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库论坛 | 寻找扶贫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出路

 东西二王 2019-05-23

文/刘学敏

在这场堪称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战役中,国家通过“五个一批” (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用以解决贫困地区的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近年来(2012- 2 0 1 8年)8000万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其中,对于一个地方而言, 产业发展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产业发展可以达到“富民”和“强县”的双重效果。一方面,贫困户搭上产业发展的快车,增加收入, 达到“富民”的效果;另一方面, 产业发展又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支撑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达到“强县”的效果。从实践上看,各地都在千方百计通过发展特色扶贫产业,确保“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

然而,从最近几年的实地调研情况来看,目前许多贫困地区在产业发展中实际上面临着重重困难。如果这些困难不能有效地解决,将会影响到整个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

首先,各地产业高度雷同, 甚至存在恶性竞争。在本轮脱贫攻坚中,各地都依托当地自然资源, 发展特色扶贫产业,编织着产业精准脱贫规划,但结果却是各地扶贫产业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尽管都强调“特色”,强调“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但实际上却很少有创新性的发展思路,不仅村与村、乡与乡、县与县的产业发展高度雷同,就是各省之间的扶贫产业也有几分相像。如目前各地都普遍面临的“三桃(萄)”(核桃、葡萄、猕猴桃)严重滞销问题等。其结果是,产品竞争趋于激烈,加大了扶贫产业发展的风险。市场供给增加导致农产品价格下降, 使不少地方扶贫产业的发展还没有看到效益时就面临着产业失败,贫困农户刚刚脱贫就又面临着返贫的风险,或者,尚未脱贫就又增加产业失败导致的经济负担和由此造成的精神负担。

其次,严重缺乏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和劳动力。产业发展需要人才、资金和劳动力等要素。从实际情况看,为了扶持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包括财政、信贷(扶贫小额贷款)、东西协作等等各项资金都有持续地投入,为那里的产业发展作了最充分的准备。但是,贫困地区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发展产业必备的人才,因缺乏人才而缺发展思路,也缺乏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持。很多地方,因为缺乏必须的专业人才,视野不开阔,没有专业知识,“千挑万选”出来的扶贫产业往往很大众化,在产业发展初期就注定了要失败的结局。不仅如此,那里甚至连发展产业所需要的普通劳动力也非常缺乏。目前,贫困地区农村的空心化和老龄化现象非常严重,许多村子60%-70%的劳动力都外出务工,有的地方甚至超过了80%,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老弱病残,没有劳动能力,不能支撑扶贫产业的发展。但即便是这样, 他们有时也不愿意或者无力参与到新发展的扶贫产业中,无法甚至于不愿意使用新技术和新的生产方式。

再次,扶贫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非常低。扶贫产业的发展要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它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单家单户,它必须要有一定的规模和比较高的组织化程度。在目前对于贫困户的带动主要是依靠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它是劳动群众自愿联合起来进行合作生产、合作经营的一种合作经济组织形式,它是产业扶贫过程中组织贫困群众、链接市场的重要主体。但是,从实际调研的情况看,许多地方超过80%的专业合作社是“空壳”——基本不发挥作用,不能有效地组织起农户。即使是一些运行着的专业合作社也可能仅仅徒有合作社的形式而没有其内容(这些合作社本身是一个私人企业或者是私人作坊等),自身运行非常不规范。许多农户加入这样的专业合作社也仅仅是获得一定的分红,因为政府给予了这些合作社入社农户“产业奖补”的资金甚至是“户贷企用” 的小额贷款,贫困农户并没有实质性的参与,况且有些合作社甚至早就已经资不抵债了。由于组织化程度低,专业合作社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使新发展起来的扶贫产业呈现出小、散、弱的特点,可持续性比较差,缺乏竞争力。

