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心医生聊健康 2019-05-22 关注 讲完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后,我们来看看中药如何降低尿蛋白。 部分患者有疑虑:中药能治肾病吗?安全吗? 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都不是万能药,但作用都是肯定的。至于安全性,西药副作用一大堆,中药副作用也逃不掉,关键在于怎么减轻副作用。 前段时间遇到一位肾病患者,因为确诊肾病后,怕大医院花销大,就找民间偏方来治疗,吃一种神秘中药长达6个月。结果来院时满月脸、水牛背、妊娠纹、股骨头坏死,一看就很明显,是长期大剂量服用激素引起的库欣综合征。 后来才知道,他服用的这种来路不明的中药里,含有地塞米松。这是一种糖皮质激素,就是肾病患者尿蛋白较高时常用的西药激素。而且地塞米松是一种长效激素,作用很强,副作用也非常大,平时我们肾内科大夫对它的副作用很警惕,很少给予患者地塞米松治疗。 这位患者可以说是遭受了中西两者的双重危害。他用中药没错,用西药也没错,但是不正确用药就错大了。外貌的症状,还能改善恢复,但股骨头坏死、影响下肢行动能怎么办? 所以看肾病要去正规的大医院。只要没有严格的监管体系,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都没有安全性可言。 中医治疗尿蛋白的理念 从中医角度讲,尿蛋白的形成原因有三: 1. 脾气虚弱。 2. 肺气贲郁。 3. 肾气耗损。 部分患者尿蛋白很多,且常规用药后不见下降,这种顽固性蛋白尿往往是肺、脾、肾三者均虚弱所致。 中医可以进行健脾益气、益肾活血等治疗,恢复肾脏的升清降浊功能及封藏功能,尿蛋白往往就会下降。 中药治疗尿蛋白,可在3个方面发挥作用: 1.降低尿蛋白 目前大部分肾病患者没有在用(也没必要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而是进行降肾小球内压、利尿、抗凝等一般治疗。尿蛋白不是很高、没有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部分患者,也可以考虑只用中医药治疗。 而大部分蛋白尿患者,中西医结合是最好的选择。 以最常见的IgA肾病为例,比如24小时尿蛋白定量2g左右的IgA肾病患者,使用普利/沙坦类药物后,尿蛋白常常降到1g左右。但肾功能仍在缓慢地受损,可能10年后就要面临尿毒症。且有20%左右的患者,服用普利/沙坦后无效。此时加用益肾中药治疗,约95%的患者可进一步降低尿蛋白至0.5g左右,达到临床治愈的标准。 2.降低复发率 体外的肾上腺皮质糖激素进入体内,常会使人体的肾上腺出现萎缩。一旦激素药物减量,体内分泌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不够用,尿蛋白就会复发。 而中药可以防止肾上腺萎缩,从而在激素减量的过程中,让身体始终保持足够的糖皮质激素供应,从而降低复发率。 3.减轻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 应用激素后通常会出现库欣综合征:满月脸、斑纹、痤疮与水牛背、向心性肥胖等副作用,容貌改变明显。 激素的副作用,会让一个个漂亮的小姐姐或帅气的小哥哥变得面目全非,甚至一些媒体在报道肾病综合征患者时,称其为“怪脸病”: 从中医角度讲,激素属于“阳烈之品”,应用后1-2周会逐渐出现湿热或阴虚火旺症候,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头晕耳鸣,失眠易怒,舌红而苔少。中医中药治疗可选择清利湿热,清热解毒及滋阴补肾。 随着激素的慢慢减量,患者的症候逐渐转化为气阴两虚,此时的中医中药治疗可选择益气养阴。中药方剂可分别选择:清利解毒汤、滋阴补肾汤、益气养阴汤及补肾健脾汤等加减。经过中医中药治疗后,患者的满月脸、斑纹、痤疮与水牛背等副作用会明显减轻。 另外还有多种免疫抑制剂,比如特别常用的环磷酰胺,最为人诟病的是其生殖毒性,可能导致不育。此时使用保护生殖功能的中药,如玄参、莬丝子,仙灵脾等,这样一来,生殖功能就得到了有效保护。 总之,24小时尿蛋白1g以内的患者,大多可以单用中药或单用西药。而尿蛋白较高的慢性肾炎患者,尤其是有大量蛋白尿的肾病综合征患者,中药+激素/免疫抑制剂是最好的治疗方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