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官场秘笈6:灭吴名将杜预,本是大清官,为何也要频频行贿?

 金色年华554 2019-05-23

杜预是三国末年晋国的名臣,接替羊祜担任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军事,也是灭吴的主要指挥者。杜预是著名的清官,不求财,不欺民,唯独痴迷于注解《左传》。可是,在《晋书杜预传》中,却留下了杜预多次行贿的记录(“数饷遗洛中贵要”),这是为什么呢?

三国官场秘笈6:灭吴名将杜预,本是大清官,为何也要频频行贿?

杜预

贾充、荀勖,小人把持朝政

杜预被派驻到荆州后,远离中枢。晋国朝廷的政治氛围不是很好,小人贾充、荀勖把持朝政,刚直守正的任恺、庾纯、卫瓘都受到陷害排挤。杜预既是皇亲国戚(娶司马昭妹妹高陆公主为妻),又手握重兵,深得司马炎信任,即使杜预什么都不做,都会引起当朝权臣的嫉恨。

三国官场秘笈6:灭吴名将杜预,本是大清官,为何也要频频行贿?

贾充

杜预想做大事,只能屈膝隐忍

杜预是一个非常想做事的人,他是西晋少数几个想彻底灭吴的人(还有羊祜、张华),好不容易被羊祜推荐来接替灭吴大局,杜预当然非常珍惜。

另外,杜预早年因为和自己的顶头上司石鉴闹矛盾,曾经被免官、被下狱。出镇荆州时的杜预已经更加成熟,知道要做大事,就要和上司搞好关系,争取得到各方更多的支持,所以杜预行贿也就不足为怪了。

三国官场秘笈6:灭吴名将杜预,本是大清官,为何也要频频行贿?

晋灭吴

特殊行贿,不为私利为大义

杜预如此评价自己的行贿行为,“我不求有什么利益,只求不被人祸害”。

其实有杜预这样想法的清官名臣并不少。明代名将戚继光为了得到足够的军饷装备,多次行贿当朝首辅张居正。曾国藩为了方便在京中办事,也曾携带银两进京孝敬。

做大事者不拘小节,在做事和清名不能两全的情况下,如何取舍,如何尽量守住“不为恶”的底线,也是历代官场重要的处事秘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