腰常常被称为杨柳细腰,也足见其柔软易折。人们看了这四大松,自然也就明白想要柔软舒适要用棉花做衣,想要吃到可口的柿子,就得等到它红了为止。 4大嫩指的是头茬的韭菜、豆腐脑、小茄包和嫩豆角。这个是需要一定农业常识的人才懂的经验。刚长出来的小茄子、嫩豆角,鲜美可口可以直接生吃。而我们在菜市场看到的茄子和豆角都已经是完全成熟甚至有些老的了。不炒熟不能吃。头茬的韭菜也是如此,都说韭菜越割越老,懂行的人都抢着吃第一茬,最为鲜嫩。豆腐脑不必说,光看它的外观就知道必定口感滑嫩。要想尝试鲜嫩的人,这四种东西一定不能错过。 最后看看什么是4大蔫,它们分别是笼中鸟、咸豆角、霜打的草和输钱的光棍。豆角原本都是翠绿挺直的,但一经盐巴腌制立刻就变得皱巴巴的,站都站不起来,一副蔫样。鸟本来是自由自在的,你非要把它关在笼子里,时间久了,不吃不喝,连精神都没了,严重的甚至会被气死。而草本来是翠绿翠绿的,若是被霜打过之后就会变得没有生机。光棍就不用说了,他本来就是因为没钱才娶不到老婆的,现在钱全没了,岂不是一点儿奔头都没了,能不跟霜打了的草一样蔫吗? 这就是农村顺口溜:“4大紧,4大松,4大嫩,4大蔫”的内容了,看来高手在民间,我们的老祖宗总结的真是十分有趣,你还听过类似的俗语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