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教学】辛安亭:对小学集中识字的几点看法

 明月珰珰珰 2019-05-23

辛安亭 (1904-1988),山西离石人,上个世纪30年代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著名教育家、出版家,我国普通教材编写的开拓者,新中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奠基人。著有《辛安亭论教育》《文言文读本》《注音儿童三字经》《精选古诗词背诵手册》《中国古代史讲话》《中国历史人物》《中国著名现代人物选》《外国历史人物》等。

             匕

对小学集中识字的几点看法

文 | 辛安亭

           阝               勹

                              廴              匚

小学低年级集中识字是提高语文程度的一个关键问题

所谓语文程度也就是阅读和写作的程度,语文程度的提高, 也就是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不识字或识字不多,就不能进行阅读与写作,这是谁都知道的。所以识字在语文教学中有其特殊的重要作用。但多年来在语文教学中对识字教学没有足够的重视,尤其缺乏有力的措施,大大影响了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

拼音文字在学了字母、拼法与初步语法之后,阅读就很方便了。只要内容是儿童能理解的,篇幅长一点也没大关系,都可以读下去。因此,欧、美用拼音文字的国家,小学语文课本,一般课文较多,篇幅也长,内容比较丰富,四年小学可到七八十万字的语文教材(据译文计算)。而中国过去六年小学语文教材只有二十万到三十万字。这绝不是儿童接受能力有什么差异,主要是拼音文字半年内可初步掌握拼写工具,这时阅读就可放开,不受多少限制,所以所余三年半时间就可学大量的课文;而汉字不是拼音文字,是方块字,学起来比较难,这是汉字、汉语的特点。由此产生了识字与阅读的矛盾,识字教学与语言教学的矛盾,即顾了识字编的教材,不便于教语言,教阅读;顾了语言教学编的教材,不便于教识字。并驾齐驱,难以共进。这启示了我们识字不成套不够用,就是说不识到两千左右字,难以开展阅读。而识两千左右字,过去一般需要三年以上。因此如何缩短时间,在小学低年级及早掌握两千左右常用字,是提高读写能力,提高语文程度的关键。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需要千方百计设法解决。

汉字识字教学的历史经验

1960年我们在肯定解放前后由教育方针所决定教育质量有着本质不同的前提下,仅从识字这一点出发,曾经从1904-1959年间的小学语文课本中选了30种,统计过一、二年级所讲的生字数量。结果,最多的两年共教1807字,最少的只教910 字,教1100-1300字的有14种,几乎占了30种的一半。可见过去一般课本两年只教1200字左右, 平均每个学习日学不到三个生字。

过去五十多年的课本,大体又可分为前后两种情况。1922年新学制以前的课本,课数较多,一般半年学五六十课,课文短,每课平均有七、八个生字,一开始是看图识字课较多,便于识字,两年一般可识到一千五、六百字。新学制以后,教材编法从句子开始,强调寓识字于阅读之中;每课生字只有三、五个或六、七个,半年只学三、四十课,两年只能识到一千一、二百字,三年识不到两千字。识字与阅读齐头并进,识字拖住阅读的后腿,不能前进。要求双丰收,结果两失败。这是1959年前的几十年间语文课本教识字的情况。1959年到现在的情况也大致相同,只是课数更减少了,总的识字量也减少了,每课生字加多了。总的说来,识字效率是很低的。

我们再往前看,中国历史上识字教学的情况,就有些不同了。那时的教育是封建教育,我们这里单从识字这一点来谈。从两千多年前西汉元帝时史游编的《急就篇》谈起。据顾炎武、章太炎、王国维等的考究,《急就篇》在汉、魏、两晋、南北朝,一直是最主要的识字教材。这本书取了当时常用的二千来字,前半用三字句把姓名字罗列起来,后半用七字句把衣着、农艺、饮食、器用、飞禽、走兽等各类字罗列起来,意图是集中识字,速成识字;编写方法也体现了这一精神,形式便于诵读,便于记忆,所以一直风行了好几百年。

代替《急就篇》的识字书本,主要是《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和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各种杂字书。《百家姓》与杂字书和《急就篇》的编法相同,都是把常用字“以类相聚”编写的,没有什么文意可讲。《千字文》和《三字经》虽然内容上有些充满了封建性的糟粕,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文意并不讲解,而是当作单纯识字书本教的。《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各流传千年左右。

二千年来都是先识字,后阅读。读了《急就篇》或《三字经》等识字书本以后,才开始系统读《论语》等书。识字与阅读分开阶段,分散难点,识字时集中力量识字,因而识字教学的效果比较高。有的一年读完《三》《百》《千》等三本书,识到一千多甚至两千字,有的一冬天三个月就可识几百字,我自己就是两次冬学扫了盲的。

