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吉狄马加:国际上获奖最多的中国诗人 他的诗歌是史诗

 shang小冋 2019-05-22

中国当代先锋诗人、思想随笔作家蒋蓝评论吉狄马加是一个谦逊、低调的人。蒋蓝说,据统计,吉狄马加是在国际上获奖最多的中国诗人,诗集翻译成外文版本最多,但吉狄马加低调不宣传。二十多年前,吉狄马加的诗集就在四川出版,此次作品再次在四川出版,意义很大。“吉狄马加的诗歌真的就是史诗。”

吉狄马加:国际上获奖最多的中国诗人 他的诗歌是史诗

吉狄马加正是在大凉山彝族文化的涵养中长大,这让他的诗歌染上了彝族浓厚的民族色彩。每次谈到自己的创作资源与写作背景,吉狄马加都毫不讳言是来自于彝民族数千年的精神文化传统,其中既包含了彝族人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同时也包含了独特的诗歌美学精神。他说,“在我少年的时代,当我长时间地遥望着一望无际的群山的时候,诗歌的种子就已经被种进了我的心灵。不用怀疑,诗歌将伴随着我走到生命的尽头。我选择诗歌写作这样一种方式,来与这个世界和人类进行精神层面的沟通,那是因为这样一种方式更适合我。”

吉狄马加:国际上获奖最多的中国诗人 他的诗歌是史诗

吉狄马加成名极早。他于上世纪80年代步入诗坛,以诗集《初恋的歌》斩获中国第三届新诗(诗集)奖时,年仅25岁。诗评家们对他的诗歌多有阐述,一些专家认为,吉狄马加的诗既置身于汉语写作的场域,又植根于彝族经书、神话、民间故事的地方传统,在文本上体现出现代诗与民间谣曲、民族史诗片段的混合风格。在一次关于他的名作《我,雪豹……》的研讨会上,诗人叶延滨谈道,这是吉狄马加的标志性作品,是对彝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人与自然万物关系相融合的精湛展现,再次展示出作者诗歌才华的天赋和卓越的语言艺术才能。而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清华评论说,“一头雪豹被野蛮地杀戮,说明人性的粗鄙与愚昧,诗人当然可以就这一事件表达悲伤和愤怒,但如果仅限于此,处理就略显不足。在我看来,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将一个一般性的伦理命题,升华到了一个更为复杂和复合性的命题。这就是文明的哲学,生命哲学的高度。”

吉狄马加:国际上获奖最多的中国诗人 他的诗歌是史诗

吉狄马加是彝族诗歌的集大成者,吉狄马加诗歌现象提振了彝族诗歌的创作信心和创作热情。彝族是一个诗歌的民族,诗性的民族,可以说,诗歌因子渗透于古往今来的每一个彝人的生活中和骨血里。在彝族人的历史中,在婚丧嫁娶等各式场合,彝族人都是以诗歌的方式或者说是诗化的语言进行对话、交流和赛辩斗智的。但不管是彝族的典籍、史诗,还是克哲尔比(彝族诗化谚语)等其它诗歌形式,差不多都为集体创作,在吉狄马加之前,彝族虽然是一个具有悠久的文化灿烂的文明的古老民族,但并没有产生过世界级的大诗人。这里面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比如因为彝族生活和地理上的历来处于边缘和封闭状态,比如彝族口耳相传地承载和传承民族文学的方式,比如彝族的诗歌、典籍几乎都为集体创作,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等,阻碍和制约了在彝族的历史上产生家喻户晓、载入史册甚至是具有本民族之外和世界级的影响力的个体诗人。可以说吉狄马加开启了彝族诗歌走向世界、把一个古老的诗歌民族带进世界视野里的全新时代。从这一角度而言,吉狄马加是彝族诗歌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彝族汉语诗歌写作取得巨大成功的典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