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流派手法交流群专题讲座的视频课件 主题视频 肩关节前脱位 椅背复位法 视频解读 主题解读 各位老师,各位同道,晚上好! 骨伤夜话,只为传承,我是游大夫。很早就与黄聲老师有一个约定,在微信沪上流派手法交流群作一次主题发言,谢谢黄聲老师,谢谢各位同道的捧场。 我现在是一名刑事法医,为了一个不老的情节,我更加热爱中医正骨。我有一个微信公众号,叫做《正骨宝典》,收集了很多正骨视频,大多是各门各派各位大枷的作品,还写了一些学习心得体会。正骨精彩,我只是一名经典技艺的搬运工。 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肩关节前脱位椅背复位法的视频解读”,希望大家能喜欢,愿意与各位老师更进一步的交流。 以前,我只知道肩关节脱位的复位手法是手牵足蹬法,那是教科书的方法,但是,在临床上很是觉得不够用,因为总有一些脱位复不上去,后来听了一位老前辈的讲座,学会了上举牵引复位法,别人复不上的也会来叫我,还真是“牛”了一段时间。后来,接触到了更多的复位手法,“椅背复位法”就是其中的一个,用起来是得心应手,经常是秒复成功。 肩关节前脱位,典型的损伤机制是上肢强力外展和外旋。另外还可以是,肱骨近端受到从后向前的暴力。肱骨头达到关节盂的前下缘,冲破关节囊而脱出。肱骨头与关节盂唇发生绞锁,弹性固定只是限制过度内收和内旋,故而不能完成搭肩试验。肱骨头是怎么冲出去的,就只能怎么退回来,绞锁的肱骨头,是掉不了头的。 椅背复位法出自唐代蔺道人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正骨也是江湖,千年传承自有得道高人。 第一个病例是湖南湘潭曹谦老师提供的,左侧肩关节脱位并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曹谦老师用患者的衣服作软垫垫在椅背上,患肢骑跨于椅背,肘压外旋复位成功。曹谦老师的手法顺势而为,简易轻巧,将有形的脱位复位于无形的意念之中。 第二个病例,是云南昆明韩东老师的正骨,明显的方肩畸形,弹性固定。椅背上垫软枕,防止损伤腋神经。患者腋窝骑绔于椅背,患肢外展约30度。屈肘90度,前臂被动旋后,术者立于患侧,一上肢屈肘肘压患者的肘窝,利用术者自身的重量施压而复位。谢谢韩东老师的经典分享,其实,他复位后的固定同样也精彩。一丝不苟步步为营,手摸心会而正骨在心的操作,很是值得我们学习。如果施压达到一定的程度仍然不能复位,可以在施压的同时,将上臂轻度的内旋和外旋,或适度内收,以期达到复位。 第三个是本人的病例,我认为椅背不能过高,如果患者身材矮小,可以垫高坐起,患者腋窝只能骑绔于椅背,而不能将身体悬吊在椅背上。患者胸壁紧帖椅背,患肢绔实在椅背上,身体可以向椅背轻度倾斜,患肢最好是垂悬于地面,如果不能,则术者需沿患肢纵轴方向用力。在施压时均衡用力,稳力维持,顺势而为,力求稳准巧,切忌暴力和过度的杠杆力。 第四个还是本人的病例。肱骨头与关节盂在关节外的内旋绞锁,把持患肢时,应先取外旋位,再整体合一改变体位,从而可以减少疼痛。椅背垫枕的叫法不准确,枕一般会想到枕头,枕头太大了,折叠的床单,柔软的衣服就行。多与病人交流,分散注意力,尽可能的放松,给复位创造宽松环境。复位时下压,外旋是复位的要素,在上臂外旋的活动范围内,小幅度的前屈、内旋或内收,更能促使其复位。 第五个还是韩东老师的病例,他给我们作了精彩的解说。椅背上垫软枕,防止损伤腋神经。患者腋窝骑绔于椅背,患肢外展约30度。屈肘90度,前臂被动旋后,术者立于患侧,一上肢屈肘肘压患者的肘窝,利用术者自身的重量施压而复位。 谢谢韩东老师和曹谦老师的经典分享。以心御术,道法自然。正骨先正心,心到力到。力用得好还真不如用得巧。万事不可轻视,顺时手到病除,逆势难你三分。多参悟别人的手法,悟道于心而敏于行,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正骨有风险,非专业人员请勿模仿。谢谢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