集中识字为什么能提高识字的效果呢?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便于教师集中目标教字,便于学生集中精力识字,师生经常反复在识字上多下功夫,识字效率自然会提高。二是集中识字生字出现多,便于利用汉字规律,便于利用比较方法,可以加速识字效率。汉字本来是有规律的,虽因年代久远,字音、字形、字义都有不少变化,使汉字规律变得支离破碎,但是,就是支离破碎的规律,如果适当利用起来,还是可以节省教学时间,加速识字进度的。同时汉字有音相同、形相似、义相近或相反等现象,利用比较异同的方法教学识字,也可以减少识字的困难,加速识字进度。

全国解放以后,许多有教学经验的同志都强调低年级应该着重识字。据此195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草拟的《改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初步意见》和1956年教育部公布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都提出小学一、二年级以识字为重点,要求增加识字数量。但是由于课本的编法没有多大改进,教师对以识字为重点的要求也缺乏理解,因此,多年来识字教学仍少改进。黑山的识字教学经验对小学生虽未必适用,但已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学习,也说明了提高识字教学效果是广大群众的要求。

批判地接受识字教学的历史经验

有人曾拿民国以来的小学语文课本的编法为理由,说集中识字违反了50年来语文教学的历史经验,其实50年来的经验应该吸取,也需批判;两千年来的经验,应该批判,也需吸取。

如何批判地继承过去语文教学的经验呢?简要讲来,几十年来的语文课本,内容切合儿童生活,语言也越来越明白清楚,儿童学起来较有兴趣,也容易接受,这是清末以来课本的优点(当然,就其思想内容来说,解放前后有根本的区别,这里无须细说),比封建社会的教材是一大进步,应该继承,但课本的编法,识字太分散,教师教法对低年级又不着重教识字,而是识字、知识、思想、语言平均使用力量,以致识字效率不高,这是应该改革的。清末教育改革以前的教材与此大大相反。从内容、语言来看,都距离儿童太远,枯燥无味,儿童不喜欢,这是缺点,应该改革;但其集中识字的办法,能够提高识字效果,这是汉文识字教学的传统经验,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是应该继承的。当然,继承也不是简单的拿来,而是要批判地吸取,要做认真的具体的分析,要在取中有弃,用中有改。

识字课本的编法应从总结过去的经验做起,要批判地吸取两千年来编写识字教材的经验,也要批判地吸取几十年来编写小学语文课本的经验。两千年来的识字教材都是采用字义相连的办法编写的,特别是字义上“以类相聚”的编排形式更为流行,没有一种是按字音、字形的体系编排的。这是有道理的。因为这样编法便于理解,便于诵读, 便于记忆,便于集中力量教识字。

“以类相聚”和“便于诵读”是传统经验中最值得学习的东西。当然,“以类相聚”应求多样化,“便于诵读”应避免形式呆板,不要只采用三言、四言、五言等每句定字的形式。此外, 还应尽可能每课配有插图,以免单调乏味,便于儿童持久学习。要做到这些,又得从近几十年的语文课本的编写中学习许多经验。总之,识字课本的形式要不拘一格,力求多样, 看图识字、“以类相聚”的杂字课本、谚语、谜语、儿歌、民歌、歌词和戏本唱段、简短的寓言和故事,都可以作识字课文。这样的识字课文,篇幅都比较简短,生字较多,教师教时便于集中目标教字,不在知识、思想、语言方面多费时间;学生学习也便于诵读, 便于记忆, 可以集中注意识字,不在其他方面多费精力。集中目标教字,集中精力识字,才好保证提高识字效率。

过去一课课文如果用三节课时教, 用在识字教学方面的约只占一课时, 用在知识、思想、语言、阅读等方面的就占到两个课时。这种现象必须改正, 要把教识字、写字的时间占到两课时,其他活动只占一课时。学生课后练习,也要把力量多用在识字、写字方面。

集中识字的课本应如何编写,教学方法应如何具体改进,我在1961年10月的《人民教育》上曾写了一篇文章叫《我对小学集中识字的一些看法》,里边有详细论述, 这里就从略了。

小学低年级集中识字, 要求识到多少呢? 我意可识到两千。也许有人认为不可能办到, 其实,两年识两千字,平均一个学习日才只认四个字, 一个课时只认两个字,只要教学时间有保证,教材编法与教师教法有改进, 都能做到以识字为主,不在别的方面浪费时间, 是应该可以办到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