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南京

 80末的诗 2019-05-22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此景,或许几多年后,我们会感慨至此。虽词不达意,但实有此感。

  晨露未涸,已是旭阳高升,将近七月的夏日,总有了那么一份炙热,生命的年轮几转,结束了这十八年的学生生涯,终有机会工作。父母之情似海,养育之恩如山,男儿当自强如斯,责任莫不行之,大抵如此。

  午后时分,登车远行,小昧数时,于四点至南京,车内的清凉与初踏地面的炙热,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让我有了瞬间恍惚,举目四望,我向前踏出了此行的第一步。从未坐过的地铁让喧嚣的世界瞬间安静了下来,D2公交之上小憩,看着周遭来来往往的人群,他们忙碌的生活似乎从不停歇,也许他们并未思考过真正的原因,但,活着,足以诠释所有。

  夫天地者,万物之过客,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每每初临一个城市,我总是在仔细的甄别它所承载的气息,无论有意或者无意,突然之间就浮现在了我的脑海之中。坐与前行的地铁之上,突然想起了这么一句话,每个城市都有她的灵魂,那么,南京的灵魂又是怎样的?厚重而不失大气,古老而不失典雅,这样一个古城,总残留了她些许的历史痕迹,尖翘屋檐的法式建筑,与我眼前匆匆而过,令我想起了青岛八大关小别墅的淡雅;错综繁复的街道,无不展示着每一次变迁的脚步,就像那大道之侧的泡桐树,粗壮而略带腐朽的年轮记录了它曾看见的点点滴滴,那么,就在我倏忽而过的瞬间,它是否也记住了我呢。

  郁郁葱葱的树木穿插在层层街道之间,伴着洒向地面的斑驳阳光,似乎已成为了一个老城千年不变的韵律,夕阳染黄了午后的天空与我的脚下,如泛黄的老照片,记录下我的身影——南京,我来了。

  烟雨旧曾谙,虽不及江南,倒也在初晨时分将我唤醒。一场微雨,使得本该炙热的大地带了几丝清凉,让初到南京的我有了种天无三日晴的错觉。雨未绝,思无雨具,往购之。得伞遂返,衣衫半沥腿足泥泞,观之讶然,后,恍然释之。辰时二刻,与众人行至公司,报道事宜。午后于寝,往返公司接车校友,甚悦。思绪飘然,让往日的我渐渐改变,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新的征程,自当有一个新的自己。

  延绵的雨,似乎从不停歇,七月,成为了这个地方的雨季。梦,依旧夜雨弥漫,贯穿了黑暗,黎明破晓,伴随着雨滴的清灵将我带出梦乡,六时一刻,仍是同一时分。培训第一日,闻张总之语,若醍醐灌顶。“猪三愿”之例,让我不得不想到,我们如果没了追求,是不是还不如这只猪?做人如果没有理想,跟咸鱼有什么两样。在人生的某个阶段 ,某一时刻,至少,我们要有一个追求,一个我们可以为之奋斗的目标。

  三日,南京的天气,似乎已经不满足于淅淅沥沥的延绵小雨,转眼晚召夜幕,雨滴渐长,暴雨即来。雨未停,不知何时见苍穹,夜雨风时吹落橘色绵瓦,黑暗中,溅不起的水花错综汇聚,成一注轻音。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性至柔,万物而无不容,谦让礼义恭;水亦至刚,滴石而莫不穿,事当持以恒。

  四日,雨,不得军训。公司派遣定夺,终得偿所愿,山东烟台。只叹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又一村,未曾想重回山东,喜不自禁。

  于南京五日,此地所行不过数里,实不敢谈来过南京。

  晨,行于南京,车驰一日,于午后五点至。

  经日照,莒县,感慨几多,未曾想我会以这种方式经过此地,物是人非莫相望,只是忘不掉。青岛,与胶州停歇,又经四年求学之地,思绪纷飞难停,时光似流水,记忆如影片,花非雾断,年少轻狂渐去。于苦痛中成熟,回首再堪,如一笑泯恩仇。相濡以沫,莫如相忘于江湖,往事散,向前看。

  临近烟台,车行三刻,红果林木未尽,讶然。

  前行便是蓬莱,斜阳万里孤鸟没,但见碧海磨青铜。苏轼的一句诗句,荡起心底层层涟漪

        启程。

——作于2014年7月8日,由南京前往蓬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