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标竿投资: 没有「富爸爸」的我们,如何改变未来? 没有「富爸爸」的我们,如何改变未来? 摩根家族

 墨子语 2019-05-22

没有「富爸爸」的我们,如何改变未来?

摩根家族

摩根这个名字,我们应该不会陌生,他是美国有名的银行家。有一天,走过书局时,见到一本摩根的书,是写给孩子的家书,因此好奇拿来看看,这书是约翰·皮尔庞特·摩根一世(1837-1913)写给他儿子的家书,本来不对外公开,但摩根家族在约祖先来到美洲360周年时,决定把约翰·皮尔庞特·摩根一世的家书公开给世人看。

约翰·皮尔庞特·摩根为美国著名银行摩根大通集团,财经界称「摩通」,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市,2017年总资产25,336亿美元,总存款14,439.82亿美元,商业银行部旗下分行5100家。 2011年10月,摩根大通的资产规模超越美国银行成为美国最大的金融服务机构。

摩根给儿子的第一封

在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给儿子的第一封信是「迎接挑战」。在信中的摩根,希望儿子先要谦虚,少说多听,因为摩根认为:「人们往往欣赏知识丰富,却不吹嘘的人」。信中摩根提醒儿子要成为一个爱工作的人,有的人不爱工作,被逼工作;有的人则喜欢工作,因为「工作可以帮助他们实现理想和抱负」,成为一个有目标的人。

摩根传承给后代的智慧

摩根在信中也提醒儿子,他是幸运的一个,因为他有个「富爸爸」,因此他有比别人更多的资源。但摩根也担心儿子成为败家的富二代,因此写了32封信给儿子,希望把当中的智慧留给他的后代,摩根留下的书信是成功的,摩根家族强大约400年,到了这一代是。格林斯潘说:「摩根家族是靠祖先的智慧,才得以强大起来。」

没有「富爸爸」的我们,如何改变未来?

标竿的爸妈也是草根出世,爸妈也是小学毕业,做的是草根工作,对培养孩子没有多少心法,因为他们也教不了太多。我想大多出身草根家庭的我们也是一样,我们可能比中产或富裕家庭小孩少了一点刻意或更有系统的培养。我是「富者愈宙,贫者愈贫」这个现象的支持者,出身自富裕家庭的,大学毕业率会高一些,拥有的资源也会多一些,这些是的确存在的先天优势。

没有伞的孩子,更需要自律,光跑是没有用的

然而,没有「富爸爸」的我们不代表没有出头的一天,差别是我们有否上进和自律的心。很多人大学毕业后,或许也有着比较高的收入,但「拥有高收入者不一定是拥有高财富(净资产)」的人士,因为出来工作后,有了收入,欲望便随之而来,养了一架车,标配一年去几次的旅游打卡,生了个孩子,生活收入多了,所用的物品也要配合身份,要用上一些高档次的东西。因此,收入愈高支出愈高,支出愈高,便要更努力去工作,赚更多的钱,应付更高欲望的生活,因此高收入者压力绝对不少。

芒格说,他小时候会观察大人的行为,会找出大人的一些问题,然而努力避免重犯。标竿的爸爸的理财的反面例子,理财不善为家庭带来了不少的问题。然而,标竿的爷爷痳痳和妈妈却是节俭的好榜样,即使现时生活改善了很多,他们永远也是活得一样节俭,这绝对是一种美德。

最近看了一本新书《原来有钱人都这么做2》,作者托马斯.史丹利博士研究了美国很多富人家庭,他们大多是节俭的一派,当然学历高、收入高、有好的另一半等等也是他们成功的地方,但是托马斯.史丹利在书中重复了很多次的提醒是节俭、节俭和节俭。成功的基本相信很多大道理大家也明白,然而令往后人生出现不同的是有没有坚之以恒的自律。

最后,虽然我们不是出身摩根家族或富人家庭,但富人家庭的成功绝非偶然,或不是好像恨富者想象一样,富人全都是坏人。我们或许没有一个「富爸爸」,但没有伞的孩子,更需从小就做好节俭、爱阅读、爱工作和学习投资的习惯,善用每一个金钱(金钱即种子),或许我们不会成为极之富有的人,但至少「财政的独立」使我个人生活过得更写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