最后,许多地方的扶贫产业短期化倾向严重。在脱贫攻坚阶段, 由于政府的强力推进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得益于各个帮扶单位和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全力扶持,各种依托地方特色资源而形成的特色扶贫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扶贫产业的发展增加了贫困农户的收益,支撑了贫困农户的脱贫。但是,催生这些扶贫产业的脱贫攻坚具有“阶段性”的特征,因而这些产业也就不可避免地带着“扶贫”的标签和印记。很多帮扶单位和帮扶工作队或许在2020年以后就会撤离,而从调研实际情况看,这将会严重影响历尽“千辛万苦”发展起来的扶贫产业。尽管有很多地方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并且也已经采取了措施, 如帮扶工作队将把脱贫攻坚与下一步的乡村振兴“无缝”对接, 打造一支“持久”的工作队,但此后的工作如何开展以及对于扶贫产业再如何帮扶尚没有明确的规划和思路。

正是由于存在着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地影响到脱贫攻坚的可持续性,也将影响下一步的乡村振兴。因此,在农村中构建具有可持续性的扶贫产业便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需要高度重视。

首先,针对产业高度雷同和产业恶性竞争的问题,目前确实还没有非常好的解决办法。既然是市场经济,最终的结果需要市场去评判,而目前的市场评价体系是以工业化和市场化的价格体系为标准的,弱势的、稚嫩的扶贫产业根本无力应对。可行的办法是,通过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摸清各地产业发展的特点,在对贫困村进行帮扶时,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要认真谋划产业发展,即使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的产业的贫困村也要厘清未来的发展思路。针对农产品的市场波动风险,由于做好市场选择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而大多数农民的文化程度不高,凭他们的自身能力很难完成,建议政府主动关注市场变化,及时对产业发展和市场变化趋势做出研判,提供决策服务,农业、科技、物价等部门组织科研、技术人员定期上门服务,全程跟踪指导,及时解决扶贫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 帮扶单位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扩大市场信息收集渠道,帮助贫困村因地制宜探索促进经济发展、贫困户真正脱贫的长期发展路径。事实上,扶贫产业的培育是下一步乡村振兴的前奏,它为乡村振兴奠定产业基础,而乡村振兴的实现必须要有大的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的转换。当下的扶贫产业发展仅仅解决的是“量” 的问题,是农村人口中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农户)的增收问题, 解决的是“大贫”与“小贫”、贫困地区农村整体低收入中较高一些的收入与较低一些的收入之间的关系问题。为了避免产业雷同和恶性竞争,必须要有一个总体规划,最好的办法当然是错位发展,但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作为政府来说,为了解决扶贫产业弱势的问题,需要进行保护,这方面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如日本、韩国等国的经验。就是说,尽管是“小农”生产方式,但通过降低竞争风险,仍然要让他们有利可图。同时,在绿色发展的背景下,许多贫困地区处于发达地区的“上风”“上水”位置,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为下游地区发展做出过或者正在做着巨大的贡献和牺牲,需要进行生态补偿,这也成为支持扶贫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据。基于政府的产业保护和区域的生态补偿,使扶贫产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

其次,针对产业发展严重缺乏人才和劳动力的问题,其根本的解决办法是要创造人才和劳动力回流的环境。事实上,一个贫困村扶贫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能人”,通过发展“能人经济”带动一方发展。目前,从见诸媒体的报道和实地调研的情况看,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回乡创业,就是在外闯荡多年的农民工,他们手里积累了较为充裕的资金、技术和经验,他们中间有不少懂市场、善经营的人,如果他们能够参与到贫困村里扶贫产业的发展中,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实上,各地都有这样的回乡创业者,他们对于家乡的脱贫攻坚和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原来的插队知青对于“第二故乡”的回馈,就是当年在贫困山区插队的知青回城以后,经过多年的创业打拼,不少人发展了产业,积累了资本,现在也已退休。但他们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是在贫困地区度过的,他们怎么也不能忘了自己在贫困地区的青葱岁月。尽管那个年代对于他们整个一代人是不幸的,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当韶华逝去以后便多了“第二故乡”的情节。他们去贫困地区创业,助力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所有这些,都有许多成功的范例。而成功的关键在于政府要打好“政策牌”,帮助他们选择市场前景好、产品附加值高的产业。对于普通劳动力而言,吸引他们回乡的一个重要的利益机制,就是让他们也能在家乡找到工作,获得至少与在外乡务工差不多的收益。他们中的多数人更愿意在家乡工作,因为家乡不仅有稳固的社会关系,而且他们对于家乡还有更大的“认同感”。事实上,许多外出务工者只是因为家乡实在是没有“挣钱门路”才不得不选择离乡背井。对此,只要做好工作,让“能人”推进产业(实际上也就是市场选择产业),政府再搭一把手,就可以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回乡,这是经济规律作用使然。

