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中成药行业近二十年的步长制药,制订了“聚焦大行业、培育大品种”以及做“中国的强生、世界的步长”的中短期发展战略” 《投资者网》向劲静 在国家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开展医药行业的供给侧改革的大环境下,药企纷纷开始转型。往往在药企转型的过程中,总会备受关注,尤其是深耕行业多年的老药企,步长制药就是其中一家。 深耕中成药行业近二十年的步长制药,制订了“聚焦大行业、培育大品种”以及做“中国的强生、世界的步长”的中短期发展战略。为了实现“中国的强生”这一战略,步长制药的三大转型也在稳步进行:从营销型驱动向产品型驱动、向科技型公司转型,由中成药向生物药、化药、医疗器械、互联网医药等全产业转型、由中国本土化向全球化转型,并且成果已十分明显。 针对转型当中的具体情况,步长制药此前收到上交所的问询函,可谓“追命13问”。值得一提是的,收到年报问询函的十余家医药类上市公司大概还有近10家没有回复,反而处于风口浪尖的步长制药在不足十天的时间就完成了53页,五万多字的详细回复。 首当其冲的拷问: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 在来自上交所的“灵魂拷问”当中,销售费用问题首当其冲。具体来看,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过高、销售费用大幅波动是问询的重点。步长制药2018年超过80亿元的销售费用和占营业收入58.81%的比例,引人注目。 步长制药在年报中披露,销售费用中93.15%为市场、学术推广费及咨询费,上交所直接要求补充披露市场、学术推广费的主要核算内容及金额,并进一步要求说清楚学术推广活动的场次、费用、参会人数等具体信息,分析销售费用支出的合理性。 步长制药按照要求详细补充披露了2018年公司的市场、学术推广的详细信息:其中,组织市场活动19000余场次,参与人数500余万人次;组织市场调研23000余场次,参与人数300余万人次;组织学术交流活动20000余场次,参与人数140余万人。简单叠加计算,2018年,有近千万人次消耗掉了公司74.86亿元的市场推广类费用。 并且,步长制药还对74.86亿元的市场推广类费用进行详细拆分,分为市场活动费(31.24亿元)、市场调研费(15.16亿元)、学术活动费(17.88亿元)、学术交流费(10.58亿元)。 面临同样拷问的上市药企也不止步长制药,大理药业、龙津药业、九芝堂等药企都受到相关问询。其中,龙津药业给出的回复是,2018 年整年共举行了147场科室会、10场沙龙会、24场共识会。 在销售费用方面,根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度,中国医疗行业销售费用总额方面,上海医药以110.58亿元位列第一位,复星医药以84.88亿元的销售费用在医疗行业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二,华润、恒瑞、科伦后来居上,均在前6位。其中,步长制药的销售费用总额在医疗行业上市企业中的排名开始下降,其销售费用排名降为第3名。 另外,步长制药2019年一季度销售费用总额为17.07亿元,在医疗保健行业排名第6位,行业排名再次下降,体现了其销售控费的成效突出。 与销售费用相对应的是研发费用,就步长制药的研发费用和研发人员人均薪酬是否合理也受到上交所的问询。 研发支出方面,数据显示,步长制药自2016年上市以来,公司的研发支出分别为4.59亿元、5.53亿元和5.76亿元,每年均保持增长。而值得注意的是,在2018年中药类上市公司中,步长制药的研发费用位列行业第三。其中,2018年步长制药研发支出5.76亿元,占营收比例4.22%,在制药行业176个上市公司中位列79名,处于行业中游,随着研发费用的逐年增长,其研发费用的行业排名预测也会有所上升。 此外,截止 2018 年 12 月 31 日公司研发人员总数为 950 人,研发费用中员工薪酬为 3,570万元,主要原因为公司披露的研发人员中包括核心技术人员和生产、管理、后勤等部门中参与、配合研发的辅助人员,该人员比例较大,上述 3,570 万薪酬中不包括该部分辅助研发人员薪酬,其薪酬体现在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中,因此研发人员人均薪酬在合理范围内。 来自注射剂安全的拷问 对于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和科学性的担心,正在给中药注射剂企业带来巨大困扰。作为步长制药四大支柱产品的丹红注射液就属于中药注射剂。 步长制药在回函中表示,通过自查,丹红注射液不存在媒体所报道的不良反应情况及质量问题,一直以来,公司持续对丹红注射液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研究,包括但不限于丹红注射液质量再评价研究、丹红注射液安全性研究、丹红注射液有效性研究。 但除了尚未落地的注射剂上市后再评价政策,已经进入实施阶段的医保目录限用、辅助用药的重点监控等政策已经成为影响步长制药中药注射剂经营的主要原因。 步长制药在回复函中表示,因医保受限,丹红注射液所对应的参保人群范围缩小;同时,截至2018年12月末,丹红注射液已被列入13个省份辅助与重点监控用药目录。丹红注射液年销售量、医疗机构实际采购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上交所的问询函中要求以步长制药为代表的一系列医药类公司提示相关政策带来的风险。 步长制药为此补充披露了应对措施和风险提示。公司表示,一是持续对丹红注射液进行上市后再评价及强化临床用药的规范性;二是多元化布局降低单一产品依赖性。益盛药业和龙津药业也根据问询函要求补充披露了类似的风险提示和应对措施。龙津药业还表示,药品集中采购将加快以化学仿制药替代进口药、原研药,此类政策也会伤及缺乏有效性、安全性临床证据的中成药。但未来几年,随着中药注射剂安全性、有效性再评价工作逐步推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全面实施,中药注射剂有望在优胜劣汰中迎来新的发展机会。 波动大的现金流与高比例的分红 年报显示,公司各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为 1.40 亿元、13.78 亿元、7.05 亿元和-1.73 亿元,由于现金流的差异较大,从而引起上交所的关注。 就此,步长制药详细回复表示,公司第二季度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加,是由于第二季度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减少所致。从而使第二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大幅增加;第三季度虽然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相对第二季度有所减少,但相较一、四季度仍然较高,所以第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也较高;第四季度随着收入的增加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也相应增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减少从而使第四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减少。 “故本年度各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大幅波动主要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活动收到的现金波动所致,属于正常波动。”步长制药称。 2018年财报显示,步长制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51亿,同比上涨4.54%。值得注意的是,在稳定的盈利能力及现金流支撑下,步长制药积极实施高分红政策,让投资者分享公司持续成长的红利。 根据步长制药4月披露的利润分配提案,若提案获得通过,步长制药自2016年登陆A股以来将实现连续三年派发现金红利,累积分红预计约36亿元,是其首发上市时募资总额的90%以上。这样高比例的分红,在A股很少见,这是对股东的最好回馈。同时,截至2019年5月17日,步长制药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累计回购股份2706.6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3.05%,购买的最高价为32.18元/股、最低价为23.47元/股,已支付总金额约7.24亿元(含佣金等交易费用),充分维护了投资者的利益,提振了市场信心。(思维财经出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