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红楼小黑 或许在中国的古典小说长河中,没有第二部小说,以三位主角的人生情感的悲剧为主线的,红楼梦却是其中一部,有人或许说《金瓶梅》中西门庆之死,其实也就是人生悲剧的啊?西门庆的悲剧,更多的中国人觉得这是轮回的报应,再者说,他的悲剧和感情的关系不大。有人或许说《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卖油郎独占花魁》……等古典短篇小说,他们的结局都是圆满的啊?可是,是不是忽视了,三言两拍的主旨还是警示世人:人生道理,生活道理,情感真谛,小篇幅的圆满的结局终究是小篇幅,相比较三言两拍的整体而言,不足为改变。那么,红楼梦为何可以成就三位主角的情感悲剧了?一切需要从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说起。 ![]() 小戏骨薛宝钗 “可叹停机德, 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 金簪雪里埋。“(节选第五回) 停机德:指符合封建道德的一种妇德,放在薛宝钗的身上为追求仕途经济的品德。这一点是完全符合薛宝钗的人物设定的。薛家是红楼梦四大家族中最先衰败的,薛宝钗对于末世家族的感受也是最深刻的,她虽为女子,如何改变家族的命运?他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丈夫,利用自己丈夫家族的能力和势力,挽救薛府。在红楼梦中有先例,可以学习贾珍的妻子尤氏以及贾赦的妻子邢夫人。 ![]() 小戏骨邢夫人 既然薛姨妈和王夫人在贾府为薛宝钗创造了“金玉良缘“的氛围,那么薛宝钗必然是希望贾宝玉以仕途经济为己任,以功名利禄为目标,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实现贾府的复兴,带领薛府逃离没落的命运。只是可惜“可叹”二字,贾宝玉是仕途经济的仰慕者、追求者和践行者吗?答案的否定的 ![]() 小戏骨贾宝玉和林黛玉 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节选第三回) 贾宝玉的一出场,曹雪芹已经给贾宝玉下了定义。有人读者可能会说,贾宝玉不是曾经答应过袭人好好读书的吗?可是忽视了贾宝玉根本在意的是袭人是否真的离开,而不是读不读“四书五经”。 宝玉忙笑道:“你说那几件?我都依你。好姐姐,好亲姐姐!别说两三件,就是两三百件我也依的……(节选第十九回) 这样的回答不过是贾宝玉为了哄袭人留下的说辞,稍微有点情感经历的人都知道,这不过是少男哄少女的“套路”。第二天贾宝玉开始勤学苦读了吗?不仅没有,反而和林黛玉同床而卧,说起了“耗子精的故事”,这样的宝玉真的会以仕途经济为己任吗? ![]() 贾母 薛宝钗一生追求的仕途经济,终究是泡影,水中月,让读者为薛宝钗感到可惜的同时,更多的是可叹。 可叹薛宝钗的惊世才华无所用, 可叹薛宝钗的聪明伶俐无所为, 可叹末世贵族之下,贾宝玉是薛宝钗唯一的选择,如果换成另一个人,或许…… ![]() 薛宝钗的“停机德”没有用武之地,那么是不是“咏絮才”的林黛玉会得到自己想要的幸福呢? 答案也是否定的,才思敏捷的林黛玉,终究活在大观园的乐土,她把所有的才华,也终究用在了诗词歌赋之上。她不追求仕途经济,同样也不鼓励宝玉追求仕途经济,他或许实践了“爱一个人,是爱他的全部,而不是改变他”。这样的思想的林黛玉又不是王夫人和贾政的儿媳人选,加之林黛玉孤独伶仃,身体单薄,不仅不会对贾府的未来有任何的帮衬,更是扛不起贾府管家的责任,即便贾宝玉再怎么喜欢黛玉,黛玉也终究不过是“林中挂”的命运,或许人世间唯一留给宝玉的终究是旧手绢上面的“提帕三绝句”而已。 ![]() 其一 眼空蓄泪泪空流,暗洒闲抛却为谁; 尺幅鲛绡劳慰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其二 抛砖引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 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其三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 对于贾宝玉的结局,目前的已知的版本有两个,一个为高鹗和程伟元的通行版,另一个为争议巨大的“吴氏石头记”续本,唯一的共度点为贾宝玉终究违背自己的心愿,娶了薛宝钗,薛宝钗规劝贾宝玉仕途经济,终究贾宝玉走不出“木石姻缘”的情感羁绊,抛妻弃子,成为了“二宝婚姻”支持者口中的渣男。吴氏石头记稍有不同,不过是贾宝玉的结局的“和尚论”和“乞丐论”的区别,或许贾宝玉“渣男”的形象是改变不了了。 最终这场三角感情的纠葛,以红楼梦八十回后的遗失给了读者无线的遐想,唯一改变不了的是结局的三人悲剧,终身误不仅仅误了薛宝钗,也误了林黛玉和贾宝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