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透水事故系列】山东省潍坊市昌邑正东矿业有限公司“7·10”重大透水事故

 laobing719 2019-05-23

事故概况:2011 年 7 月 10 日 21 时 30 分,潍坊市昌邑正东矿业有限公司铁矿发生井下重大透水事 故,造成 23 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 2864 万元。

视频回顾

一、事故发生经过

2011 年 7 月 10 日 21 时 30 分左右, 正东矿业有限公司铁矿主井西南侧的采空区顶部(露天坑底部)垮塌,大量积水和泥沙迅猛泄入井下。

至 23 时左右,井下-65.9 米、-47 米、-30米三个中段全部淹没,最高淹没水位线为-25 米标高,瞬间水头达-3 米标高处。经核实,事故发生时,井下共有作业人员 31 名,除在主井附近从事出矿、摘挂钩和发牌作业的 8 人成功升井外,其余 23 人被困(在二水平主井西侧约 100~270 米、东侧约 100 米处出渣作业面8 人,在三水平主井车场东、西两侧约 100 米处 6 人,在四水平副井车场附近约 100 米处出渣作业面 9 人)。

经过日夜连续抽水排淤,7 月 16 日 12 时左右,救援队员在二水平大巷入口处,搜寻到2 具遇难矿工遗体。

7 月 25 日,经事故抢险救援指挥部组织各方面专家论证,确认井下其余21 名被困人员已无生还可能,报请潍坊市政府批准,自 7 月 26 日起,从抢险救援为主转入善后处理为主。

二、透水点及透水水源分析

(一)透水点位置分析。

发生透水的露天坑位于主斜井上盘西南侧约 200 米处。 据了解, 该坑最初形成于五十年代,历经多年无序采挖,逐步扩大并遗留至今,由于长期无人关注,至事发时,坑内存积了大量的废石、尾矿、垃圾和地表水等。2011 年 7 月 16 日,潍坊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对露天坑实测,其上部长 220 米,宽 30~100 米。根据正东矿业有限公司 2010 年 12 月绘制的“资源量估算、井上下对照及矿区叠合平面图”标注该露天坑“水面标高+13.676 米、水深 4 米” ,推算露天坑底标高约为+9.676 米。据当地雨量站提供的资料,6 月 22 日至 7 月 9 日该地区降水量为 130.9 毫米,结合事故发生后的排水量和露天坑回填土石方量,估算露天坑下泻的总水沙量为 5.5~6 万立方米。该矿 ±0 米 (一中段)水平在主斜井西侧没有施工过程,在露天坑底下方二中段布置有采场,其中 2 号口有一个采场(专家组编号为主-32-2-1,意为主井的-32 平方米号口 1 采场,下同)开采高度最大,沿矿体倾角约 50°向上开采,倾斜高度约 50 米,垂直高度约 38.3 米。二水平巷道底板标高为-32 米,相应空区顶部标高约+6.3 米,据此推断该采场空区顶部距离上部露天坑底部之间的垂直厚度约 3.4 米。在该采场东面还有一个采场(主-32-2-2),开采的垂直高度约 25 米,距上部露天坑底的垂直厚度及倾斜厚度比较大。因此,确定透水点位于-30 米(二水平)2 号口开采高度最大采空区(主-32-2-1)与露天坑底之间厚度最小的部位。

(二)透水水源分析。

根据山东省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提交的 《山东省昌邑市盘马埠矿区铁矿详查地质报告》 、山东方元地理信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提交的 《山东省昌邑市杨家庄铁矿核查区资源储量核查报告》 和山东省冶金设计院编制的 《昌邑正东矿业有限公司盘马埠铁矿开采初步设计》 表明,矿区位于地下水贫水区,主要分布有第四系孔隙水含水层和基岩裂隙含水层,含水层富水性弱,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属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如:在盘马埠村西北一带,村民打机井十几眼,井深 50 米左右,大都无水。矿区第四系厚度 1~2 米,强风化带深度 35~40 米,即 0 米标高以上全为强风化层,岩石节理裂隙发育,工程地质条件差。鉴于地下含水层的富水性极差,因此确定露天坑积水为唯一突水水源。

三、事故直接原因

采掘施工队伍非法违规开采露天坑下部的矿体(保安矿柱), 造成保安矿柱远小于设计尺寸,致使保安矿柱冒落,露天坑内水沙泻入井下,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经调查, 采掘施工队负责人陈志敬与昌邑正东矿业有限公司违反程序, 在没有任何资质和证照的情况下,违规签订采掘施工合同,随后,非法购买温州矿山井巷工程有限公司的建筑业企业“矿山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和“矿山采掘”安全生产资质,并私刻公章,伪造施工单位委托书等虚假材料。根据设计和验收评价报告要求,由于开采区上方有历史形成的露天坑,因此,井下开采施工时 0 米水平以上不得采矿,露天坑底部必须保留 8~10 米的保安矿柱,同时,露天坑不能存水,以确保矿井安全。但该公司没有按设计要求组织生产,没有编制开采施工方案盲目施工, 违规开采露天坑底部保安矿柱, 使保安矿柱遭到严重破坏。 又因该处岩层为强风化带,节理裂隙发育,进入 6 月份以来,几次连续降雨,露天坑水位不断上升,加之相邻的采场有采矿行为,不断放炮震动,致使采空区顶部与露天坑底部保安矿柱垮塌,形成溃水通道,发生透水事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