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认识: 一般情况下,孩子在3~4岁开始控制排尿,如果5~6岁以后还经常性尿床,每周2次以上并持续达6个月,医学上就称为“遗尿症”。 小儿遗尿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遗尿,原发性遗尿是指小儿从小至就诊时一直有遗尿,而继发性遗尿是指小儿曾经停止遗尿至少6个月,以后又发生遗尿。 小儿遗尿以原发性遗尿占大多数,其中尤以夜间遗尿最常见,以男孩多见;夜间遗尿者约有半数每晚尿床,甚至每晚遗尿2~3次,白天过度活动、兴奋、疲劳或躯体疾病后往往遗尿次数增多,日间遗尿较少见。遗尿患儿常常伴夜惊、梦游、多动或其他行为障碍。 中医认识: 遗尿俗称“尿床”,多见于3~10岁小儿,主要表现为夜间熟睡时或白天睡眠中呼之不醒或梦中自遗,醒后方觉。轻者数日1次,重者每夜必遗或一夜数次。病程持续数日乃至十余年不等。不仅增加小儿精神负担,影响身心健康。而且影响生长发育。主要病因是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大病之后失于调养。 病例分享: 洪某某,男,5岁 2018-9-28初诊 主诉:经常性尿床2年,加重半月 现病史:患儿3岁以后仍经常性尿床,近半月明显加重(可能与乔迁新居有关),每日都有遗尿,1-3次/日。易出汗。口渴。纳寐可。大便平。舌淡偏胖,苔少但津液较多。脉沉细。 用药:益智仁15g 山药15g 桑螵蛸6g 金樱子10g 芡实10g 补骨脂6g 杜仲10g 莲须6g 甜叶菊3g,7剂,水煎服,日一剂分2次服。 2018-10-06二诊 服药第二包起未再遗尿。仍有汗多口渴。 守上方加太子参10g 五味子3g 麦冬6g,7剂。 2018-11-26随访 患儿偶有遗尿(过度兴奋或疲累时)。 《小儿药证直诀》: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说明小儿机体柔嫩,气血未充,经脉未盛,神气怯弱,内藏精气未足,卫外功能未固的生理特点。《温病条辨·解儿难》总结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认为幼儿赖阳以生,依阴以长,然而阴既未足,阳气未盛,故治疗当以维护阴气为要,更要善于护阳,以兼顾小儿稚阴稚阳之体。 文中遗尿方出自《杏林薪传》(具体可详见文章“尿床重用益智仁”),实为缩泉丸合水陆二仙丹加减而来,具有温补脾肾、醒神益智、固精缩尿的功效,尤为适合下元虚寒的遗尿患儿。经治几例,疗效颇为满意,因用药大同小异,故不再赘述。另外,此方加减用治年老体弱、阳虚尿频的患者,收效亦佳(例如遗尿方合济川煎,治疗阳虚便秘尿频,利后阴而涩前阴,二便同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