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药师说药】正确认识中成药的“副作用”——变害为宝

 369蓝田书院 2019-05-22

许多中成药在我国的生产,已有很多年的历史了,使用的人群也极其广大。然时至今日,这些中成药的生产厂家,在其说明书中的药品副作用一栏,写的都还是“副作用尚不明确”的字样。“是药三分毒”。当一个药品使用多年,而且使用的人群又极其广大,药品研制生产者还不能发现一点明确的副作用时,人们对中成药使用“副作用尚不明确”这样的“说明”,质疑声不断。也就不奇怪了。

为什么我们的生产企业,一直对中成药副作用讳莫如深?据笔者调查了解,有许多生产企业担心,如果找出了中成药明确的副作用,甚至有危害的副作用,会影响药品的市场。其实,笔者以为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西药都有副作用,有的西药还有很严重的副作用,生产企业照样在产品说明书中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它们影响了西药的市场了吗?没有。它们影响了西药的声誉了吗?也没有。

所以,我们的生产企业不应该,也完全没有必要,把中成药“副作用不明确”当“包袱”看待。群众也并不是不明事理,谁都懂得,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利就有弊。反之,我们的生产企业,去努力找出中成药的副作用,甚至把它当做宝贝看待,不仅是给患者一个交代,给中医药的发展一个交代,而且可能使企业发现新商机。因为缺点就是商机点,以中成药的副作用为商机,从此研发新技术,开发出新产品,并不是没有可能。医药领域大量的实践,早就证明,“副作用”并不是一无是处,“垃圾”只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而且,无巧不成书,某些药品的副作用,有时候,恰恰就是治疗某一种疾病的良药呢。

这样的例子很多,且举一例。国外就有一家制药公司,当初开发研制某种抗癌新药,后来发现这种抗癌药物,产生的一种副作用对癌症病人危害极大,使这种药物无法用于治疗癌症,于是只得放弃。但与此同时,他们发现产生的这种副作用,用来治疗抑郁症会产生好效果。结果,虽然他们研制的抗癌药物失败,但却收获了治疗抑郁症的新药。

所以,笔者以为,我们生产中成药的企业,不妨在“副作用尚不明确”上,做一下文章,下功夫做好文章。在药品上市后,继续对它跟踪研究,这并不是对人财物的浪费,而是完善药品的需要,是创新的需要,而且是创新的良方。

当然,在“副作用尚不明确”上做文章,除了企业自己继续做好研究工作,也更需要企业重视患者的意见,做好追踪患者使用药品的调查工作。因为使用者有亲身的体验,最能发现药品的不足。有了广大患者的帮助,积极参与,企业既可以减少投入,还能较快的发现问题,这不是也很好吗?

◆声明:本平台部分文章、图片和信息系来源于互联网,转载仅供传递信息或供个人学习、交流,并非赞同其观点和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版权内容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以便及时更改或删除。中国药房杂志社对原创内容拥有版权,任何人或单位若需复制、转载、摘编,须完整注明出处及标明作者,否则本社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本平台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