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保持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是很重要的。积极的心理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应该怎样在师生互动中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状态呢,结合积极心理对学生发展的重要影响进行探究,简要谈一谈师生互动培养儿童积极心理的具体方法。 一、教师如何培养儿童积极心理 (一)乐观的心态来源于生活,因此,要培养乐观的心态,首先就的好好从生活着手,保持好的规律的生活,健康而幸福。要有一个感恩的心,经常带着孩子欣赏和感激生活,体味生活带来的快乐与满足。懂得生活充满无限的美好与快乐,自然就会积极对待生活,乐观的面对来临的困难与挫折。 (二)要好好倾听孩子的声音,不管孩子遇到什么困难和情绪的问题,一定要让孩子尽情的去倾诉问题,发泄自己的情绪,不要一个人郁闷与消沉,憋着憋久了就会出问题的。只有当孩子的情绪得到了充分的宣泄与倾诉,问题的解决就迎刃而解了。自然就不会受到任何悲观情绪的影响了。 培养乐观心态就是要让孩子尽情的释放自己,认真的面对自己,积极的面对生活。最后,要理智的对待孩子的错误,人没有不犯错误的时候,只要犯错误好好改正就没问题。所有,你要允许孩子犯错误,不要太约束孩子的行为,让他自由自在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当然原则性的错误还是把握的,不能多度。如果你的要求太严格,决不允许孩子犯任何错误的话,孩子做什么事情都会捻手捻脚,不敢去常识,久而久之,感觉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做不了,悲观消极情绪就自然找上门了,乐观这时候早就走远了。因此,要是适当的要求孩子,放手孩子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三)密切同孩子之间的感情。我们都知道,我们需要朋友,当我们快乐的时候,快乐和朋友分享,快乐变成了两份,当我们痛苦的时候,我们向朋友倾诉,痛苦变成了一半。没有朋友是多么痛苦、可悲的事情。要塑造一个积极乐观的思维方式,友谊起着重要作用,所以从小培养孩子交朋友的能力,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一起玩耍,让他们学会愉快融洽地与人交往,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交得诤友、知心朋友。 (四)教孩子调整心理状态。要使孩子明白,有些人一生快乐,其秘诀在于他懂得寻找快乐,懂得把目光盯着快乐的地方。从小时候,从小事情,让孩子学会看到事物好的一面。比如,有一天你的孩子回家,非常渴,很想喝水,而家里只剩下半杯水了,很多孩子可能会说,“怎么只有半杯水啊!”而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去看这存在的半杯水。学会去想,:“啊,真棒,还有半杯水”。在这些小事,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明白我们的目光很多时候应该停留在好的那一面,懂得感受、珍惜好的那一面。在孩子受到挫折时,可为他指出前途总是光明的。当孩子习惯乐观地面对世界时,即使他们碰到了挫折,他们也很快会从失望中振作起来。 孩子健康积极的心态绝非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是在我们日常生活娱乐的点滴中潜移默化的。在周末或节假日,抽时间与孩子一起去郊游。给孩子布置一个供他玩耍的空间。每天早上与孩子互相问候,开启全新的一天。分享孩子的快乐,与孩子分享你的快乐。 (五)学会严谨细致 学习态度应该首先倡导严谨和细致,不要让孩子总是粗心大意,在通常情况下,越是能够做到严谨细致越是能够成才。了解其重要性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态度,首先就是培养孩子重视学习,认真学习,深刻了解孩子的学习重要性,才能端正态度。 二、培养幼儿积极心理的工作方向及 具体做法: (一)创造力的培养 常有新的主意和想法。喜欢创造新异的东西,总是有很多创意。认为自己 很有创造力。常常能想出做事的不同方 法,常常用不同的方法做事,喜欢学做不同的事。