再次,针对扶贫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低的问题,可行的办法仍然是要大力倡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把这个农民自己的专业经济组织做实、做大、做强。目前,许多贫困地区农村扶贫产业发展不具有竞争力,就是因为没有组织起来或者没有“自组织”, 专业合作社仍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没有组织, 一盘散沙, 是不可能抗击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灾害)的。在大生产、信息化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不具任何竞争力的小生产注定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失败是一种宿命。合作经济组织,它首先强调的是“合作”,它使贫困农户以一种“组织化”的面目出现, 本身就具有“ 带贫”“ 利贫”的性质。从结构上看,合作组织使得加入的每个农户都获得相等的权利,即在决策上的“一人一票”,否则农户就不可能摆脱“能力上的贫困”(诺贝尔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语)。对于贫困农户来说,加入合作组织使他们能够走出分散的单打独斗模式,这是一次“质的飞跃”,对于农户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然,加入合作组织的前提是自愿,是在利益诱导基础上农户能力的提升。同样,合作组织强调“经济组织”,从功能上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产业扶贫过程中组织贫困群众、链接市场的重要主体,其特点是联接市场和农户,以市场信息优势指导农户的种植、养殖的品种和规模等,它的运作模式决定了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方向。正因为如此,通过加入合作经济组织,可以使农户获得信息和更多收入,也提升贫困农户的能力。一句话,它使农户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最后,要解决扶贫产业发展短期化倾向的问题,其核心就是要建立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要把脱贫攻坚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前奏来看待。事实上,产业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在短时期内打造一个产业是非常困难和艰辛的,况且有些地方在一年、两年就要脱贫摘帽。一个优势产业的形成往往需要很长时间,在有些地方优势产业历经几十年才得以形成,像山西临汾市吉县发展的品牌产业——苹果产业就用了30 多年的时间,但即使这样仍然面临着提质增效的艰巨任务。在脱贫攻坚阶段形成的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产业实属不易。不少地方的扶贫产业才刚刚形成,还在萌芽阶段,还很脆弱,它是在各种帮扶和很多投入下才形成的, 一旦离开扶持,费尽千辛万苦发展起来的产业就可能萎缩。因此,建立扶贫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完善产业扶持体系,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衔接,使贫困村的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当然,完善扶贫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首先必须研判这个地方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景。如果某个地方将来连人口都无法留住,或者根本就没有任何发展前景,就应该而且必须做出适时的调整。这就是说,在结构调整和乡村体制变革的基础上构建长效机制,而不能是只要是现有的贫困村就要发展长期的扶贫产业。完善扶贫产业发展长效机制,各种帮扶也是必不可少的。目前,许多地方已经把贫困村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有意识地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 称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但鉴于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尾声,建议把这支队伍称之为“乡村振兴工作队”,除了继续履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职责, 还要继续支持产业发展,积极谋划乡村振兴。

总的来说,在脱贫攻坚中, 扶贫产业尽管有了长足发展,但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仍然是面临的首要问题,而要解决扶贫产业难以持续发展的问题,首先必须以全新的视角重新思考和审视扶贫产业的发展,把发展扶贫产业仅仅看作是一个阶段性的目标,把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起来,这是解决扶贫产业短期化倾向和实现持续发展的认识基础, 是“学”的范畴。在此基础上, 再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去探寻扶贫产业的“术”的问题。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