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孩子告别胆小怕事,光靠鼓励没有用,家长需要直面问题根源

 雅博学苑 2019-05-22

快乐学拼音,轻松学语文。

还记得有一年带一年级的班,有位家长在开学的第一天就和我打了招呼:老师,我家孩子胆子很小,您能多鼓励她一下吗?别让班上的孩子欺负她。我不禁想,才上一年级的小朋友,互相还不是很了解,何来欺负?家长也太敏感了。随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这个胆小的女同学,一点也不胆小,除了上课举手回答问题比较谨慎,在课间和同学们相处的都不错。

我们很多家长把孩子胆小,归结为性格不开朗、内向、上课不敢举手回答问题、有事情不敢去找老师、甚至不愿意和人打招呼,也都归结为是胆小的原因。其实,很多所谓的胆小的孩子,并不是因为害怕,而是他们不知道在面对问题时该如何处理。让孩子告别胆小,家长和老师,光靠鼓励是没有用的,我们需要直面孩子胆小的根源。

1、 家长贴标签,我的孩子胆小

如前文中的一年级小学生,她的胆小是父母给她贴上的标签。所以,孩子会潜意识里认为我很弱小,我是胆小的孩子,我不敢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事实上,其实孩子并不是胆小,不知道如何跟其他的同学相处,怕被欺负。也是因为她从小并不知道,如果被欺负了该怎么办?没有学会正确和同龄人相处的方法,之后被家长贴上了胆小的标签,就变成了一个胆小的孩子。

我们的家长往往自以为很了解孩子,常常会给孩子贴上标签。比如我的孩子内向、我的孩子不喜欢说话、我的孩子表达能力有些问题,麻烦老师多多关照。家长给孩子贴上各种问题的标签后,希望孩子能被特殊关照。其实,孩子不喜欢说话、不敢表达,只是没有学会适合他们自己的表达方式,这来源于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关爱,都给孩子安排好了,孩子有什么诉求,也就不会表达了。

2、 家庭教育非常严格,父母应该学会放手

有的孩子,家庭教育是非常严厉的。父母会给孩子定下各种规定,比如多少分钟内吃完饭、写好作业,放学超过几点还没回家,需要接受怎样的惩罚。孩子的日常生活被严格的管控起来,一旦稍有疏忽,就会被惩罚或者恐吓,孩子的性格自然是胆小甚微的。曾经班上,有一个女孩,一到考试的时候,就会紧张得尿裤子,已经上二年级了,属于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而她因为胆小也不敢和老师说,这一切都源于父母对她的学习成绩要求过于严格。

面对胆小怕事的孩子,父母应该学会放手。尝试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克服心中的恐惧。家长可以引导、帮助孩子在面对恐惧时勇敢起来。同时适当地放松对孩子的要求,允许孩子有缺点,也要充分尊重孩子,不取笑孩子的能力不足。给孩子足够的信心,这样才能培养孩子勇敢、敢于挑战困难的能力。

3、 缺乏亲密的亲子关系,孩子没有安全感

曾经我遇到一个学生,她在上一年级的时候,不敢一个人去上厕所。如果下课的时候,没有好朋友陪伴一起去上厕所,她就一直憋着。和孩子进行了长期的心理疏导后,我才知道,该学生是一个城市留守儿童,父母因为工作长期出国,而她是奶奶带大的。奶奶平时喜欢给孩子讲一些鬼故事,吓唬孩子,以达到赶快睡觉等目的。久而久之,孩子没有父母的亲密陪伴,性格上就开始显露出胆小的行为方式了。不敢去上厕所,不敢一个人去老师办公室,甚至不敢关灯睡觉。为了帮助孩子建立勇气,克服对鬼神的恐惧,我和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尝试让孩子重建内心的安全感。让她当课代表,独自给老师送作业。渐渐地孩子升入了高年级,才逐渐克服了内心的恐惧。

当我们的家长发现孩子胆小怕事的时候,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标签,也不能过度鼓励孩子。而是应该引导和教给孩子克服内心的恐惧,帮助孩子找到建立勇气的办法,我们应该和孩子一起找到问题的根源,造成胆小怕事的根本原因。而不是因为孩子胆小,就过度地把孩子保护起来,那样,会让孩子养成逃避问题的习惯,越来越胆小。关于孩子成长中的问题和困惑,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