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用非传统的方式考虑问题和做事; 赞赏孩子的机灵、灵敏、足智多谋,善于举一 反三,触类旁通;鼓励学生对事物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一旦有了目标,就会使用创新并适当的行动来达到该目标; 鼓励做事不受陈规束缚,能灵活运用知识和经 验,能够想出新思路、新方法; 鼓励喜欢从事发明、创造、创新活动。 (二)热爱学习 学到了一些新东西时会很开心,没人要求学习的时候也会学,每当有机会学习新东西时都会 积极参加,阅读或学习新东西时总是废寝忘食。当想学习新东西时尝试找出有关它的资料,喜欢学习新东西是个勤奋的人。教师可以教育学生喜爱学校,喜欢上学;喜爱图书,喜欢阅读;善于从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上获取信息,喜欢参观博 物馆类的地方和任何有学习机会的地方;引导儿童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增长见识、积累 经验;对新事物感兴趣,积极主动接近、接受新事物;学习是自愿的,不是因为某种外界压力或诱惑而导致的。 (三)有视野(洞察力) 即使在困难的情况下,都可以做出正确的 判断,知道什么事情是重要的。常能提出较好的建议,善于找到解决冲突的办法,很少做出 错误的选择。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够清楚看清事实、讲 通道理、找到意义;教育学生能够对事物的走向给出准确判断,善于了解和解决生活中重要和复杂的事情; 看人准,且善解人意; 善于处理重要、复杂的事情; 善于帮助别人分析、解决难题,能够为他人提供有智慧 的忠告。 (四)真诚 总是信守诺言,不会为了摆脱麻烦而说谎。即使会惹上麻烦,也要说实话、会实事 求是。不会经常找借口,被别人信任。自己做错了事,就算再尴尬也会承认错误。主要培养学生真心实意,不虚情假意,不虚伪;教育学生真实坦荡,不掩饰想法;教育学生真挚诚实,不说谎骗人;教育学生诚恳正直,对自己的感觉和言行负责;努力使学生真实的需要和情感不被误解。 (五)宽容 只要欺负过自己的人道歉了,还能与他们继续做朋友,伤害过自己的人如果道歉了,会原谅 他们,会轻易地饶恕他人,会再给他们一次做朋 友的机会。会公平地对待对自己不好的人,当有人对自己做了不好的事,不会跟他们算账,一般 不与别人争论。教育学生宽容那些犯错误的人,原谅别人的过失,给他人 第二次机会;宽恕那些得罪过自己或欺负过自己的人,报复心不重; 在原谅了欺负自己的人后,心理会从负面消极的,如报复 或回避转移至积极的,如友善、宽宏大量或乐善好施,心中不存怨恨。 (六)谦虚 即使很擅长某件事情,也不会炫耀,做了件好事,自己一般不会说,即使做得很好也不会表现出比别人好 的样子,如果只是表扬自己会感到很不舒服的,不会显摆自己的成就,不大喜欢只谈论自己,而是比较喜欢让其他人有机会讲他们自己的故事,即使做了好事,也不会去张扬。教师要教育学生为人低调,不招摇,不寻求成为他人关注的焦点;做事低调,不张扬,不炫耀,比较喜欢让自己的成就自己说话;不认为自己很特別,常常虚心向别人请教。 (七)谨慎 无论做什么都很细心,凡做事都是经过大脑思考的。只有掌握了充分的事实才会做决定。做事前会考虑后果。不会连续两次犯同样的错误,不会做自己稍后可能后悔的事。教师可教育学生做事之前考虑周到,深思熟虑,仔细评判利弊得 失,小心地做出选择;做事过程注重细节,认真细致,确保准确无误;小心慎重,不随意冒险,不做自己认为以后会后悔的事, 也不说将来会令自己后悔的話。 (八)感恩 生活中很少抱怨,常常感恩他人或周围的环境。生活中可以找到许多值得感恩的事,经常觉得要感谢别人。 有好事发生时,会想起帮助过自己的人,经常在心里感激父母和家人,经常为生命中所拥有的而感到幸运。 我们可以教育学生花时间表达自己的感谢,如:感谢父母养抚育之恩,感谢 老师辅导教育之恩,感谢别人支持帮助之恩;由于常常表达谢意,所以,朋友和家人都知道你是个懂得感恩的人;意识到美好的事物并心怀感谢,这种感激可能是对非个人或非人类的,如:感谢自然界赐予阳光、空气、水以及花草树木、鸟兽鱼虫之恩, 感谢团体、组织、祖国的接纳护佑之恩;心怀感激的人会欣赏他人优点和品德; 留意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好事,但不会视为理所当然,所以,常常表达谢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