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药物才能合理使用药物,糖护士整理出一份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整理(非胰岛素类)药物大全,只要3分钟,帮助糖友认识药物、使用药物,在控糖之路上,点亮一盏灯光。 非胰岛素类降糖药物主要包括口服降糖药物和胰高血糖素样肽 -1(GLP-1)受体激动剂和类似物。 具体可以分为以下7种: 1、双胍类 一线基础药物 代表药物:二甲双胍 上世纪50 年代,苯乙双胍和二甲双胍陆续上市用于治疗 2 型糖尿病。其中苯乙双胍由于乳酸中毒风险较高,70 年末在部分国家陆续退市。 二甲双胍也存在酮症酸中毒风险,但临床实践和多项研究都证实二甲双胍使用的获益远大于风险,并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最终在1995 年,二甲双胍正式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FDA) 批准上市。 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等,多个主要国内外指南均推荐:二甲双胍作为 2 型糖尿病的一线和基础治疗药物。 2、磺脲类 一线备选药物 代表药物:格列美脲 第一代磺脲类:50年代末,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醋磺己脲、妥拉磺脲陆续上市,但由于降糖作用弱,低血糖风险高、可能出现肝功能受损等严重不良反应,目前临床已经很少使用。 第二代磺脲类:60年代末,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齐特,与第一代相比,第二代磺脲类药物具有降糖作用强、不良反应少、失效率低等优势。 第三代磺脲类:1995年,格列美脲在美国上市,由于其对受体的选择性高,可以更快更有效的刺激胰岛素分泌,低血糖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相对其他二代磺脲类低,在临床上应用日益广泛。 磺脲类降糖药对于心血管安全性和对 β 细胞功能的影响还存在一定争议,但磺脲类已经成为治疗 2 型糖尿病的主要药物之一。《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将磺脲类作为一线备选药物。 3、格列奈类 一线备选药物 代表药物:瑞格列奈 中国已上市的药物包括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和米格列奈,主要用于控制餐后血糖,降糖作用短而快,一天需要3次用药,容易造成患者使用不便。《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将格列奈类作为一线备选药物。 4、胰岛素增敏剂(TZD) 二线药物 代表药物: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胰岛素增敏剂(TZD)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发挥降糖作用。 TZD类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充满曲折。1997 年第一个TZD类药物曲格列酮上市,但很快就因严重的肝脏毒性而退市 。 1999 年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被FDA 批准上市,但罗格列酮显著增加心肌梗死风险,吡格列酮也因其是否增加膀胱癌风险而受到质疑,被多国限制为二线治疗药物使用, 并禁用于心衰患者。 5、α- 糖苷酶抑制剂 一线备选药物 代表药物:阿卡波糖 α- 糖苷酶抑制剂(AGI) 专门针对餐后血糖,可有效减低餐后血糖的升高。 目前已上市的 AGI 类药物主要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由于东方人饮食结构的不同,餐后血糖升高更为显著,在中国、日本、韩国市场得到广泛应用,《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荐为一线备选治疗药物。 6、肠促胰素类药物 二线治疗药物 代表药物:艾塞那肽、利拉鲁肽、曲格列汀 中国上市的有 GLP-1 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和 GLP-1 类似物利拉鲁肽,二者均需皮下注射给药。具有延缓胃排空、抑制食欲的作用,在降低患者体重方面独树一帜,特别适用于肥胖糖尿病患者。 DPP-4 抑制剂包括曲格列汀、西格列汀、维格列汀等,通过选择性、持续性抑制DPP-4,控制血糖水平。可单独用药,也可以与 GLP-1 受体激动剂联用,可以提高 GLP-1 的降糖作用,延长GLP-1 药物作用时间。 7、SGLT-2 抑制剂 二线治疗药物 代表药物:达格列净 SGLT-2 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来增加尿液葡萄糖的排泄,进而降低体内血糖水平,其降糖作用独立于胰岛素分泌途径,故能使低血糖风险降低。 达格列净、坎格列净、恩格列净等,在最近几年相继上市。被多国列为二线治疗药物,并适用于 2 型糖尿病治疗的任何阶段。 SGLT-2 抑制剂在临床应用的时间较短,尽管其疗效已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肯定,但其安全性和耐受性仍需时间的检验。 |
|