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快乐书法营 2019-03-10 17:17:23 笔画越少,越简单的字,越难写。这是学习书法朋友们的共同体会。 比如“人”字,“入”字,只有两笔,但要写的好,写的“到位”,写出“味道”,古代的书法大家,最少也得用四招。 请列位看官往下看看,历代书法大家都用那四招,写好“人”字和“入”字的。看过了,记住了,自己写就不难了。 1.收放对比 “人”字两画,“入”字两画,都可收可放,没有一定之规。 王献之 苏轼 赵孟頫 欧阳询 苏轼 赵孟頫 董其昌 2.曲直对比 曲直对比关系,幅度的大小有所不同,但以左直右曲为主。 也有例外,如最后的董其昌的“入”字,是右直左曲。 王羲之 苏轼 ![]() 米芾 ![]() 赵孟頫 ![]() 王羲之 ![]() 董其昌 ![]() 赵孟頫 ![]() 董其昌 3.落点不平 “人”,“入”两个字的收笔位置,基本上都不在水平线上。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说“古人作书,必不作正局,盖以奇为正。” 一个“必”字,说透了行书结构与造型的根本原则,就是必须“以奇为正”。 即使只有两笔的字,也不例外。看看本文其他条目列举的所有字例,几乎都是如此。 董其昌老师不但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干的。 ![]() 王羲之 ![]() 米芾 ![]() 蔡襄 ![]() 赵孟頫 ![]() 王羲之 ![]() 米芾 ![]() 董其昌 ![]() 董其昌 4.连接位置 “三分之一,靠边线”。是行书的笔画与笔画之间连接的普遍规律。即笔画与笔画之间的连接位置,不在上一笔的正中,而基本上都在其三分之一处。 启功先生说的“黄金分割率”,在行书结构与造型中,笔画与笔画之间的连接,偏旁部首与偏旁部首之间的组合搭配,无处不在,无所不用。 “快乐书法营”有关行书结构与造型方面的前几期文章,有这方面的说明。有兴趣的朋友请关注一下,方便查看。 ![]() 王献之 ![]() 米芾 ![]() 赵孟頫 ![]() 赵孟頫 ![]() 王羲之 ![]() 苏轼 ![]() 赵孟頫 ![]() 赵孟頫 “快乐书法营”将持续推出有关行书结构与造型技法技巧方面的文章,与喜欢书法的朋友们分享。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兼讨论。 关注“快乐书法营”,快快乐乐玩书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