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代一位不知名诗人,却写出著名的边塞诗,惊艳了整个初唐

 影曳香弄 2019-05-23

《诗境浅说续编》:“凡作边词,每言塞外春迟,而各人诗笔不同”。说的便是唐代边塞诗的特点,即通过景物的对照,来突出边塞春天的迟来。例如,盛唐诗人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便是此类中的绝唱。而在初唐,有一位诗人张敬忠,也曾写下“五原春色旧来迟, 二月垂杨未挂丝”的千古名句。

张敬忠,是初唐一位不知名诗人,《全唐诗》仅存其诗二首。“五原春色旧来迟, 二月垂杨未挂丝”,便出自于他的《边词》。《边词》是张敬忠的一首著名的边塞诗,体裁是七言绝句。在这首诗中,张敬忠便将边塞荒凉的景色与长安暮春景色进行了对比,从而突出边塞春天的迟来,表达了戍边将士对长安的怀念之情。

因为记载张敬忠生平事迹的史料很少,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只能根据《新唐书·张仁愿传》中的记载“中宗神龙三年(707年),张仁愿任朔方军总管时,曾奏用当时任监察御史的张敬忠分判军事”。来推测它写于张敬忠在朔方军幕任职时所作。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张敬忠的这首《边词》: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首句“五原春色旧来迟”,即五原的春天自古以来就姗姗来迟。“五原”,在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新唐书·张仁愿传》中记载,张仁愿任朔方总管时为防御突厥而修筑的著名的三受降城之一,西受降城,便在五原西北。这里地处边塞,靠近岭北沙漠,气候严寒,景物荒凉,故春色也就姗姗来迟。这句诗也是总领全篇之句。

次句“二月垂杨未挂丝”,紧承首句句意,对边塞春色的迟来进行了具体描绘。它的意思是说,仲春二月,这里的垂杨还没有吐叶挂丝。言下之意,便是此时在长安,已经是桃红柳绿,一片春光烂漫。纵观古代诗歌史,诗人总是在柳色中发现春意。如贺知章《咏柳》中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但在无边的荒漠中,却只有凛冽的寒风,所带来的荒凉景色。

最后两句“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则是诗人正面通过五原与长安不同景物的对照,来突出边塞春天的迟来。它的意思是说,如今这里的河流刚开始解冻,长安城里却已是落花时节。“长安花落”,说明时令已是暮春。而暮春之时,荒凉的边塞还未见春意,长安却已是春事阑珊了。

此外,暮春在古典诗歌中,常蕴含伤时、惜眷的情怀。故这两句诗的对照,不仅进一步突出了边塞春天的迟来,还寓含了戍边将士对长安的怀念之情。虽然有些许忧伤,但诗中并没有战争的描写,可见此时的边塞应是宁静和平的。这样一来,荒寒中又有别样的壮美。

《而庵说唐诗》记载:“此诗不用深巧,只将“春色迟”三字写大意,而边地之苦自见,尚不失盛唐步武”。可见张敬忠这首《边词》,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开盛唐风气之先的。总的来说,它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惊艳了整个初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