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你就按住我 万一通过了呢 在电影里,色调即情调 每个电影都有本身不同的情调样子 90年代的香港电影 经常会通过摇曳暗影,暗色调的迷离 带大家走进画面背后的人物情绪 其实配色是设计师最常用到的技术 东西高不高级 配色、排版占第一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你打开那些经典、广受好评的电影 配色上高级还是普通 一看就能看出 所以配色不好的同学们 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看电影 配色天才 韦斯·安德森 提到配色,提到电影 那一定不得不提的就是韦斯·安德森 他对配色有着天生的敏感 精致到每一个细节 似乎永远在重复他的平衡对称美学 时至多年这部《布达佩斯大饭店》 依然堪称配色典范 粉红与粉蓝色 构筑了两个年轻恋人的整个世界 让他们尽管身处于枪林弹雨中 依然能沉浸在甜蜜的 MENDL’S 甜品世界 同时饭店大厅的颜色也很值得学习 经典老欧洲的氛围 咖啡色、洋红、红金、黄金 记忆中的《泰坦尼克号》也是这配色 无论是装修欧陆酒店还是怀旧咖啡馆 都可以参照这风格 除了《布达佩斯大饭店》 另外一些经典《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穿越大吉岭》 等黑冷幽默、节奏明快的影片 也都由他导演 并且同样有着精彩的配色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水中生活》 《月升王国》 我们可以发现 看安德森影片 其实看的都是这个颜色组合 这些组合让电影有他的个人特色 散发着安德森味道 安德森自己也解释说: “我一直在努力避免重复自己 但我的电影看起来却像是在不断重复 这并非是我刻意所为 我所做的只是想让电影保持个人特色 但对观众来说又具有趣味性” 从衣橱的选择、彩色凝胶 到后期处理的滤镜甚至字体 电影色彩选择在导演眼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今天栢君就以电影的角度 跟大家聊聊怎么配色 五种配色框架:补色系 其实电影配色中 有 5 种常见的框架手段 在RYB颜色模型中 右侧颜色较暖,左侧颜色较冷 暖色明亮而活力 冷色调就给人一种舒缓平静的印象 这种补充配色方案 是迄今为止最常用的配对 因为色轮相对的两种颜色 就是一种高级的完美搭配 比如橙色和蓝色 就是在很多大片中使用的互补色 对立颜色大多与冲突有关 不管是内在还是外部 它将暖色调与冷色调相结合 产生高对比度和鲜明效果,富有生机的张力 《天使爱美丽》 《梦想科学》 《星际迷航》 上面这些都是一眼就能看出的补色 也有很多电影用了补色 但不明显 比如《搏击俱乐部》 其实也是由橙色和青色主导 青色在阴影中 橙色在高光里 《搏击俱乐部》 《亡命驾驶》 《搏击俱乐部》 而电影《搏击俱乐部》的另一幕 看似全以蓝绿色作为色彩效果 仔细地观察后会发现偏橙色的肤色 就是在与蓝绿色的背景相对 五种配色框架:同色系 同色系在色轮上是挨在一起的 它们匹配良好 可以在调色板中创造整体和谐 要么暖,要么冷 没有互补色的对比度和张力 并且同色很容易在景观和外部中利用 因为它们经常在自然界中找到 通常可以选择一种颜色来支配 第二种颜色可以支持 第三种颜色可以选择黑色 白色和灰色调来强调 《月升王国》 《暖暖内含光》 《雨果》 《盗梦空间》 《美国骗局》 像是《美国骗局》中 红色,橙色,棕色和黄色的彼此相邻 图像中的张力非常小 易形成一种温暖的整体感 五种配色框架:三重色系 三元色是在色轮周围均匀分布的三种颜色 在色相环上以120°隔开 即使色调非常不饱和 它们也会给人一种生动的感觉 可以说三等分配色是 电影中最冷门的配色模式 虽然很难 却异常引人注目 《2001漫游太空》
配色技巧就是其中一种颜色占主导地位 其他的颜色用来加强 五种配色框架:分裂 - 互补配色 分离式配色方案与补色非常相似 区别就是它不使用 基色直接对准的相反颜色 需要对准颜色两旁的颜色 《岁月的童话》 《银翼杀手》 《阅后即焚》 柯恩兄弟的电影《阅后即焚》中一幕场景 就以红色直接对应的绿色 两旁的蓝绿色呈现 它们比直接补色的张力更小 但也具有相同的高对比度 五种配色框架:矩形配色 矩形配色由四种颜色组成 位置是两对互补色的位置 通常都是五光十色的缤纷感 但至少有一种主色来突显效果 《龙猫》 《木兰花》 《妈妈咪呀》 电影中的配色 真的很值得大家多看看 以后看电影,多看看细节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